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播种机专利技术综述
2017-06-03黄梅
黄梅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70)
摘 要: 马铃薯播种机械化的程度对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以及马铃薯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专利技术综述分析了马铃薯播种机的专利申请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马铃薯;播种机;技术发展;专利申请
1 马铃薯播种机专利申请分析
世界上第一项马铃薯播种机专利申请出现在英国(英国专利GB190906098),其采用轮盘式排种方式。
图1是全球历年来马铃薯播种机专利申请量。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1966年到1990年,马铃薯播种机的申请量处于波动的状态,1992年、1998年、2003年、2005年的马铃薯播种机申请量较少,从2005年开始,随后的几年,马铃薯播种机申请量呈急剧增长趋势。
我国第一件马铃薯播种机专利申请为块茎植物播种机(CN2236720Y),其工作过程是,将此装置固定在拖拉机上,利用拖拉机前行时产生的震动,块茎种子排队进入选料箱中,电机带动转动刀杆转动,转动刀杆上的选料刀也随着转动,选料刀插中块茎种子,电机反转,带动转动刀杆,插上种子的选料刀经过斜槽进入下料口中,种子被下料口挡在斜槽内,脱离选料刀,由于重力作用,种子沿斜槽滑下,进入种沟内,完成播种。
2 马铃薯播种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2.1 国内微型薯播种器以及马铃薯气力式排种器的发展现状
国内记载的比较早的微型薯播种器是2009年专利权人为甘肃省景泰县的沈宝云提出的(CN201256537Y),其工作过程为:手握住主手柄和拉杆手柄,放入一粒微型薯后,用力握緊拉杆手柄,使鸭嘴张开,微型薯落入播种位置,然后拿出播种器。其采用人工播种,劳动强度大。
国内微型薯播种机尚处于初级阶段。2011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提出的专利申请马铃薯微形整薯排种器(CN102150497A),传动轴驱动排种盘转动,微型薯进入充种通孔内,接着在弹性排种柱的作用下,将微型薯从排种孔内退出,完成排种作业。其采用的是机械式排种方式。
2014年清河县金豆种业有限公司提出的专利申请一种马铃薯微型薯播种机取种器(CN203788693U),其实质是一种转盘是微型薯排种器,可以根据微型薯的大小调整取种凹孔的大小,实现精量播种。
微型薯播种器的关键技术在排种器部件上,机械式排种方式不如气力式更适合微型薯播种。以下分析马铃薯气力式排种器的相关专利技术。
2009年华中农业大学大学提出的一种气力式试管马铃薯种薯精量播种机(CN101496470A),其采用气力式原理排种,克服了机械式排种伤种等缺陷。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大粒径种子的气力倾斜圆盘排种器(CN203027690U),其利用气力式原理来实现吸种、携种和排种,降低了微型薯的破损率,缺点是:种箱涉及小,不能携带大量种薯,不适于大块土地的种植。
2013年定西市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提出的专利申请马铃薯种植机用滚筒式双行气力排种装置(CN203261699U),滚筒与气流腔内产生一定的负压,形成吸附力,吸嘴吸住种子,转动到刮种板时,刮种板将种子刮落,实现播种。
2015年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一种气吸式微型马铃薯精量播种机(CN104584742A),其采用气吸式原理进行排种。
2.2 国外微型薯播种器以及马铃薯气力式排种器的发展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较快。
1977年的一项专利技术(法国专利FR2376607 A1),1983年的一项专利技术(苏联专利SU1021377A),1992年的一项专利申请(苏联专利SU1702906),都是采用真空吸力进行吸住种子,进而排种。
1994年美国安德森公司提出的专利申请一种真空排种装置(US5535689A),其采用真空排种装置,带有吸盘的臂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真空的作用,悬臂上的吸盘吸住马铃薯种薯,当悬臂经过没有真空的区域时,马铃薯种薯掉落,完成播种。
2.3 马铃薯播种机技术发展方向
(1)脱毒微型马铃薯作为种薯
随着马铃薯脱毒快速繁殖技术的成熟,该技术有利于推广应用脱毒微型马铃薯,不依赖容易感染病毒的切块马铃薯,可以大大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增加粮食产量。
(2)适应脱毒微型马铃薯的气力式排种器
脱毒微型马铃薯的种植大多采用人工种植,劳动强度大,采用以往的机械式排种方式,则容易伤种,失去了其脱毒的功效,大力发展、研究脱毒微型马铃薯种植机械,比如伤种率的气力式排种器,降低脱毒微型马铃薯播种过程中的伤种率,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提高播种速度与精度,适应于个体差异大、不规则脱毒微型马铃薯的排种,降低对脱毒微型马铃薯的分级要求。
(3)智能化
采用人工补种方式来降低漏播率,会增加农民的作业强度和种植成本,采用与播种机配套的监测自动补偿系统对漏播进行自动补偿,对提高作业质量,最终实现智能化播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威,白艳菊,李学湛等.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马铃薯,2010(3):186-189.
[2]柳俊.我国马铃薯产业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5):13-18.
[3]廖廷茂,王为,李小昱.我国马铃薯种植机的现状与分析[J].湖北农机化,2007,3:35-36.
[4]何苗.机械化生产尚未成熟 农机农艺仍需努力—农机农艺专家谈马铃薯机械化生产.2012-5-2.
[5]王丽,孙秀俊,王忠伟.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23:030.
[6]杜宏伟等.我国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排种技术研究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1,2:214-221.
[7]张勇等.马铃薯微型原种播种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4):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