APP下载

烧伤患者的临床输血治疗效果分析

2017-06-0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血液学胶体乙组

王 权

(吉林油田总医院输血科,吉林 松原 138000)

烧伤患者的临床输血治疗效果分析

王 权

(吉林油田总医院输血科,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探析烧伤患者的临床输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1例。甲组患者给予输晶体液与胶体液治疗,乙组患者给予输血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液学指标检验结果。结果治疗后1天,两组患者各项血液学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14天,甲组患者各项血液学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同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应以补充晶体液与胶体液为主,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血液资源,还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烧伤;输血治疗;效果

烧伤是一种可对机体产生局部或者系统影响的复杂创伤,可累及皮肤等多个器官与系统[1]。通常情况下,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造成[2]。在烧伤体液渗出期,应尽快恢复良好的血液灌流,减轻组织细胞缺氧缺血性损伤,同时给予必要的补液、输血治疗。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输血治疗的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1例。。甲组女15例,男16例;年龄3~64岁,平均年龄(36.4±2.4)岁。乙组女16例,男15例;年龄3~67岁,平均年龄(37.5±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患者给予输晶体液与胶体液治疗,晶体液选乳酸林格液,胶体液选冰冻血浆,按照1:1的比例进行静脉输注,按照1%的烧伤面积给予2.6 ml/kg液体复苏,之后补水2000 mL。乙组患者给予输血浆治疗,根据患者烧伤面积、程度、手术创面渗血、出血量及病情进展予以输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天、7天、14天后的白细胞(WBC)、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1天,两组患者各项血液学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14天,甲组患者各项血液学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同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在烧伤后,患者易出现感染、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重者甚至出现缺血、缺氧损害,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凝血功能异常,如果未给予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病情快速发展,最终死亡。因此,一定要重视临床治疗,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安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天,两组患者各项血液学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14天,甲组患者各项血液学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同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3]十分相似,由此说明,在烧伤早期,应主要给予患者晶体液与胶体液输注治疗,配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实现预期治疗目标。

总而言之,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应以补充晶体液与胶体液为主,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血液资源,还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血液学指标 时间 甲组(n=31)乙组(n=31) t P WBC1 d 12.4±7.5 12.7±7.4 0.159 >0.05(×109/L)1 74 d d 88 .. 60 ±± 33 .. 60 11 00 ..93 ±± 43 ..14 22 ..38 42 74 <<00 ..00 55 1 d 164.7±4.4 163.2±4.6 1.312 >0.05 CK(U/L)7 d 77.9±8.4 104.6±9.5 11.723 <0.05 14 d 57.8±5.4 72.0±6.0 9.794 <0.05 BUN(mmol/1 d 6.9±3.4 6.8±2.6 0.130 >0.05 L)7 d 4.7±1.1 5.9±1.3 3.923 <0.05 14 d 4.1±1.1 5.9±1.3 5.885 <0.05 1 d 67.8±17.4 64.7±16.8 0.714 >0.05 ALT(U/L)7 d 33.4±7.5 49.7±10.6 6.989 <0.05 14 d 27.9±5.2 38.4±7.8 6.236 <0.05 1 d 71.0±5.9 69.1±10.6 0.872 >0.05 AST(U/L)7 d 48.1±10.5 60.0±10.0 4.569 <0.05 14 d 31.6±7.5 58.0±7.5 13.858 <0.05

[1] 陈妙婵,蔡 葵.重度烧伤患者烧伤初期内环境改变及输血治疗的探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5,38(1):18-23.

[2] 赵小丽,张晓萍,郭 萍,等.249例烧伤患者的成分输血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6(8):1059-1060,1062.

[3] 侯志婷.烧伤患者临床输血的疗效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5,18(39):316.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644

B

ISSN.2095-8242.2017.001.63.01

猜你喜欢

血液学胶体乙组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黄河水是胶体吗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固定静脉留置针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联合泡沫敷料预防褥疮的疗效观察
三种实验兔血液学指标测定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