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让生活更美好

2017-06-05老树

老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单车

文 老树

热点聚焦

共享让生活更美好

文 老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共享经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下,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共享单车已经在国内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就在人们享用着共享单车的便利时,这一新的出行方式却遭遇了乱象纷扰。共享单车需要创新思维,更需要规则和文明意识,唯有如此,共享经济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蓬勃发展

2月10日新华网刊发文章《共享单车:发展共享经济 推动绿色出行》提到:近期,大量黄色和橘色的自行车忽然遍布国内多个城市街头,枢纽地铁站和公交站周边更是成为集散地。这些自行车面向大众、按需使用、服务短距离出行,被称为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雏形是政府为倡导绿色出行推广的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依赖财政资金的支持,受限于停车桩布局,未能大规模普及。而共享单车模式凭借移动互联网技术,不仅摆脱了传统停车桩的束缚,同时也解决了计费和支付难题。

便利性的提升,促使共享单车在短期内快速兴起。社会资本的热捧,则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公共自行车基础上,共享单车通过提升硬件配置、创新运营方式,发展更趋成熟。共享单车采取B2C运营模式,通过短时间、大批量投放单车,迅速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运营效率;能实现任意地点还车,支持异地还车,提高了单车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通过扫码计时,支持支付宝、一卡通等移动支付手段。

共享单车在我国已经发展酝酿多年,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大规模爆发,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支付快速普及、智能硬件水平持续提升,共享单车通过精准定位、扫码解锁等技术手段,摆脱了传统公共自行车赖以存在的停车桩,一举解决了系统设备复杂、维护成本高企、租借归还不便等问题,迸发出巨大活力。

1月5日《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共享经济”让自行车“潮”起来》称: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共享单车虽是新生事物,却也似曾相识。自行车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拉开经济发展的大幕,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更加舒适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在中国逐渐落寞。与之相对应的是,过去30年里,汽车成为最受中国人欢迎的交通工具。然而,人们未曾想到的是,过去10年,汽车数量的大幅增长造成了新的危机,比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对未来环境的忧虑让中国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出行方式。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自行车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共享经济”的追随者相信,共享单车将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及空气问题的可持续方案,它可以与公共交通相配合,从而成为短途通行的优先选项。

问题凸显

2月27日人民网刊文 《共享单车屡遭破坏 文明出行仍需合力》说,近日,关于共享单车的新闻屡屡刷新人们的感观。有硕士学历的年轻父亲擅自把共享单车改装成送孩子的车,有十几辆共享单车被烧毁,还有时时曝光的被扎车胎、刮牌子、拆轮胎、拆座位……不一而足,人们不禁感叹:共享单车还能继续吗?共享单车的初衷是利用互联网的共享思维,低碳出行、方便大家,但是种种事件却表明:共享单车,问题不少。事前预防机制不完善,事后管理能力跟不上,造成了共享单车虽然市场火爆却也问题频发的现状。有人说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照妖镜,是人性的试金石。在我国,共享单车尚在试验和探索阶段,出现乱象是必然的。一味地苛责国人素质,而不全面分析原因,并不能破解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和惨遭破坏的困局。

2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文章《莫让共享单车成公地悲剧》提醒,共享单车乱象频发,对其的讨论也转向了,很多报道和评论的标题已经变成了“考验一个国家的文明”“中国人的人性考题”等。把一种新经济现象的早期问题推给人性或者国民性,还未免有些偷懒。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单车悲剧当然不是中国人特有的。经济学上早有著名的“公地悲剧”理论。首先,公地悲剧的确是人性的演化,其演化的关键在于,一项资源本身是有限的,对这项资源,每个人都有使用权,却没有权利阻止他人使用,这里的核心是产权不清晰,而每个人对这一资源都倾向于过度使用,同时这种过度使用完全得不到惩罚,这里的核心是缺乏公共监管,最后造成资源枯竭,每个人都没有得到好处。共享单车乱象符合这两个演化逻辑。虽然共享单车的产权很清晰,但是它的使用并不仅仅是车辆的孤立使用,同时包括了道路资源,更重要的是,数百万辆单车虽然有产权,但它不像汽车那样,人们非法攫取它和破坏它的边际成本极低,产权处于弱保护状态。其次,共享单车总体处于无秩序状态,关于停车区域的划分,关于破坏行为的惩罚,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管制。两种原因,造成了类似的公地悲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就不能好好共享”是个伪命题。

2月27日《法制日报》发表文章《当共享单车遭遇“私”文化》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不过短短30多年时间,再加上曾经的计划经济模式影响,虽然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改革中得到了激活和发展,从而在“看得见”的领域如基础设施、硬件设备、科学技术包括互联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相对那些“不容易看见”的领域,比如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可以说,社会民众受农业经济时代分蛋糕式的零和博弈思维影响较重,在市场经济特别是“互联网+”时代通过社会共同体把蛋糕做大从而实现共赢共享的思维还很不足。共享单车要实现共享,社会民众必须从家庭思维、零和博弈思维中走出来,珍视市场所带来的自治空间,有意识地维护社会共同体及其自治规则,从而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自治之福利。

