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丹徒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调研和思考

2017-06-03陶丽娟黄智勇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丹徒区舆情思想

陶丽娟+黄智勇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委宣传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中央和省委分别出台《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各级党委切实承担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丹徒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丹徒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一、当前丹徒区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我区意识形态工作,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载体,主要是抓好“四个阵地”建设。

(一)抓好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农村意识形态引导。

一是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农村“村村通”、“户户通”、“村村响”广播电视工程,牢牢把握农村舆论导向。组建基层宣讲团队,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两学一做”、区十三届党代会精神等主题,在农村一线开展巡回宣讲、理论普及等活动800多场。做优“村书记论坛”品牌,开展“百千万基层宣讲行”,结合党员冬训要求,各地纷纷开拓“宜城讲堂”、“周末学堂”等形式多样的理论教育平台,教育引导基层干群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

二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典型培树上,优化各类道德典型的评选机制,形成“发现、培养、成熟、宣传、表彰”的工作模式;重点推进农村道德文化园示范点建设,深化“养正学堂”建设和道德童谣、校馆衔接工作,打造基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

三是深入开展文化文艺熏陶。仅今年上半,共举办全民艺术普及讲座培训等30多场,组织文艺团队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演出、广场舞比赛等90多场;半年全区行政村公益电影放映达715场;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次,建成了3个以上阅读新空间,新增10个发行网点数、10个阅读社团和100名阅读推广人。蒲圩村农家书屋和上党村农家书屋率先与区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公共阅读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

(二)抓好社会化人群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分类引导。

一是强化机关干部理论武装。加强学习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区各镇(园区、街道)、各部门单位的中心组学习形成规范。创新理论传播载体,打造“微传播”系列渠道,开展 “我与新发展理念”基层微宣讲、在“丹徒发布”政务微博和“微丹徒”微信公众号中设置“微理论”话题,在生态丹徒网的“党员干部轮训在线”专栏发布理论学习资料,形成理论传播“微品牌”。

二是开展面向社会的宣传教育。全面开展社科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服务活动,举办“国学讲堂”、“公益课堂”、“满天星”故事会等面向全民的公益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市民、文明单位等创建评选。每年举办的“生态丹徒”广场系列活动,成为我区文化品牌,提高了全民参与度,有效促进了邻里和谐、社会稳定。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宣传栏、文化墙、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设计“微党课”巡回宣讲、“微丹徒”微信公众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故事”征集,形成了广泛影响。

(三)抓好媒体舆论传播阵地,畅通意识形态传播渠道。

一是构建主流舆论生态。利用丹徒电视台《今日丹徒》新闻栏目、《关注》专题和广播栏目等传统媒体和生态丹徒网等新媒体,宣传新形势下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建设强富美高新丹徒的思路、举措和成效,激励群众,形成共识。改进新闻报道文风,开辟《数说十二五》新闻专栏,从产业转型、民生工程、城乡建设等方面回顾“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二是提升推广丹徒形象。推动各地各部门政务微博建设。目前,各镇(街道、园区)及区政府组成部门的官方政务微博已实现全覆盖,每个账户月均发布对外宣传原创微博信息均在20条以上;建立丹徒区官方微博管理平台。创新微博的管理运用,开发了整合微博管理、交互、集群转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微博管理平台,将各单位微博运用由“单打独斗”转变为“集团作战”。全面推开微信公众号建设。“微丹徒”是我区对外宣传、服务百姓的重要窗口和新平台。

三是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以宣传、公安、信访等相关部门为核心的舆情预警工作队伍,每周分析研判網上热点舆情,排查涉稳线索,提出处置引导意见等。建成了覆盖区、镇(街道、园区)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全区各地各部门均按要求建立了网络舆情值班员、网络评论员和网络发言人队伍,确保全网舆情能在一个平台上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和引导。目前全区各地各部门均按要求建立了网络舆情值班制度,严格落实“出现网上舆情的相关单位必须在1小时内做出回应”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共编发《每日舆情专报》1700多期,对掌握发现的网络舆情均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处置。

二、丹徒区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态势下,丹徒区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与时代发展不和谐的地方,意识形态工作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群众的思想观念与加快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表现在:部分群众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淡薄,只顾个人眼前利益,不顾国家、集体和长远利益;不讲公德、信用缺失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群众观念更新慢,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积极性不高;部分群众小富即满不思进取,部分群众不信科学信迷信,迷信活动有所抬头;还有少数群众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等。

二是意识形态工作“一手软”现象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表现在:思想重视不够,有些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中央及自治区的事,离我们距离尚远,无需操心;有些领导干部则强调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繁重,忽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协调发展,在理论武装、干部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一手软”现象;投入不足,把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经济等业务工作中,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投入较少;管理不到位,不善于研究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工作安排部署多,检查落实少。

三是意识形态领域干部队伍建设与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求不相适应。表现在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人员流动慢,高素质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干部培训不能经常化、制度化。乡镇配备宣传委员和一名宣传干事,且工作内容纷繁,专业文化类人才稀缺。

(二)原因分析

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

1.从大环境来看,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复杂性、尖锐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所动摇,从而导致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的动摇。

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和渠道越来越复杂多变,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呈现多样性,导致各种不良思想凸显出来,增加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

3.群众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仅靠说服教育、思想引导很难解决根本性问题。

4.意识形态工作者自身认识、工作措施有差距,影响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

三、丹徒区意识形态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形成党委(党组)负总责,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模式,在抓好本地本单位责任落实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把责任压力传导下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融入本地本单位的工作,與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治理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工作实效,每年至少听取一次意识形态工作汇报。

(二)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大格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下发的《联席会议制度》,既结合分工,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严格履职尽责,又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推动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成立督查组,采取全面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对各地各部门责任制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委(党组)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述职报告、履行党建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考察考核、执行党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追责问责机制,明确问责内容、方法和程序,推动问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强化问责的刚性约束,既查失职、渎职,也查“为官不为”、“为官慢为”,真正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规矩立起来、挺起来。

(三)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队伍建设。尤其是基层宣传思想干部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充实宣传思想干部队伍力量,保证宣传思想队伍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不落伍、不掉队,保持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相对稳定。采取定期培训、交流学习、走出去、请过来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宣传思想干部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丹徒区舆情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镇江丹徒区开展二季度执法检查“双随机”抽取工作
镇江丹徒区上门服务企业 把好复工复产安全脉
镇江丹徒区主动出击 扎实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镇江丹徒区全力攻坚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