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学教师为例谈校园内身份称谓词的使用范围

2017-06-03郭鑫倪盈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5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

郭鑫+倪盈晟

(江苏师范大学 221116)

摘要:身份称谓词是现代汉语称谓词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往往存在着使用范围模糊不清的情况。汉语中称谓词系统非常复杂,我们以常常会具有多重身份的大学教师为例,从古汉语的流变、面称与背称、文化背景等三个方面研究其身份称谓词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职务称谓词;古汉语的流变;面称与背称;文化背景

引言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认知世界的媒介以及文化的载体,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称谓词作为语言中的一类,就是在需要提及或称呼他人时不可避免的用语。我国对称谓词的研究非常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中:“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①也有许多学者对称谓词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如《尔雅?释亲》、东汉刘熙著《释名?释亲属》等对亲属称谓词进行介绍,到明清时期有明代李翊著《俗呼小录》、清代梁章钜著《称谓录》等,尤其是后者对称谓词做了较为系统详实的汇编。现代汉语中,称谓词的研究也引发了许多学者的重视,产生了不少专著,如马宏基、常庆丰著《称谓语》,韩省之主编《称谓大辞典》 等。另外,在国际汉语教学领域,部分学者也关注到了汉语称谓词在教学上存在的某些问题,出现了许多论文,如周川鄂著《英汉职业职务称谓词的语用对比研究》、赵钟淑著《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等。然而现今的研究中很少有提及称谓词使用范围的部分,回避了称谓词在使用过程中的兼用、省略、多重身份的选择等模糊情况的问题,我们从古汉语的流变、面称与背称、文化背景等三个因素对现代汉语中称谓词的影响出发,以此来探究界定大学校园内教师身份称谓词使用范围。

一、古汉语的流变

自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汉语逐步完成了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而在这一流变过程中形成的现代汉语不可避免地受到古代汉语的影响,身份称谓词的使用就与古代汉语的演变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校园范围内的身份称谓词,在中国封建时期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等人才选拔的背景下,与官职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官职的出现又可追寻到某一词语释义的广泛使用。此外,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现代汉语在传承文言文的同时,还吸收了欧美语言的某些词汇与语法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汉语的“欧化”现象。因此,分析职务称谓词需要结合传承古代汉语与吸收欧美语言现象两条脉络出發,进行多元化的研究,避免只注重一方的影响而忽视了另一方起的重要作用。

就“博士”一词而言,在先秦时最初是指博学多识之人,《战国策·赵策三》中记载:“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②可见“博士”一开始并不是一种官名。春秋晚期,孔子开始在中国推广私学,知识不再成为贵族的特权,也直接导致了“士”阶层的出现,“博士”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战国末年“博士”才以某种官职的名称出现,《汉书·贾山传》提到:“祖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③当时的人已经开始把教授知识的官职称为“博士”。魏晋南北朝之后,“博士”一词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民间有一技之长的手工艺人也可以如此称呼。现代意义的“博士”作为一种学位,源于西方的“doctor”一词,日语受古代汉语影响吸收“博士”一词,等到近代学习西方教育制度时用“博士”来翻译了“doctor”,后重新传入中国成为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实际运用中,人们会称呼有博士学位的人“博士”或者加上其姓氏,如“李博士”,而次一级的硕士则不会被称为“硕士、李硕士”。从“博士”一词的流变中可以看出,没有古代对高水平者的指称就不会在今天用来称呼拥有学位中的最高等级的人,“博士”本身就具有对某一专业内研究水平认可的含义,所以才会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那么在使用频率的范围上看,使用频率高的身份称谓词多属于高等级的称谓词,使用频率低甚至是不使用的身份称谓词多属于低等级称谓词。以“博士”为代表的校园内身份称谓词在使用时都有偏向高等级身份的特征,例如“教授”、“书记”、“主席”等就算是副职在使用身份称谓词时也不会被强调出来,这种偏向性的出现就是一部分身份称谓词受到了古代汉语含义的影响。

