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化语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研究
2017-06-03刘征霞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不仅是政府社会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满足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了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公共文化职能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本文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为例,详细地绍了该文化中心的管理模式,及对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方式,给其他地区的政府文化工作提供了参考模式。
关键词:公共文化;职工中心;服务模式;社区活动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引言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任务是为社会提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高素质公民,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基础。公共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公民素质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无论是对社会的整体发展还是公民的个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正逐渐兴起,这种新型模式与传统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改变原来政府直接提供服务的方式,把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事业交给有能力的社会民间组织或者直接交由市场来完成。最后由政府对企业或民间组织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按照不同的等级标准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模式有利于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及民间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位于武汉西南部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1993年就被国家设立为国家级别的开发区。如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开发区中的佼佼者。由于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企业职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传统意义上的物质供给方面的矛盾,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同许多社会公民一样,企业的职工也对文化生活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为了满足广大职工的文化需求,武汉市成立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
一、开发区新型的文化服务模式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7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做出了我国要加快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进程的指示。同年九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建设职工文化中心。该文化中心共建设三所场馆,都采用了由政府出资,专业文化单位建设并主持日常工作的文化服务新模式。次年七月,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武汉市演出公司、江汉大学美术院及武汉图书馆来管理兴建的三所场馆。2014年底,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了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办公室。文化管理中心的负责人由政府部门进行委派,政府的支持是文化中心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由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不仅保证了职工文化生活的水平,也降低了政府投入文化建设的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职工文化中心采取的文化服务模式,有效地增加了存量资源,拉动了现有的存量并形成了供给合力。充分发挥了公共资源的效率,也迫使政府努力从各个方面提高了政府资源的利用效率。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不仅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要的文化场所,更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新型的文化服务模式的运用,在武汉市甚至是整个南方地区都是第一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行者,走在了文化服务模式改革的前列。
二、开发区的基础设施
2012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正式开工,于2014年竣工。该工程在靠近职工家属楼的湖心半岛建立了戏院、美术馆、图书馆等三所文化活动的基地。并招聘了相关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职业的指导和培训。为了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将武汉开发区打造成为民生、经济、城市全面发展的示范性地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职工文化中心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调整。其中三个文化場馆更是为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文化中心戏院
文化中心的戏院是武汉市演出公司参与管理和经营的。武汉市演出公司是一家发展较为成熟的公司。曾经与很多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团和艺术大师有过合作,也吸引了大量国外优秀剧目到中国演出。不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高效的工作能力,在社会声誉方面更是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赞扬。直接由演出公司来运营和管理戏院,使得戏院不仅可以享受演出公司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源、也使戏院拥有了专业的管理团队。作为职工文化中心的戏院,该戏院不负众望,利用武汉演出公司专业的平台,为职工们奉献了一场场专业的演出。
2015年以来,戏院逐渐地增加了企业专场演出的数量。戏院演出以五大主题为主,以固定档期为辅助,在2015年进行了120多场次的演出,远远超过了80场次的演出任务。其中自营性演出也是好评如潮,在118场次的演出中,上座率接近70%。此外该戏院还根据老人、情侣、儿童等不同的受众群体推出了不同的演出活动。其中有受老年人喜爱的京剧,也有受年轻情侣追捧的话剧、综艺,还有受到小孩子喜爱的儿童剧等。戏院的所有演出并不都是商业性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公益性的。这就为一些贫困的职工及家属提供了参加文化活动的条件,使得每一个居民都能够享受文化生活。
(二)文化中心美术馆
美术馆是继戏院之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柱,也是我国公共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美术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它在保存国家文化财富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化中心的美术馆是由汉江大学美术学院来负责的。文化中心的美术馆直接享受了汉江大学美术学院优秀的师资力量、完备的教育资源及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同时,这种新型的文化服务模式也给汉江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的公共服务当中去,最大限度的体现了美术馆的社会职能。美术馆举办的各种展览活动给汉江大学的学生、艺术家及教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美术馆也为校企合作起到了千针引线的作用,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便利。
在近两年举办的“美丽车都”书画摄影大赛中,吸引了大量了大量市民的参与。在活动期间,美术馆收到了各方面艺术家、学者的作品近700件。并由专业的评委团队,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参赛作品进行了打分,其中有160件作品入围。美术馆工作人员对入选的作品进行了展示,作品一经展示便受到了很多居民的喜爱。部分作品因其低廉的价格,精美的工艺而广受追捧。这些艺术作品在丰富了居民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高了居民的文化品味,达到了文化教育的目标。努力推动美术馆的发展,是政府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只有美术馆的管理完善设施齐全,才会吸引更多的居民前来参观。美术馆只有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才能得到艺术家们的响应,才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进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为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职能奠定基础。
(三)文化中心图书馆
随着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书籍阅读量的增大,建立一个图书馆成为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迫在眉睫的任务。长期以来,图书馆对推进人类文明进程、保存人类文明成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图书馆不仅是文化构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汉图书馆是一所集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为一体的,学科门类齐全的图书馆。其中武汉图书馆在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经济、法律方面有着丰富的馆藏,同时该图书馆的藏书也具有武汉地区特色。其中文化中心图书馆由武汉图书馆的进行管理,包括图书的购置及摆放等。
文化中心的图书馆也发扬了武汉图书馆的优良传统,把“读者第一、用心服务”作为自己立足和发展的理念。该图书馆积极研究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在业务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勇于尝试不同的服务内容,努力提升自己服务的文化档次。推出了读者培训、掌上阅读、课题查询等相关业务,广受市民喜爱的是24小时借书业务和免费开卡业务。对于很多学生族和上班族而言,他们的时间灵活性较小,普遍只在周六和周日才能休息。在这期间他们想要阅读一些书籍或者要查找一些文献,就变得很困难。24小时借书业务的推出,使得上班族和学生党不必在周六或者周日去借書,不仅避免了图书馆借阅高峰的出现,还给保证了读者阅读的及时性,使得他们不必因为着急而且购买书籍,节约了居民的文化开支。免费开卡业务是指居民借阅图书所需要的证件由图书馆免费提供,这就吸引了大量居民前来办卡,办理的读书卡无形之间成了公民读书的动力,促进了文化职能的实施。在这之前的很多图书馆对图书借阅卡存在着乱收费的现象,成本低廉的图书借阅卡被收取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居民如果不慎将图书借阅卡遗失,则需要补充缴费。这在一现象导致了居民对借书的反感,不利于政府文化职能的顺利开展。
文化中心的图书馆在其成立一年多的日子里,吸引了许多居民职工及家属前来阅读。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图书馆定期提通过民意调查来购买图书及资料。此外,图书馆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学术性较强的讲座、趣味性较强的手工及实用性较强的英语课程等。到2016年中旬,文化中心图书馆接待了70于万读者,举办了100余场活动,切实给居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便利。
从近几年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公共文化服务在公共服务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重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学术研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各个地区还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去开展相关活动,而不能对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进行生搬硬套。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每一政府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丁元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J].中国发展观察,2012(11):11-21.
[2]倪红日,张亮.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均等化标准及其进程设计[J].税务研究,2012(8):33-42.
[3]金炳镐,肖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说[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63-75.
作者简介:刘征霞(1973-),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职称:中级,毕业院校:武汉理工大学,毕业专业:国际经济法,主要从事社会公共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