法制护航

2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共享单车“停好”才能挺好》建议,想要共享单车用得好,前提是“停”得好。政府完善配套服务是治本之策。当好“服务员”,政府大有文章可做。停好车的前提是有地方停,这就要做好加减法。机动车占道,要做“减法”:交通、城管等工作人员加强巡逻频次,加大处罚力度,定时定点“清障”;自行车停放区不够的问题,要做“加法”:规划、城建、交通等部门,做好顶层设计,编制车道规划,完善停放导则,从总量上增加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停放区的供给数量。想要停得好,还要管得好。维护好共享单车的停车秩序,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对行业内恶性竞争、暴力破坏行为,对某些人公共意识缺乏、任意折腾单车的行为,有关部门要做好“善后”服务,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

2016年12月19日新华网的文章 《共享单车要跑在“法律车道”上》认为,以共享单车的诞生来说,它萌发自让一辆车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使用,即公共效率最大化的纯粹逻辑。换言之,这个发端于企业、流通于社会生活的共享思路,理应在大众的彼此认同、遵守中维持并运转,进而实现节约维护秩序的公共成本,并争取更大程度的公共利益的效果。显然,要真正践行这一理念,必须以良好的公共生活环境和公民品格为前提,在这两项目标并未实现的今天,抛开强约束力的秩序规范谈普通规则的落实是不切实际的。共享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理所当然地覆盖于共享经济中的任何行为。实际上,走出共享单车这种特殊的形式去认识共享经济行为,即便那些法律暂未确立规则,仅仅在共享理念范畴下用户间约定俗成的普遍条款,其约束力和定位都可能是暂时的。因为当我们承认共享经济必须确立规则的时候,其实就达成了最初的惯例。从法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法律本身即由这些惯例的法定化逐渐确立。互联网时代新律令的修订和设立要尽可能避免过于滞后,对更多新规则的再判定和确立将成为未来立法的重要方向。

2016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离开法治共享单车将寸步难行》一文称,共享单车面临的法治问题,最核心、最棘手的不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管理,也不是存在的合法性问题,而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问题。共享单车的盈利基础就是要求所有使用者秉持“共享”的理念,主动促进单车的有效利用率,通过合理停放、主动爱惜、及时报修等自律行为让单车实现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这样共享单车的经营者才会实现盈利,进而促进共享单车经营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共享”本身就是一种自律性理念,这种经济理念根植于良好的法治环境之中,要求政府部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共享型经济模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更要求共享的参与者具有良好的道德法律素养,通过自律实现“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共享单车能否在城市畅行无阻,其根本性保障就是国民自身的法治素养,否则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就会销声匿迹。

链接:国外如何发展共享单车

法国巴黎:创建于2007年的巴黎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Vélib,是法国唯一一个为城市赚取稳定净收益的公共交通项目,年均利润高达2000万欧元。然而,Vélib发展早期也曾面临困难。最初,自行车被毁坏或偷窃,蓄意破坏行为时有发生。为此,Vélib通过赠送“免费使用时间”的方式鼓励人们将自行车归还至指定的地点。此外,Vélib低廉的定价也是关键,它的成年人年费仅为29欧元,远低于其他欧美国家的自行车租赁价格。

美国纽约:Citi Bike创立于2011年,第一阶段的营运投入了6000台自行车,建成332个驻车站及1.1万多个锁车位。创立初期,Citi Bike获得了众多好评,但是随后也遇到软件故障、车位不足、定价过高等问题。为此,2014年,Citi Bike更换了新的运营公司Motivate,随后改进了整个Citi Bike项目的软件技术系统。2015年,Citi Bike增加了2400辆新车以满足需求。

英国伦敦:伦敦的公共自行车项目Santander Cycles是效仿巴黎的Vélib设立的。在伦敦市中心主要地区设有400个自行车停靠站,共停放6000多辆自行车。租车每天的租金是2英镑,前30分钟免费。政府希望以此举鼓励大家在短途出行或上下班时骑车。该项目还配置了便捷的手机应用,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查询租车位置,还可以提前约车。

西班牙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公共自行车Bicing停放点覆盖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用户可以在超过400个停放点使用6000辆自行车。Bicing遇到的困难主要有用车高峰期时段车辆分配不均、车辆损坏现象较多等问题。为了使用户更方便地租用自行车,Bicing开发了手机应用,用户可以查询周边各个停车点的位置、容量和现有可用车辆数。此外,政府还大力补贴Bicing系统,并通过卡车将自行车调配运输以缓解车辆分布不均的问题。

责编/文邦

猜你喜欢

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Rough Ride
飞吧,单车
废弃共享单车的“重生”之路
共享单车涨价只能是权宜之计
共享单车,汝欲何往?
共享单车在美国
分析共享单车未来发展前景
共享单车来了
共享单车可以考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