二、面称与背称

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词有面称与背称之分,面称指当面直接地称呼他人的称谓,他人一定是在场的;背称指简介地叙述他人的称谓,他人可以在场,也可以不在场。面称与背称的选择往往遵循着等级的原则和情感的原则,等级原则包括长幼尊卑顺序等,情感原则包括人际关系、亲密程度等。校园内身份称谓词同样也有面称与背称之分,并且对其使用范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称谓词调查问卷④的调查结果汇总中,第4-8题就面称与背称问题进行了深度地挖掘。在使用“院长”(职务称谓词)“教授”(职称称谓词)时,按照等级原则和情感原则可以发现是下级对上级的称呼或者强调尊敬的情感时的称呼。例如“纪小月教授”作为专家学者进行公众演讲时,她的学生作为听众的身份可以称其为“纪教授”,但如果处于私下场合时为表亲切之意一般会称为“纪老师”,在公众场合时为强调尊敬之意才会特别称为“纪院长”或者“纪教授”;同事之间都属于“教授”的情况下是同级关系,私下称之为“纪教授”会表现出关系冷淡或者调侃的含义,实际生活中并不会这样用,仍然是在公众场合表达敬意才会称其为“纪院长”或者“纪教授”。双方直接面对面时人们几乎不用“教授”称呼他人,因此“教授”一词用作背称更常见。

“教授”一词作为背称只有在特定场合中才会被经常使用,所以面称与背称的问题对以此为例的校园内称谓词使用场合的范围提出了要求。在同事聊天、师生交流等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场合中,为体现亲切感一般会用属于面称的身份称谓词,如“老师”、“院长”等;在公开课、学术会议、讲座等面向公众的正式场合中,为强调被称呼人的身份和对他的尊敬之情时一般会用到属于背称的身份称谓词,如“博士”“教授”“校长”“院长”等。校园内身份称谓词使用场合的界限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上下级关系、亲疏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面称与背称的划分可以对判定其使用场合的范围提供一个标准。

在此,我们想要着重强调的是,区分不同场合面称与背称的称谓词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在于机械地固化汉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习惯,若是在某种固定的场合强加规定必须使用某一种称谓词,这不仅违背了现代汉语的多样性,也削弱了现代汉语在交际时的社会属性。这恰恰与我们开始这一项研究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我们之所以想要开展身份称谓词这一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在社会中的交际能力,当面对不同的交际场景的时候,在脑海里有一定程度的预设,相当于一种词库或者说是知识储备,当我们需要表达某种感情或者态度的时候能找到适当的称谓,避免带来因称谓不当而导致的不必要的麻烦。

三、文化背景

1、我国文化背景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旨在研究大学校园内的身份称谓词的使用范围,对于大学的定义,在当今教育体制之中是十分清晰的。大学,这里所指的是综合性大学,其英语翻译为University,英语释义是:“Establishment where a seat of higher learning is housed,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and living quarters as well as facilities for research and teaching.⑤”从中可以看出,大学作为a seat of higher learning⑥,具有高级学府的特征。从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尤其是晚清的科举制度出发,从高等学府的这一维度切入,与当代社会的大学相对应的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机构应该是国子监。国子监,通俗地讲可以称为古代的大学,汪曾祺先生曾做出以下考证:“立为国子监,是在元代迁都大都以后,至元二十四年(一二八八年),距今约已七百年。……辟雍楼……国子监最中心、最突出的一个建筑,是乾隆所创建的。辟雍者,天子之学也。”⑦这段话主要体现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叙述了国子监是天子的讲学场所,是讲授天子之学的学府,据记载乾隆就曾在此地为监生讲《大学》或《孝经》中的一章,从而论证了上文提及的国子监为封建科举时代的最高学府这一结论。第二层含义,则是论证了国子监办学时间能够上溯到十三世纪的元朝,以时间的长度表明国子监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极具有代表性的。

