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住宅下的青年居住模式设计探讨
——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工业化住宅设计(上)

2017-06-05卫泽华WeiZehuaMingLei卜梅梅BuMeimei周静敏ZhouJingmin

住宅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智自由职业者住宅

■ 卫泽华 Wei Zehua 明 磊 Ming Lei 卜梅梅 Bu Meimei 周静敏 Zhou Jingmin

开放住宅下的青年居住模式设计探讨
——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工业化住宅设计(上)

■ 卫泽华 Wei Zehua 明 磊 Ming Lei 卜梅梅 Bu Meimei 周静敏 Zhou Jingmin

随着当前大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职业灵活度也逐渐增加,随之产生工作与生活租住相结合的新模式。文章以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坊地块为背景,基于开放建筑的工业化住宅设计理论,通过对特定人群的调研,探索出青年住宅中自由职业者群体的需求,并以此为目标人群来进行青年居住模式的探讨,同时借助SI住宅手段来帮助实现工作与生活空间的融合。

开放体系;W & L;融合住宅;工业化住宅;自由职业者

1 开放建筑体系

自20世纪60年代由荷兰的哈布瑞肯教授提出“SAR骨架体系”后,开放建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形成。随后,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在SAR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SI体系,更多地将开放建筑理论运用于住宅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KSI”体系。开放式建筑是将建筑的结构体(不可变体)与填充体分隔开来的建筑体[1](图1)。由于结构体与填充体进行了分离,所以可以在填充体上进行多种灵活可变的操作,包括更新、维修、改造等,在提高建筑灵活度的同时增加了建筑的生命周期[2](图2)。

从20世纪开始,日本和欧洲开始了关于开放建筑的一系列实践,并试验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位于日本大阪的NEXT 21实验住宅,在实现建筑生态化、节能化的同时,还对用户户型设计进行了部分尝试[3],如为丁克家庭设计的住宅,为老年人设计的无障碍住宅,为年轻人设计的日式欧式结合的住宅,以及可以随便改变布局的住宅等等。

2 从实地调研中寻找设计初衷——问卷及实地调研

在设计开始之初,本小组成员对创智坊地区展开了初步调研,随后在下一阶段进行了补充调研。调研内容针对创智坊地区7个居住组团的人群结构、环境布局、周边设施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下一阶段从中选择一个组团地块进行详细设计提供基础。并通过实地考察和入户调查,了解居民对住宅的需求,辅之网络问卷的形式,讨论青年住宅可能出现的一些模式以及大家对工业化住宅的看法,为探究开放建筑中住宅的可变性和灵活性提供一些数据支持。

2.1 创智坊基地概况

创智坊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商圈附近,属于杨浦区创新知识经济社区“创智天地”的一部分,包括创智天地科技园、创智天地广场和江湾体育场为一体的片区整体布局。此区域是为居住、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年轻创业者提供一个开放和商业相结合的居住创业社区,同时也是SOHO模式在上海发展的新的尝试[4]。

在目前的区域规划中,道路将建筑划分为7个独立的居住组团,中部由一条名为大学路的商业街将这7个组团分为南北两部分,并由支路连接各组团独立的出入口。创智坊地区东南侧临近江湾体育场地铁站,交通便捷,设施齐备。南、西、北三面被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学术区包围,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在创智坊组团的中心区域,有一块公共绿地,是居民休闲活动的室外广场(图3)。

2.2 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通过对基地内部现有居住功能的调查,目前的使用人群主要包括青年白领、自住用户以及部分商住混用,居住形式有自购和租住两种,且租住所占比例较大。在本调研阶段,小组成员设计问卷针对居民对其住宅使用情况、装修情况、厨卫与设备、满意度及个性化需求方面进行调查[5]。在本阶段共发放问卷38份,其中男性22份(57.9%),女性16份(41.1%)。从调研问卷中抽取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图4),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图1 开放建筑体系

