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贾平凹散文里的禅思
2017-06-03柳棒
柳棒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本文主要以读者分析的方法,从贾氏禅思散文对自然的描写,对人生的沉思,及其审美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其禅理。禅思散文的写出离不开贾平凹生平的经历与心灵的沉浮。人生都会自然分成几个阶段,贾氏散文同样是作者不同时段感悟的结晶。1988,是分析其散文的分水岭。用禅入文,禅韵悠扬,禅理禅韵势必给读者,给现世带来某种程度的观照意义。
关键词: 自然禅思;禅的美学;现世观照
贾平凹这个名字已经在当代文坛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很多评论家都写过文章分析贾平凹的禅宗意识,然而研究对象却并非准确。笔者认为,相对于贾平凹的小说来说,最为直接体现禅理的是他那几百万字的散文。写佛,贾氏散文为什么会与佛有关呢?笔者认为,一来,贾氏是从乡土作家转型的,乡土与自然大可等同,农村的生活,农村的文化必会对读者形成影响,佛关照自然,作者与佛“接触”定会不少。二来,人生的无常与苦难,最能使人与宗教接近与投合。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在无法忍受剧烈的身体疼痛时,开始研读佛经。丰子恺在家庭亲友相继去世时,接受佛学无常之说。无独有偶,当代优秀作家史铁生面对人生劫难时,同样是一头扎进了佛教。试问,贾平凹在散文中大发禅思,难道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式的聊天吗?文章是作者心灵的显现,这么些个作品与作者是离不开的。作者生了一场大病,又遭遇了家庭离异,加之《废都》风波等,作者的心灵定是有所波动的。同时作者的心灵还有一个升华,前进的过程,这一切只能由笔者从作品中窥见。佛“以心传心”式的心灵证悟,无疑大受中国知识分子的青睐与欢迎,这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极深远的影响。贾平凹阅读广泛,再加之受苏轼,川端康成等大作家的影响,便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体悟日常生活的真挚,发掘当下之美。
这种禅思理趣集中的体现在贾平凹散文名篇《对月》之中。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写出了他的发现:月的圆缺变化。进而指出世人庸俗的烦恼,月的缺陷使盼望者悲哀,月的丰满使得意者遗憾。在这样的得失变幻中,作者没有苦恼,他就像“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不能污染你”的月一样,他冷静的看到了月在变变化化之中永恒的实质。基于这一种理解,贾平凹观察到了月的圆形,他说万物的更替都是为了完成一个圆,既然是为了完成一个圆,人生之中自然就会有老有小,有苦有乐,有喜有悲,人不应该去强求什么,而应该踏踏实实的去努力完成生命的半圆。至此,贾平凹把他从月的身上所领悟的禅趣阐发的淋漓尽致。
生活的关键在于把握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有细心而随性的享受日常生活,才能收获到最实在,最诚挚的人生。这便就是贾平凹在对月的思考中体悟到的日常生活的真挚。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懂得发掘并把握当下之美的人并不多,贾平凹是少数中的少数。贾平凹在对月的觉悟中感到把握现在才是真实。
二. 空灵、静谧的的审美,“静虚”的禅意。
翻开他的另一篇优美散文《月迹》 ,笔者感受到作者是在以月的轻盈的踪迹来构筑空灵静谧的意境。竹窗帘,穿衣镜的上的月似来去飘逸的少女,是那么的神秘,是那么的美好。而院中的月是玉玉的,银银的白光,不禁让人产生“桂花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幻想;虚幻的嫦娥在与三妹的比附当中,有了真实的纯美;作者在感悟到美的同时也抒发了内心的禅悟。作者说每人杯中都有月,酒喝下去每人心中就有了月,这何尝不是作者在虚实的意境中阐发的“人人自心月”的禅思呢;紧接着作者所描绘的月照河水和沙滩,人和万物,这水中的月和眼中的月何尝不是展示出“千江有水千江月”,“人人自心月”的禅理呢。散文通过对皎洁明月的追寻,营造了一种静谧空虚的境界,而作者于此种境界之中内心也得到了满足。
三. 月下融融,超越隔阂。
在禅宗的学说里,他们认为生命和时空之间是有障碍的。因为生命是有限的,而时空则是永恒无限的,有限的瞬间的生命永远不能进入无限的永恒。这便构成了生命与时空间的无法消除的隔阂。然而,在贾平凹的笔下,这种障碍却被超越了,超越的方法就是在瞬间和具体中体验生命的无限与永恒。欣赏贾平凹的《空谷箫人》,《静虚村记》和《夜在观云台》这三篇散文,笔者发现作者都是在寻求这种超越。《空谷箫人》中的姑娘并没有感觉到生活在山村之中有什么烦恼,反而却对作者这样的城里人的烦恼感到不解。作者从她身上体悟到人只要不把自己的一隅的狭小和世界的宽广,一己的有限和生命的无限对立起来,就能实现无限和永恒,就像那位姑娘像一根竹子一样安安分分的生长在山野里。《静虚村记》也是一样,作者为了寻求安静而来到山村,山中的生活虽较城市的生活落后,但村民都居住其中而毫无觉察,他们每天的生活不過是些很平常的事。他们日日耐心地平静地重复着这些琐事,从中感受着生存的快乐。作者体悟了这些,却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了月暗示出了这些超越。《空谷箫人》中,明月在作者的理解下映现出一种悠远的境界,竹子融进月亮中,山融进月亮中,我也融进了其中,此时的一切都在瞬间中获得了超越,获得了永恒。《静虚村记》中作者邀听人到月下树影,饮而醉之,听者忘归,我也忘归,彼此享受短时的欢乐等,那是一种“竹临清风”,“水绕窗外”的境界,没有一点俗韵。
结束语:
散文是作者心迹的外露,笔者把他的境界归结为三个阶段: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贾平凹第一个阶段的作品集中于80年代前期,主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关注,着力表现人与自然和谐、默契的一面,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的奥秘与在人生中体味禅思情趣。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80年代中期,贾平凹以《商州三录》为代表,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开始用自己的“心”去看世界。这一时期他的散文创作的主要内涵就是整体地感受生活,深切地感受其错综复杂性和历史必然性,把对外部世界的热情描绘转为对内在人性的冷静禅思,笔端明显由轻松转为沉重。其审美取向也由单纯唯美走向美丑对立,呈现出质朴浑拙的风格。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到了90年代,贾平凹经历了世事沉浮之后,开始把笔墨更多的倾注于现实人生,抒写人生的尴尬与荒诞,描绘世态百相,咳笑唾骂,幽默诙谐,让读者自己去领悟文中百味。他终于拥有了一颗“平常心”。进入不惑之年的贾平凹,真正领悟到了“平常心”的道理,其人生观的主要特征越来越呈现出虚静的特点,作家终于睁开了“第三只眼”,于是看到了自己的本性,解开了生命的束缚,使生命的活力无限释放开来,从而进入自由状态,达到了“见山还是山”的境界。阅读这三个阶段的作品,读者必会对人生有深刻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孙见喜.《鬼才贾平凹》第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9月版;
[2]覃召文.《禅月诗魂》,三联书社1995年8月版;
[3]贾平凹.《坐佛》,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4]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曾令存.《禅宗意识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嘉应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