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尊师重教已成为中国人心中深深的烙印。古语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熏陶,等级意识的强烈延续到了今天。于是,在对于教师的身份称谓中,更是能够体现中国这一独特的文化背景。文化的传承,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途径;口头语言传播与书面语言传播,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过去称谓词的记载大多则停留在书面语言记载的文字形式,这就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举个例子来说,当看到《称谓录》中的称谓词条“洞主”的解释,“南唐升元中,白鹿洞建学馆,以本道为洞主,掌其教授”⑧,从文字的记载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一称谓词使用的时间、地点、以及拥有这一身份的人的职责等等,但是有一个隐含在称谓词背后的涵义在阅读文献时是很难发觉的,这一涵义正是上文中所着重提到的口头称呼与书面记载的不同。为了更好地把清朝国子监中的身份称谓词与当代大学校园中教师的身份称谓词进行更为严谨的对比,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排除其中的不定项,如今我们可以控制的是当今在大学校园中的身份称谓词都能够作为口头称呼的称谓词,即在大学生校园称谓词调查报告中的题目预设选项,在预设的情景中,每一选项都有同学选择,在证明了现今大学生对于称谓词界定较为模糊外,也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调查问卷中所提及的身份称谓词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那么,我们把重点转移到清代国子监中的称谓词上来,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便从什么是清朝国子监中学生对于老师的称谓词转移到哪些称谓词是国子监生在口语中常用的对于老师的称谓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请来一位曾经于国子监中上过学的老人,以亲诉的形式说出对于国子监中先生的称谓词,然而国子监消失已愈百年,想要找到亲历者的困难可想而后,于是我们退一步进行考证,从文献中找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国子监》一文中有如下的记述:“我这朋友世代在国子监当差,‘侍候过翁同龢、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给新科状元打过‘状元及第的旗,国子监圣人,今年七十三岁,姓董。”⑨,通过这位董生人的记忆,我们得知国子监校长——称为祭酒,教务长——称为司业,此外国子监祭酒还是四品掌印的京官,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等级观念的森严导致的职务称谓词的复杂系统。较清代国子监的身份称谓而言,当今高校的身份称谓更凸显平等的色彩,年轻老师与学生之间常常出现亦师亦友的关系,例如“教授”、“导师”等就算是强调对方地位的称谓词也会在实际运用中省略不说,而只称为“老师”,这也与现代教育体系中“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2、中西方文化背景比较

西方文化中崇尚民主自由,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例如英语中表达副职的词缀多种多样,如“associate”、“vice”等是可以直接运用来称呼他人,他们不存在强烈的等级意识的区分,也就无需有抬高他人地位的想法。而现代汉语语用则不同,通常为抬高对方级别会把“教授”、“书记”等职务前的副职在实际运用中省略不说。此外,英文中的身份称谓词没有复杂的感情色彩,就是简单地来表示敬意。学生在任何场合都可以直接称老师为“Dr.Li”,在中文中私下场合称呼为“李博士”过于严肃,不如用“老师”一词可以既有尊敬,又有亲切的含义。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对他人的称谓词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如中文用“博士”进行称呼和英语中用“doctor”有相似之处更有不同之处,文化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中英文中的共同点正如前文提到地会有向最高等级的偏向性和正式场合中表达尊敬意味时使用的要求。像中文中没有“李学士”一样,英文中也不存在“Bachelor Li”的说法。英文中的“doctor”会缩写为“Dr”来特指博士的称谓,同样多用在正式场合中。出于对知识和人才的尊敬,这是中英文中都普遍认同的理念,由此产生了这些共性。

由此可见中文中即使是校园内的身份称谓词也会有等级的区分和复杂的感情色彩,而英文环境中对称谓词的使用不存在复杂地细分。校园内身份称谓词使用背景的范围必须限制在符合伦理社会和人情社会的语言环境中,同一个词由于文化色彩的差异会在实际运用中体现出差别。

結语

现代汉语中身份称谓词的使用情况的复杂性导致了实际运用中缺乏明确的界限。可以确定的是校园内教师身份称谓词的使用范围依赖于等级和情感的需求,通过三种因素的影响划分了其笼统的范围,临界线的确认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i

参考文献

[1] 杨德爱:《面称语与语用得体探讨》,《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 周川鄂:《英汉职业职务称谓词的语用对比研究》,《文学教育》,2014年第12期。

[3] 王平珍:《博士源流的历史考察》,《学术交流》2008年第1期。

[4] 李树新:《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5]梁章钜:《称谓录》,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 年。

[6]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

[7]《Colins English Paperback Thesaurus》,Published by Colins,Seventh edition

②出自西汉刘向著《战国策?赵策三》

③出自东汉班固著《汉书?贾山传》

④本小组成员在2016年4月11日——2016年4月17日期间随机抽取江苏高校学生进行的有关职务称谓词的调查

⑤出自《Colins English Paperback Thesaurus》,Published by Colins,Seventh edition,University词条

⑥这里翻译为“(大学)为高等学术的所在地”

⑦引自《国子监》,收录于《汪曾祺散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第204页

⑧引自(清)梁章钜,《称谓录》(校注本),福建人民出版社,第152页

⑨引自《国子监》,收录于《汪曾祺散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第203页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
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冰雪体育发展的新出路研究
地域文化背景下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浅析
浅谈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室内环境设计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五溪文化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