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有感
2017-06-03韩波郑扬驰
韩波+郑扬驰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摘 要: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为所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所叙述的两方面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动因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写作动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为他在1858年11月-1859年1月所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写的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部经济学巨著,它包含的内容从总的轮廓来看,与后来出版的《资本论》基本上一致,从内容上看,已经包含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最重要的原理。)马克思在这一本书出版以前的15年间,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充分利用在英国的有利条件,以英国的资本主义为典型,利用大英博物馆丰富的资源,阅读并收集了大量理论和现实资料,并以批判的精神研究这些资料,探讨经济学问题,制定出自己的经济学原理。
在这篇序言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所叙述的两方面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动因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动因
在1842-1843年间,马克思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了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些难事是促使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重要原因。首先,关于“林木盗窃”:在德国,依照惯例森林和草地属于村庄所有,农民对土地具有处分权,但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地主成为土地的所有者,而普鲁士政府为保护土地所有者阶级的利益也颁布了禁止农民采伐树木、使用森林和草地的法令。但是,农民仍按照惯例采伐树木,这便被冠以“林木盗窃”的罪名,仅1836年一年,法庭就审理了此类所谓的“林木盗窃案”15万件。因此,马克思便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在《莱茵报》上为之作出辩护。
其次,关于“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德国土地被分割成了小块,而普鲁士政府审查的限制土地分割的法案遭到莱茵省议会的否决,于是引起了一场关于地產析分的讨论。
再次,就摩塞尔农民状况与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的官方论战。1842年,《莱茵报》上发表了三篇关于摩塞尔农民悲惨境况的文章,被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指责为对普鲁士政府的诬告,马克思通过大量的调查,以事实加以反驳,形成了一场论战。
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这也是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了拓宽世界市场,英国的资产阶级鼓吹自由贸易,于是一场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在欧洲各国兴起,马克思为了更深入地揭露事情的本质,便促使他去研究经济学。
此外,随着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加剧,法国兴起一股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潮,虽然这股思潮在欧洲各国工人运动中引起不小反映,但终究是微弱无力的。马克思为了更准确、更深透地认识这股思潮,使他不得不退回书房,从经济学开始潜心研究。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书房中的第一部著作是1843年写成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本书中,马克思得出一个结论:法的关系不能从它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它应该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因此对它的解剖也应该在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这已经体现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闪光,在此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他又进一步得出几条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一,社会结构原理。社会结构原理揭示构成社会形态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社会形态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具体而言社会结构包括:生产力状况、被生产力制约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一部分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另一部分生长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心理,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社会思想体系。在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而且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马克思的这一表述其实质就是在揭示社会结构。
第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根本原因。众所周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演变。
在序言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人们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1]换言之,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两种不同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也是一种由既有的、现实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物质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同时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为促进或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
其次,马克思又指出“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一论述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着变革”;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再次,马克思还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两句话又揭示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原理:社会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第一性,社会意识(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进步的社会意识推动着社会发展,反动的社会意识阻碍着社会发展。
最后,马克思在序言中还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原本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便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捁,于是时代便呼唤另一种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一场生产关系的革命由此便展开;同样的道理,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到了一定阶段也将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将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总而言之,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革命的第一动力,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此外还须牢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们只有在物质条件充分成熟时,才可能提出与此相适应的社会革命任务。
第三,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其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以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使社会主义才有可能从空想成为科学。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后期的理论创作和革命实践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留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各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理论遗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人民出版社,第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人民出版社,第3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人民出版社,第3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人民出版社,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