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017-06-03陈仁安
摘要: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培育在理论与实践上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特色产业集群定位不准、规模不大、“聚”而不“群”、创新不足、环境不优等问题。因此,打造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应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产业集群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强化集群分工协作,撑大特色产业集群体量;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特色产业集群环境。
关键词:渝东北;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3
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相对其他地区而言,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加强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建设,不仅事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精准脱贫,也事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本文的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范围限定在长江流域从垫江县到巫山县,南北宽度100千米~200千米的范围。
一、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石
亚当·斯密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该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特别强调分工的作用。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增进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他在《国富论》中分析到: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马克思认为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降低个别价值与实现资本增值。马克思认为,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生产,可以产生比分散生产更大的效率。
当前,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依据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强力推进“万开云”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垫江—梁平—丰都—忠县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奉节—巫山—巫溪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着力打造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等产业集群。因此,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石。
(二)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支撑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个重要概念。马歇尔所指的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间分工而导致的效率提高。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企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
目前,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根据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着力打造万(州)开(州)云(阳)特色产业板块、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奉节—巫山—巫溪特色旅游经济板块。因此,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块状经济发展的源泉,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支撑。
(三)产业区位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支持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一书,创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认为,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上。他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他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
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作为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三大板块之一的“万开云”板块,充分利用所处的经济、地理、生态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特色化工、能源建材、照明电气、纺织服装、现代医药、农副产品加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集群。因此,产业区位理论为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四)增长极理论是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指导
增长极理论与产业集群的形成紧密相关。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他在分析经济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增长时,引入了“推动性单位”及“增长极”的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导其它经济单位增长。而所谓增长极是集中了推动性单位的特定区域。佩鲁认为推动性单位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二是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直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三是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增长极同时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根据增长极理论,“万开云”板块正抱团打造区域增长极,重点打造特色制造业、长江黄金旅游带精品景区腹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链化”特色效益农业四大产业集群。因此,增长极理论为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二、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特色产业集群定位不准
“十二五”期间,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各工业园区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三峡后续扶持、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及重庆主城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能源建材、特色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药品等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但目前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各工业园区初步形成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多属于资源型产业集群、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高耗能产业集群、内生型产业集群,这些类型的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度较低,没有形成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处在价值链低端,且创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低,还不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态势和特征,很难融入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
(二)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不大
近年来,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各板块的工业园区不断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特色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产业规模仍然偏小,缺少年产值过500亿甚至过1000亿的“航母”级特色产业集群。以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15年,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仅特色化工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50.9亿元、能源建材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01.4亿元,与周边的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色产业集群规模比较,有很大差距。
(三)特色产业集群“聚”而不“群”
近年来,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各工业园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外、沿海及重庆主城产业转移,入驻企业逐年增加。以“万开云”板块为例,2009年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州工业园区、云阳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分别仅有78户、45户、27户,到2015年底,入驻企业分别达200户、86户、74户。尽管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已入驻大批企业,并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但现阶段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内的产业集群仍存在“聚而不集”、“集而不链”、“链而不丰”现象。具体地说,集群内的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虽然集于一地,但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彼此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
(四)特色产业集群创新不足
一是集群创新机制不完善。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创新机制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产业集群创新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欠缺;产业集群创新的协调机制不健全。