图2 开放建筑特点

图3 创智坊地区区位、现状与调研

图4 问卷数据统计

由图表数据总结:①住户对水、电需求不同,改动较多;对网络接口、插座需求量很大。同时对户内隔墙、门窗改动可能性大。②对于房屋内部布置,47%住户希望增加健身活动空间,超过70%住户希望室内空间灵活可变。③对于传统住宅而言,现有室内净高不足以使住户牺牲高度来方便检修,但是装饰面管线更换及电、水表安装在户外同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住户在居住过程中希望户内空间在居住过程中随着需求不同发生可变,同时也希望户内管线体系朝着更加方便、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这些均可以利用开放建筑的适应性来帮助住户进行实现,工业化的技术手段于住宅带来更有利的变化。

3 用户居住模式的探讨——针对调研总结提出策略

3.1 人群定位

如今,随着中国高速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且年龄多趋于年轻化。这类人群怀揣梦想,职业众多,对自身居住条件和职业规划有一定要求[6]。带着对青年公寓的问题,本小组成员再次前去基地进行进一步的调研与实地走访,本次调研总户数为110户,其中自由职业者为38户,调研有效样本数为35户。

本次调研发现基地内有部分居住人群从事脑力活动,如自媒体者,无固定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也有部分人群从事创业之路,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型公司,自己为自己工作;也有部分居住者从事临时工作,可随时根据自己喜好变换工作内容。以上几类人群相比于长期固定向雇主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来说,其工作内容具有自由化和灵活化的特点,可称之为自由职业者。针对这类特殊人群,本小组成员对其生活和工作方面进行了问卷(图5)和访谈。

图5 调研数据统计分析

整理结果有如下几个方面:

(1)自由职业者收入以及生活满意度差。12%的人认为可以满足基本生活,6%的人认为可以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1%的人认为可以解决车房这种大额支出,81%的人认为,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且大部分人觉得在这里没有一种家的归属感,更感觉自己被排除在社会之外,缺乏交流。

(2)效率低——工作效率、收入效率低。8%的自由职业者认为,他们希望足不出户。究其原因,刚入沪或者已在沪的自由职业者,为了节省居住的开支与生活的成本,租赁、居住的地方与上班的地方距离甚远,每天浪费在路上的时间比重很大。所以提升其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3)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状态与环境差。采访时他们说道:“上班时强颜欢笑,忍住自我情绪,消耗在各种领导、同事间的人事关系确实很烦人。”作为自由职业者,33%的人认为可以比上班能获得更多时间自由,24%的人认为可以获得空间自由,18%的人认为可以获得情绪自由,还有17%的人认为可以获得社交自由,8%的人认为能够获得财务自由。他们大部分人觉得无法融入到社会之中,缺乏社交而引发的孤独感尤为严重。

(4)自由职业者的流动性大。39%的人自由职业的时间小于3个月,半年内的有19%,坚持1年的有16%,坚持3年的有13%,坚持更长时间的也是13%。这说明,目前自由职业时间58%的人不超过1年,这部分人中相信很多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开自由职业的领域,而留下来的通常收入会比较稳定,甚至超过上班族,如此才让他们坚持多年。其实自由职业者是人们从打拼到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过渡阶段,不可能一直是自由职业者。

(5)自由职业者心理的矛盾性。自由职业者常被冠以“独狼”“独行侠”的头衔,他们喜欢单枪匹马地进行自己想做的职业,但是随着进一步与他们交谈发现,他们其实更喜欢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进行小范围的合作。

加上如今就业困难,失业率增高,随之自由职业者人数增长迅速,并且职业分类也越来越多,目前上海的自由职业者以及从外地到上海打拼的自由职业者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那么作为建筑师的我们要思考可以做点什么呢?

