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社会化应急保障研究

2017-06-03李勤业饶峻豪吴俊岐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化军队研究

李勤业+饶峻豪+吴俊岐

(军事经济学院学员旅 湖北武汉 430000 )

摘要:应急保障是指在紧急事件下和特殊情况下的保障。军队实行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后,饮食保障由地方承包商负责承担,军事职能特殊性决定了应急保障存在的必然性。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军队社会化应急保障进行研究。

关键词:军队;社会化;应急保障;研究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军队的根本职能,不能因为算经济账而损害对军队的保障能力,最终损害军队战斗力。也就是说,不能出现平时供应商能对军队后勤进行正常保障,但战事一起,或者恐怖袭击、地震洪涝灾害突发事件出现时却供不上、保障不了的局面。在社会化保障方式下,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一定要贯通平战,能够作到“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能够应对多样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据此,必须着力建设社会化保障力量的应战应急转化机制。 这就首先要求军方在发标文件、合同中明确规定应急保障措施、责任等,也同时要求军方和承包商根据变化的情况定期修改、完善应急保障预案。不做好应急保障,就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影响到部队的正常生活,影响到部队的安全稳定。特别是监控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做好对承包商的应急保障规范化监控工作,确保应急保障中标准不减,质量不降。

一、军队社会化应急保障分类

应急保障规范化监控,主要包括紧急事件下保障监控、特殊情况下保障监控两种。紧急事件下保障监控,是指在保障过程中发生停电、停水、失火等突发事件下的保障监控,要求能够使保障顺利实施。特殊情况下保障监控,是指部队打仗、抢险救灾、野外训练等特殊情况下,对承包商的保障监控,要求确保部队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军队社会化应急保障的内容

饮食保障实行社会化改革后,保障“随着军事任务走”的性质和宗旨并没有发生改变。社会化改革单位在引进社会力量时,要明确应急保障的事项。军方监控要对承包商的应急保障方案、应急保障演练及应急保障实施,做好全程指导和监控,确保社会化改革后,军方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

指导和监控承包商做好应急保障方案。“凡事预则立”。若想把事情做成,就应该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设想。饮食保障工作也不例外,要监控承包商做好应急保障预案,才能在应急情况下不出现断供、漏供。

监控承包商制定应急保障预案总的原则是:在紧急事件和特殊情况下,首先保证部队能够吃饱饭,其次是在吃饱饭的基础上要吃好饭。监控承包商做好应急保障预案的目的,是确保饮食保障社会化后,部队军事职能的履行,不能由于保障跟不上而受到影响。监控承包商做好应急保障方案,监控部门要做好承包商应急保障方案的监控,对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要严格度,做好对承包商的应急保障规范化监控工作,确保应急保障中标准不减,质量不降。

三、军队社会化应急保障承包商监控

保障预案与实践还是有一定距离,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还要在实践中加以证实。实际保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要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发现。“民以食为天”,饮食保障工作不僅影响到部队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影响到部队的安全稳定,看似平常,实非平常。因此,军队饮食保障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军方监控部门要监控承包商做好各类应急保障方案的演练工作,在演练中进一步完善、修改保障方案,使保障方案更加贴近实际保障的需要。

监控承包商做好应急保障演练,一方面按照军队有关指示要求,定期组织承包商做好各类突发事件下的保障演练。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影响部队正常保障的前提下,设置一些突发事件。例如,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停电或停水等,指导、监控承包商做好应急保障。通过演练,增强承包商的应急保障能力。

指导、监控承包商实施应急保障。在发生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时,军方监控部门要全程指导、监控承包商按照事先制订的保障方案做好饮食保障工作。同时,将保障的情况,及时向食堂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组织部队参与实施应急保障。

四、军队社会化应急保障的实施

以部队野外保障为例,简要说明如何指导、监控承包商制订应急保障方案。

部队野外保障方案分为预先准备、前期准备、出发前准备、途中保障、驻地保障、保障结束六个阶段。在预先准备阶段,军方监控部门在接到上级保障任务后,及时。将部队出发时限、就餐人数、伙食标准、野外保障的地域和方式以及对承包商的保障要求等基本情况,向承包商进行详细的说明,指导、监控承包商根据军方的基本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前期准备阶段,保障与监控部门与承包商一起,通过各种途径(网上查、实地看等),了解野外驻地环境,熟悉保障路径和距离。要选择水源充足、电源有保证、方便加工烹饪、方便就餐的地方作为野外保障点或途中就餐点。野外保障点的选择,首先要选择地域邻近的军队、政府机关、学校的食堂;若没有,就选择邻近的企事业单位的食堂或场所;再没有,就选择其他便于展开加工烹制和就餐的地方。指导、监控承包商成立野外保障组,并选配好野外保障组长;指导、监控承包商对野外保障组的员工,做好纪律、保 密、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动员教育;指导、监控承包商研究野外保障中易出现的问题,组织野外保障组进行模拟训练。在出发前准备阶段,指导、监控承包商开好野外保障组协调会议,明确分工、注意事项、出发时限和集合地点。监控承包商提前组织备齐需携行的炊事机械、厨具餐具、主辅调料、员工生活用品、流动资金等。在途中保障阶段,部队行军超过5小时以上,就要作为野外保障点进行途中保障。途中保障有两种办法:一是由承包商野外保障组按计划给每名官兵发放食品,由官兵自带;二是承包商野外保障组在中途预设的供餐点,将携带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后分发保障。途中野外保障一般使用快餐盒、食品袋等简易餐具。分发完食品后,提前出发到下一个保障点,展开保障工作。在驻地保障阶段,要指导、监控承包商野外保障组,做好以下工作:做好设施设备的安装,组织好食品的加工制作;根据现场烹,材料的品种和气候变化情况,因地制宜的调整食谱结构;按照供餐时间,做好饭菜,按时开饭;做好事故预防工作;严格控制成本,杜绝浪费;严格按照保障人数组织制作饭菜数量;监督采购员控制采购量,采购的原料做到物美价廉;使用原料做到物尽其用;严格控制易耗物品的使用。野外保障结束后,监控承包商开好野外保障工作总结会议,表扬好人好事,总结经验教训,修改、完善野外保障方案。

结语:目前,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主要还是体现在平时的服务保障上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着眼实战需要,必须深入探索急时和战时条件下实施社会化保障的有效方法,真正做到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提高经济动员的水平,健全体制机制,摸清需求底数,落实社会保障单位和力量,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运行效率,增强平战转换能力。

参考文献:

[1]着眼形势任务需要 大力加强成建制成系统动员建设[J]. 光善福,孙大为. 国防. 2010(09)

[2]务工成建制 增收有保障——铁溪区为务工者找富路[J]. 谭剑. 西南民兵. 1998(02)

[3]开展成建制达标活动 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J]. 秦永华. 军事经济研究. 1999(03)

[4]浅谈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饮食保障[J].丁俊侠. 科技创新导报. 2014(24)

猜你喜欢

社会化军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