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未来战场 瞄准军事前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2017-06-03邱泽坤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5期
关键词:军事战略军种战区

邱泽坤

(火箭军工程大学)

强军兴军,关键在人。无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作战样式如何革新,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依然是人。习主席在广州战区考察时指出:“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这个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军队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当前,随着新一轮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即将形成,一切资源将优先向作战部队配置,战斗力生成模式将在调整中发生深刻变革,部队建设发展将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一核心进行。在新形势、新体制、新格局即将形成之际,如何聚焦未来战争、瞄准军事前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为提升我军打赢能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我军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牢牢扭住“战斗力”这个唯一标准,浓厚校园兵味战味,提升军队院校培养模式含“军”量

猛将必发于行伍,宰相必起于州郡,任何战场指挥员、中高级领导干部都是从基层摸爬滚打走上来的。长期以来,由于不少基层干部过于集中于埋头苦干而忘记了抬头看路,过于专注于杂事琐事而忽略了战争研究,以至于成长为中高級领导干部后需要强大的军事功底和战略创造力后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指挥打仗人才的断层。然而,军事功底尤其是打仗能力和战略创造力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初级军官开始扎扎实实长期培养、长期历练,而且未来战争战术行动即达到战略目的,首战即决战,战术指挥员必须具备战略素养,“刺杀本拉登”作战行动就是最好的例证。纵观我军军校培养模式,对学员军事思维的塑造、国际格局的提升、战略眼光的历练存在明显不足,学员不懂军事,不懂战略,不了解未来战争战术、战法,不研判国家安全形势,缺乏军事创造力和战争危机感,这对制约我军打仗人才的培养相当明显。因此,军队院校要投入更多精力加大对初级军官军事理论和战略思维的培育力度,优化军事课程设置,增加国际军事热点、新型军事理论、前沿军事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力度,营造思打仗、研打仗、谋打仗的浓厚氛围,为指挥军官生长提供丰厚的沃土和养料。

二、实现颠覆性前沿技术与军事战略对接,培养“战略科学家”与“科学战略家”

军事与技术犹如战争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脱离科学技术的军事战略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军事战略的科学研究终将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历史上我国科学技术非常先进,我们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成为人类的科学瑰宝。但是,我们发明指南针主要用于炼丹,而西方人却用来航海、用来进行殖民扩张、用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我们将火药用于祭祀、用于烟花爆竹,而西方人却将我们发明的火药用于制造枪炮、用于杀戮、用于战争、用于打开中国的国门。可见同样的科学技术,在不同的战略指导下所发挥的作用相差天壤。放眼战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会带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颠覆性变化,高新科学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将愈发明显而深刻,无法驾驭科学技术便无法研判战争,无法研判战争也就无法引领军事科技发展。只有将科学技术与军事战略对接,培养“科学战略家”和“战略科学家”,让科学家掌握军事战略,让战略家了解军事科技,从而用先进军事理论指导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根据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发展设计未来战争,才能在科学技术与军事战略的融合中真正抢占世界军事高地。

三、战区、军种设立研究机构尤其是军事智库,为战区作战与军种建设提供雄厚的智力支撑

当前,我军已经顺利完成军区向战区的转变,然而战区和军种在新的体制下如何快速运转、如何实施集中统一指挥、如何提升作战效能,依然要经历一段长时间的磨合和探索。为减少战区与军种建设带来的反复调整和能量损耗,加快先进理论牵引助力,成立战区与军种智库将迅速有效地为新体制注入新的能量。战区智库专门负责战区战略方向上的地缘安全态势评估、潜在敌人军力对比、域内国家军事战略研究以及战争设计、战法创新等战争问题,并对可能发生的战争进行有效评估和提前谋划,形成作战预案和内情参考,为战区决策层提供高效及时、内容完备的决策辅助,战区参谋机关则根据首长决策专门研究和督促决策内容在作战部队落实。军种智库专门负责本军种发展思路规划、部队建设研究、政策制度制定以及外军发展研究等问题,成为军种领导机关的智囊团体,推动军种正规化、高效化、科学化发展。

四、促进部队军官与智库机构交流任职,让理论升华与实践历练碰撞出战斗力的火花

胜利的将领是用未来的思想打现在的战争,失败的的将领是用过去的思想打现在的战争。信息化战争对战场指挥员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指挥底蕴,更需要具备超前的战略眼光、深邃的战略思维和渊博的军事知识,传统的短期培训已经无法满足打仗人才的成长规律。由于作战部队长期专注于具体性事务处理,军官难以投入足够的精力投入军事理论学习与科技素质提升。因此,对于未来打仗人才的培养,要在作战部队与智库机构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打破部队与智库间的界限,对有培养价值的指挥军官,要安排到智库机构进行军事研究,为他们一心一意谋打仗、思打仗提供积淀的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军事理论耕耘,再完成“研究人员”到“部队指挥员”的转变回到作战部队任职,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军事思想的鲜活性和先进性,又提升了军事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军事战略军种战区
军种
历史传统、官兵结构与ROTC军官占比的军种差异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西部战区战歌
抗战初期党的军事战略转变的深远意义和伟大作用
美国新军事战略瞄准中国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军事战略
20世纪军种结构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规律初探
论抗日战争初期我军的军事战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