因此,本设计以自由职业者为目标人群,期望针对这类人群设计出符合其居住、工作需要的生活空间。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根据访谈内容对这类使用人群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图6)。独立的自由职业者为一个个体,在其工作生活中随着大家的交流,具有相同性质的工作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合作圈层,单个的居住个体在工作中可能趋向于合作,逐渐融合可以聚合成为合作团体,团体也可以聚合成为组团或分裂成为个体,同时组团也会分裂成团体与个体。随着居住用户的融合与分裂,形成一个发展与动态演变的过程。

3.2 用户需求设计

结合以上调研内容以及发现的问题,我们决定针对自由职业者创造一种集居住与工作为一体的商住单元体,利用工业化建筑高度灵活可变性的优势,创立细胞融合的机制,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行创造出可适用于不同时间段的居住与工作的空间。通过自主融合从而达到收入效益“1+1>2”的效果。

刚进入上海打拼创业的自由职业者人生地不熟,租借以个人形式存在。而后随着信息的交流,大家逐渐熟知周围商住单元状态,具有类似性质及可合作产业可进行聚合。随着时间推移,每一种类型的商业综合体逐渐壮大,形成初具规模的融合体(图7)。

3.3 方案概念

概念:“W&L融合住宅”即work place and living place为一体的住宅。此居住形式可随着用户需求的不同发生灵活改变,以开放体系下的工业化为载体,实现这一灵活可变性。其中灰色的居住空间是不变的,红色的商住部分则是有多种空间模式(图8)。

融合并非直接的接合,其中也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2 > 1 + 1 > 2”。其含义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2 > 1 + 1”,随着用户的融合,组成了一定的公共公用空间,空间面积减少,经济效益突出,同时空间品质也可能会提高。另一个是“1 + 1 > 2”,自主融合从而达到收入效益“1+1>2”的效果。最终以实现随着工作生活空间的变化,空间品质得到提高,效益和产能也会提高的流动模式。

3.4 运行机制及优势

对于自由职业者选择他们的可适住宅,本小组成员也进行了设想。通过建立一个网络后台机制(图9),供租房者选择心仪的居住位置。他们选择适合的位置后,拎包入住,随着居住交往可能形成适应自己的合作圈,进而想扩大生活空间,实现部分工作空间的融合扩大(图10)。为实现户型的灵活快速融合,设想通过家具产品的模数化和易变的隔墙,帮助用户实现参与融合。年轻人消费意识超前,但由于生活不稳定,不会选择成套的昂贵的家具,他们具备强烈的情感需求和一定的消费能力,因此可以选择把家打包,事实上就是实现整体家具的拆卸、移动和组装和墙体的移动。并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所处的居住空间进行灵活的调整,最大限度地提升家具的舒适感和便携性,同时也期望借由打包的方式转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能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呵护。他们融合成相应的合作圈子,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相应需求适应性的公共空间,选择不同的功能设施以形成合适的布局。

关于住户将使用的部分空间融合,其存在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已经完成融合的设计户型里面,两户共用一台整体厨卫,开发商则省掉一套厨卫的成本以及管线和安装费用;若在已使用阶段出现融合,则两户可将整体厨卫拆除一套,开发商可以将这套整体厨卫进行重新安置租赁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从住户角度而言:租用面积相同,租金一致,当出现融合现象时,省掉的厨卫空间换做公共活动空间,以适应各自职业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及使用品质;另外,出现同种性质职业融合时,彼此之间加强交流,使各自生活丰富,促进合作,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 从基地角度切入住宅设计——场地及建筑设计

4.1 场地设计

基于以上内容,本小组成员选取定位于创智坊东南角呈矩形分布的地块作为本次设计的基地,地块南北宽72m,东西长120m,总面积8 640m2。此地块北临大学路,受到北侧场所活力刺激较多,东侧为进入创智天地的主要街道,与北侧共同组成其主要的城市界面。同时,在地块西侧有一片公共绿地,东南侧为江湾体育场站,交通便捷(图11)。从整个区域上讲,周边的学校和创智科技区共同奠定了地块青年化、工作化的氛围。在区域布置上,地块南北布置两栋板楼,沿主要街道为配套设施,南侧部分空出与相邻地块绿化形成绿廊景观带,北侧住宅部分架空与大学路相连,形成开放住宅(图12)。并在其中布置主要的人车入口。北侧板楼以中、小户型为主,南侧的板楼设置以大户型为主,地块总的容纳用户数量是在90~144户之间。