二是创新人才匮乏。以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12年,万州经开区有从业人员2.2万余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研究生)81名,“海归”人员3名,本科学历人才1130名,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技能人才2715名。
三是缺乏创新平台。目前,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各工业园区的特色产业集群普遍缺乏创新平台支撑。例如,截至目前,万州经开区仅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市级中小企业研发中心4家。
四是自主创新投入不够。当前,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以万州经开区为例,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0.9%,而同期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0.92%。
(五)特色产业集群环境不优
在政策环境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不准确,采取“行政撮合”方式将许多企业“半自愿”地纳入集群,或以自身掌握的资源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呈现政策越位;二是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存在偏差,表现出对大企业的偏爱和对小企业的冷淡,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忽略软环境的培育和发展,呈现政策错位;三是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健全,呈现政策缺位。
在法治环境方面,一是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的服务机制不健全;二是产业集群权益保护的执法机制不健全;三是产业集群权益受侵害后的司法保障机制不健全。
在市场环境方面,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特色产业集群间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三是工业园区间的行政壁垒尚未完全拆除,市场分割依然严重,要素流转不畅。
在融资环境方面,一是银行金融机构对特色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大;二是特色产业集群中的优势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不力;三是民间金融服务特色产业集群不够。
在生态环境方面,一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约束趋紧。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地处三峡库区,属于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因此,国家和市里对投资库区的项目环境要求高、环评比较严。二是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库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三是水污染防治难度增加。突出表现在:库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库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多;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三、加快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产业集群发展定位
一是着力发展生态型产业集群。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生态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引擎,应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集群、生态农业集群、生态旅游集群。
二是着力发展智慧型产业集群。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正处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关键阶段,要抓住国家实施“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两个行动计划机遇,大力拓展互联网与产业集群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智慧型产业集群。
三是着力发展开放型产业集群。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地处长江经济带与欧亚大陆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区域,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基础好,应加快培育一批外向度高、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开放型产业集群。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一是要优化沿江产业布局。要积极引导重化工业沿江布局,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精细盐气化工、电力能源等重化工业。
二是要优化板块产业布局。根据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对万(州)开(州)云(阳)特色产业板块、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特色旅游经济带功能定位,“万开云”板块要重点培育特色制造业、打造长江黄金旅游带精品腹地、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全链化”特色效益农业;垫江—梁平—丰都—忠县板块要重点培育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打造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发展文化休闲商务旅游业;奉节—巫山—巫溪板块重点培育特色旅游业、打造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发展生态特色效益农业。
三是要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其一,优化万州经开区、开州工业园区、云阳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根据“万开云”板块工业园区一体化发展要求,将开州浦里工业新区、云阳水口工业新区纳入万州经开区范畴,形成A区(原万州经开区范围)、B区(开州浦里工业新区)、C区(云阳水口工业新区)三区分工协同的开发格局。其二,优化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垫江、梁平、丰都、忠县工业园区要立足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培育符合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发展要求的特色制造业。其三,优化奉节、巫山、巫溪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奉节、巫山、巫溪工业园区要根据自身经济地理条件,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可与万州经开区B区、C区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有效破解工业梦难题。
(三)强化集群分工协作,撑大特色产业集群体量
一是强化集群内部企业分工协作。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要充分运用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关联度高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二是高层次开展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工业园区的特色产业集群不要仅局限于与本园区的产业集群之间进行竞争与合作,而要加强与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其他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与合作,更要加强与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与合作。
三是推动产业集群与国外产业集群的交流与合作。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的特色产业集群尤其是重点特色产業集群要采取各种方式与国外产业集群进行交流与合作,不断朝着全球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一是加大创新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积极争取市级以上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引导各区县原用于补助招商项目的财政资金的一定比例转化为研发经费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企业研发创新活动。
二是加快创新人才培养。鼓励渝东北地区高校和职业教育院校围绕重点产业、特色产业集群、按照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开办创新创业专门课程,为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支撑。
三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骨干企业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和引导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或研发联盟,强化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管理;鼓励和引导产业集群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建立产业集群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
(五)加强产业扶持力度,优化特色产业集群环境
一是营造宽松政策环境。建议从市级层面尽快出台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扶持意见,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生产要素保障、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提高企业融资能力、保障集群发展用地、强化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人才技术支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是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在推进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要不断健全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的服务机制、产业集群权益保护的执法机制、产业集群权益受侵害后的司法保障机制,为加速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三是打造和谐市场环境。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要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制度,促进各区县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协同。
四是打造良性生态环境。要坚持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共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筑牢渝东北沿江特色经济带生态安全屏障。
作者简介:陈仁安(1964-),男,汉族,重庆人,本科,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