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PPI+消炎止痛与H2R+止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06-05李伟健
李伟健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继续PPI+消炎止痛与H2R+止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伟健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目的分析继续PPI+消炎止痛与H2R+止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继续PPI+消炎止痛治疗,试验组采用H2R+止痛,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35%与对照组8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结合病因等采取对症治疗,针对尿酸高的患者应避免使用PPI药物治疗,减少痛风发作的可能。
继续PPI+消炎止痛;H2R+止痛;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
临床中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达8%~13.7%[2]。由于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必须及时确定出血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介于此,本文纳入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对比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中关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②患者或患者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因呼吸道疾病致咳嗽、咳痰并咯血症状的患者;②口腔溃疡、鼻腔小血管破裂、咽喉部疾患引起出血的患者;③食源性黑便、大便潜血检查正常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在29~74岁之间,平均年龄(46.23±4.21)岁。试验组43例,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在32-69岁之间,平均年龄(48.87±4.11)岁。两组在临床资料等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的6-48h内,控制急性出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对照组采用继续PPI+消炎止痛治疗,奥美拉唑(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922,40 mg/支,)80 mg静脉推注后,以8 mg/h速度持续输注72 h。同时联用止血敏(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 mL:0.5 g,国药准字H53020030)治疗,静脉滴注:一次0.25~0.75 g,一日2~3次,稀释后滴注。连用5天。
试验组采用H2R+止痛治疗,法莫替丁(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 mL:20 mg,国药准字H20068114)20 mg,每12 h/次,用5%葡萄糖250 mL稀释静脉滴注。时间维持在半小时以上。2次/d,连用5天。
1.3 观察指标
治愈:活动性出血停止,休克纠正,大便潜血阴性;好转:活动性出血基本停止或仍有少量出血,休克纠正,大便潜血阳性;未愈:经内外科多方治疗,出血仍难以控制,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100%。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35%与对照组88.3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n(%)]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
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 [n(%)]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进展快,是临床中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因此临床中必须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采取病因治疗。但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均可导致疾病发生。有相关研究显示,年龄、性别、病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3]。在掌握了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继续PPI+消炎止痛治疗模式,奥美拉唑为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抑制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有相关研究显示,PPI药物存在时常诱发或加重急性痛风的发作的可能[4],这一点在本次研究中同样得到验证,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6例急性痛风。试验组采用H2R药物治疗,法莫替丁为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有效防止胃酸的过度释放。相关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其对溃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35%与对照组8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其效果要优于法莫替丁治疗,但是针对有痛风史或尿酸较高的患者不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因此,这一点提示临床用药必须充分了解患者基线资料,找准病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
[1] 李旭声,郑宗茂,李国平.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53(19):71-72.
[2] 崔海宏,韩 英,曹建彪,等.抑酸药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高危患者再次消化道出血的系统评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29(10):840-843.
[3] 陈章强,洪 浪,王 洪,等.雷尼替丁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所致消化道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53(32):3638-3641.
[4] 赖秀威,潘小东.特利加压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11(01):166-168.
[5] 王启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8(12):635-637.
本文编辑:王雨辰
R57
B
ISSN.2095-8242.2017.001.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