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挑子孙鸡
2017-06-05陈志荣
●陈志荣
端午挑子孙鸡
●陈志荣
浙江富阳有端午挑子孙鸡的习俗,女儿出嫁后第一个端午节,一般五月初一至端午上午,娘家要挑鸡去看望,俗称望端午。子孙鸡是一只大母鸡,五六只小鸡,染成红色,关在鸡笼中,鸡笼上要贴鸡和万年青等图案。这些鸡不能轻易宰杀,起码要等到外孙或外孙女出生后,寓意子孙满堂。这习俗的由来,有个传说。
很久以前,富阳尚馆村有个叫陈竹山的人,以做篾匠为业。陈竹山的女儿叫陈莲湘,心灵手巧,除了女红,也做些田地里的农活。夏日的一个下午,她在园子里摘五月豆,家里那只小母鸡也跟她进去找虫子吃。
就在这时,一条大蜈蚣从围墙脚的石缝中爬了出来,很快来到了陈莲湘的脚边。陈莲湘只顾站直身子在豆棚上摘豆,哪里会想到有蜈蚣出来。就在这要紧关头,小母鸡箭一样地冲了过来,对着大蜈蚣狠狠地啄了一下。大蜈蚣受到袭击,顾不得去咬人,转了个身对付小母鸡了。听到响声,陈莲湘低头一看,是条大蜈蚣,拔腿就跑。
陈莲湘清楚,这只小母鸡平时从来不敢和稍大的虫类决斗,见到它们,总是“咯咯咯”地叫着,引来公鸡去啄。自己赤着脚,要不是它奋不顾身地上前,肯定被蜈蚣咬着了。
这条蜈蚣也实在大,和小母鸡较上了劲,不时地昂起头,向小母鸡发起进攻。陈莲湘看到小母鸡难以取胜,便找了根柴棍,对准大蜈蚣猛力地戳去,大蜈蚣成了两段。这以后,陈莲湘更是呵护这只小母鸡,小母鸡也常常缠在她的脚边。
这年下半年,陈莲湘要嫁到二十里路外的裘家村去了。那天,当花轿抬走后,小母鸡跟了好一段路,还是陈竹山把它拦回家的。
每次娘家人去看望她,陈莲湘便问起那只小母鸡。只要她回娘家,小母鸡就会对着她“咯咯”地叫,陈莲湘也总会给它带来好吃的。
第二年春天,小母鸡成大母鸡了,生了一窝鸡蛋后,开始孵小鸡了。到了四月底,小鸡破壳了,一只只绒乎乎好似棉花团,可爱极了。
富阳一带,有端午看望新出嫁女儿的习俗,一般带有粽子、米馃、扇子等礼物,陈竹山一家也早早地在准备了。看到那群鸡,陈竹山想到女儿和那只鸡的感情,现在又有了一群小鸡,如果把它们送去,女儿一定很高兴的,便编了个大鸡笼。
端午这天早上,陈竹山挑着鸡笼中的鸡和米馃,儿子挑着粽子,父子俩去看望陈莲湘了。到女儿家的门口后,陈竹山打开了鸡笼门。
看到陈莲湘,大母鸡带着小鸡跑了过去。陈莲湘见那只母鸡以及它的儿女来了,非常高兴,连忙拿出碎米喂它们。端午节送鸡给新出嫁的女儿,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左邻右舍都来看热闹了。
这年下半年,陈莲湘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本来贫穷的家渐渐富裕起来。村里人感到疑惑,难道是娘家端午节送鸡的缘故?第二年开始,裘家村有新出嫁女儿的人家,也纷纷效仿,这习俗也慢慢地传开了。直到今天,富阳农村大多人家不养禽畜了,但有女儿出嫁的,端午节期间,娘家还会挑上一笼母鸡和小鸡去女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