图10 户型融合空间流程设想

图11 选定地块场所分析图

图12 总平面图

4.2 建筑设计

采取建筑沿竖向方向逐步退台的方式。这种形式具有很多优势:可以为住户提供屋顶绿化平台,增加住户间的交流活动;此外,还可以与基地环境进行呼应,以减弱街道两侧建筑对空间的围合程度;在融合过程中,为临时搁置的户型布置好的环境;还可以降低混响声级,避免了靠近平行布置于街道两侧建筑物之间所产生的多重回声现象, 对控制交通噪声具有一定的作用。

利用噪声模拟软件cadnaA 建模。用噪声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小区周围声环境,如图13:左侧为两栋板楼的模型,右侧为两个板楼进行过退台设计之后的模型。

根据模拟结果,蓝色是分贝高的地方,红色、黄色、灰色依次减小,黑色线框内为设计建筑。对比前两幅图:白天,板楼有退台的情况下,组团内部噪声有一点减弱,也就是黄色、灰色部分更多一些。对于夜晚,可以看到经退台设计之后,组团内部噪声也是有一点减弱,也就是组团内部灰色部分更多一些,沿街黄色部分更多一些。最终形成的建筑如图14、15所示。

5 结语

设计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角度出发,借以开放建筑理论将自由职业者的生活特性与工作需求联系在一起,探讨青年人群的租住模式,为住户日后住宅内装部品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建筑的适应性和改造性,延长建筑寿命。运用开放建筑理论,需要借助工业化的方式来实现,本设计下篇将着重探索户型设计与内装部品技术应用,参见“开放住宅下的青年居住模式设计探讨—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工业化住宅设计(下)(见《住宅科技》第5期)”。

[1]闫英俊,刘东卫,薛磊.SI住宅的技术集成及其内装工业化工法研发与应用[J].建筑学报,2012(04): 55-59 .

[2]苗青,周静敏,司红松.我国住宅工业化体系发展浅析[J].住宅科技,2015(07):19-23.

[3]加茂.midori.NEXT21实验住宅建筑体系和住户改装的实验[J].建筑学报,2012(04): 72-75 .

[4]周静敏,苗青.我国工业化住宅的设计和建造探索(上)——初期尝试与活力[J]. 住宅产业,2016(07):10-15.

[5]苗青,周静敏等.内装工业化体系的应用评价研究——雅世合金公寓居住实态和满意度调查分析[J].建筑学报,2014(07):40-47.

[6]陈静雯,周静敏.浅析面向青年的住宅设计[J].住宅科技,2016(08):1-10.

参加本课题的小组成员:卫泽华、明磊、卜梅梅、袁正、郝志伟。指导教师:周静敏。

Discussion on Design of Young People's Inhabitation Mode under Open Housing --Open Construction Theory Based Design of Industrialized Housing (Vol.1)

The occupation fl exibility is increasing with in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in large cities, the new mode of renting for both working and living is thereby generated. Taking Chuangzhifang Plot in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as background and on the basis of design theory of industrialized housing of open building,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requirements of freelance group in youth housing through investigation to specif i c group, and then carried out discussion on young people's residential mode with such group as target. Meanwhile, it realized integration of working and living space through the measures of SI residence.

open system, W&L, integrated housing, industrialized housing, freelances

2017-03-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377)。

卫泽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明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卜梅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周静敏,通讯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创智自由职业者住宅
零工经济里的 自由职业者
Jaffa住宅
新冠疫情让自由职业者增多,这可能成为未来趋势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我国自由职业者群体历史演变及概念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英国一网站调查称:自由摄影师更易于接受免费干活
李启煊:种一块先锋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