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会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查及分析

2017-06-03何丽丽李冬冬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5期
关键词:会计行业社会需求经济新常态

何丽丽+李冬冬

(武汉纺织大学 外经贸学院)

摘 要: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会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介绍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方面是会计人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的质量与目前供给质量不对称。通过数据分析提出必须从政府、办学机构和会计人员自身等多方共同发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会计行业 人才 社会需求 分析

一、中国市场经济的现状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发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其本质就是要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中求进”的市场环境中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基石,经济新常态才能维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与会计人才供给不对称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社会对会计行业的要求同样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对会计市场、会计人员就情况,还是我国会计人员的质量上都需要我们做出重大的整改。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

下面是针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数量以及质量上做出调查与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各大高校的招生规模急剧攀升,自2012年高校招生呈现翻倍式增长,在2017年7月正式毕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高达92万人之巨,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下表统计了2015年-2017年全国会计专业毕业生大致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2016年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呈现出非常快的增长趋势,从2015年的576700多增长到2017年高达92万之余的人数,短短两年之隔增长了60%,可见增长趋势的快速程度,总体分析来看,增长的幅度见大的主要是专科类毕业生,本科及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并没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市场环境下,专业,高级会计人员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普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基本上达到了一种饱和状态。由此可见,会计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中,数量上显得有些供大于求,但是在会计质量上还是有待提高。

(二) 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逐年下降

一个经济市场对会计的需求情况,可以从一个会计从业的具体情况来反映,反之如此。会计能够高从业,说明市场对会计行业的需求比较高,市场对会计行业的需求高,则会计人员的从业率也相对较高。下面我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大致探讨出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网上我发出200张问卷,主要问题是针对大家的就业情况作为主要调查内容。

首先我在问卷中对会计人员男女比率进行了调查,其中,84.38是女性,15.62%男性,然而很多企业在岗位需求上,相比女性而言,他们会选择男性,比如会计事务所在招聘会计人员是他们会跟多的倾向于男性,同样在一些大些企业招聘时,男生他们会考虑的更多些。当然这些原因也跟我们进入经济新常态有一定方面的联系,经济新常态下需要跟多的是我们判断与决策能力,相比较而言男性在这方面应该是更占优势,所以我国会计行业在未来应该是有所调整。

其次,我调查了他们就职比例级就职单位,会计专业总体就业率不是很高。如表2所示

从上表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的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尚未入职的会计人员高达30.5%,一种慢就业的情况在会计行业也有所体现。同样,在对会计就职单位中,我们可以看出,私营单位就职的比率较大,说明私营企业在会计需求量上也相对较大,国有企业次之。毕业之后,会计行业的毕业生会认为能够考取公务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在农村里的就职比例就很低,这跟我们毕业生不愿意回农村及乡镇有很大的联系,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趋势性、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在现代农村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会计从业于农村的就业状态应该要有所改善。

(三)在职会计人员素质与单位需求不一致

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了调查,主要是根据在职位上的职责以及企业对会计岗位的要求。不同企业在会计要求上有所不同。如表3统计所示:

其中,按调查人数比率来确定要求程度:50%以下~不重视,50%-70%~重视,70%-80%~较重视,80%-100%~非常重视。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我过行政单位及事业工作的要求上不是很高,可能主要的要求更注重于国考,但是在我国国企单位工作要求较高,不管是在会计业务处理方面,还是相关技能上面都会有所重视,对从业较多的私营企业来说,他们更为重视的是会计方面的能力。外资企业对我们能力的方面要求可能主要在我们的语言能力上,当然在会计技能上有一定的要求。相对于以上企业来说在农村和城镇从业的会计人员来说,对会计岗位的要求据相对较低了。在各行各业一致要求即不管在何种企业里工作,对会计人员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处事态度上面都是有比较高的要求。

在职会计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计从业首先得为企业所用,然而会计从业之后在企业里明显的存在较大的问题。据众多企业综合反映,在职会计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专业知识不扎实。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人员在财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一知半解,以至于处理会计业务上面效率不高,经常漏记,错记,比如一个简单的支票开据,日期大小写,金额大小写方面经常出错,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专业知识不扎实。

第二,缺乏实践经验。会计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并且很多大学生在理论上并没有落实,而会计工作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缺乏实践对刚刚步入社会的会计人员来说就会相当吃力,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非常困难。

第三,對自身能力估计不足。会计人员自身能力有限,而自我认识不足,进入企业后有一种盲目求高的心理。比如,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就职时,对公司交代的基本工作屑一顾,用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来对待。并且很多会计人员不合理的情况下要求企业提高工资薪金待遇。以上的会计任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都将会对我国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影响。

四、如何解决会计专业人才供需求矛盾

(一) 供给层面需政府、相关部门及会计人员密切配合

1.政策上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新常态大环境

我国应首先调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不再是一味地扩大招生规模,各大高校应根据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创办出属于自己学院的特色教育,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使之我们的在会计人才的供给上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2.教育部门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模式

缺乏实践,具体实务处理能力不足,造成会计人员社会适应能力不足,我国在会计供给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会计教学上应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有效推进专业建设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对接,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的对接,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适应企业、行业和社会的需求。

3.会计人员自身应提高自己综合素质能力

作为会计人员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校学习阶段就也该将专业知识学扎实,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自身动手能力,比如在校期间,学校有相应的会计软件(用友、金蝶)应用的教学课程,此时我们就应该及时训练练加以掌握,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生疏,难以适应工作。同样,会计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人才,各大企业对会计要求上比较高,比如,计算机的基本操纵,英语水平都会是企业考虑的重点,因此,会计人员本身应注重自己综合能力方面的提高。

4.会计人员要有正确的自我定位

会计作为一个越老越吃香,工作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的行业,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职场会计专业毕业生来说,明确自身定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是,因此,无论是在择业还是从业都应该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让自己未来的每一步都走踏实。

(二) 需求层面要求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培养社会人才并不是在人才供给方做出努力就足够,还需要我们社会需求方参与进来,我国现行很多企业只是一味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如何满足企业,而对我国高校的教学方面做出何种改进没有做出具体性的指导意见,因此,我认为企业如果也能融入到我们社会人才的培养中,达成更为紧密的校企合作,培养出更能满足需求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 洪 段宗志 《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差异分析》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 《关于会计的市场需求调查》

[3] 王雅君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反思》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15 卷 第 4 期 2013

[4] 《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报告》

[5]《 经济新常态下“校企协”人才发展创新研讨会》

[6]《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背景》

[7] 会计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及就业情况调查

[8] 会计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及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猜你喜欢

会计行业社会需求经济新常态
新形势下我国会计行业激励体系的建立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高职院校学生演讲能力培养与领袖气质养成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