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良戏曲人物画中的稚拙美
2017-06-03李媛媛吴国良
李媛媛+吴国良
摘要:稚拙美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以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存在于人类艺术发展史的每一阶段,是众多美感之中最天然、最纯净、最永恒的一种美,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代的艺术家不停地去追寻,去探索。
关键词:稚拙美;戏曲人物画;拙朴
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一位不可或缺的艺术大师。其稚拙童真的戏曲人物画,以西画作躯壳,国画为灵魂,为中国的近现代绘画注入了一抹浓重、奇异的色彩。倪贻德曾形容关良的绘画:“看上去幼稚而实际上又蕴含着无穷趣味的表现。”朱屺瞻更是评价道:“关良作画,以‘稚拙为座右铭。他的水墨人物画所以可贵可风,就在‘稚拙二字上。在求‘拙这一点上,我与关良有同好,实践上自惭不及老友。”关良先生在绘画艺术中所呈现出来稚趣、拙朴之味已经深入人心,这与其内心精神及艺术造诣是紧密相关的。
就稚拙美而言,它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原本的稚拙美,如儿童绘画和原始绘画,它更像是一种本能,是天生的,自然的无意识流露,不受思想的约束,也不受理论和原则的限制;另一种是艺术的稚拙,是通过对前者的提炼和吸收,进而达到的一种新的、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它是艺术家主观的运用,是感性与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
关良的戏曲人物画,看似不加雕琢实则深藏匠心。就像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全靠念、做、唱、打的角色表演,却有别具一格的简练、传神韵味。关良的戏曲人物画也是这样:单纯、朴素、稚趣而深入人心。他的戏曲人物画并不像当下许多画家那样精致巨大,而是以小品居多,却能够以小见大,以简概繁。他把一切不必要的场面和道具统统删除,只保留下最经典、最能够表达主题思想的部分,再以中国画的笔墨,适当地融入西方绘画的结构形式进行表现。寥寥数笔,不仅内容俱在,眼神也刻画得入木三分:狂傲不羁的孙大圣、微醺似醉的杨贵妃、刚猛豪爽的武松……一个个艺术形象刻画得稚趣传神,跃然纸上。
要说关良戏曲人物画中的稚拙味,最为明显的便是在造型上。他在人物造型方面综合了许多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元素,同时也深受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石窟壁画以及民间艺术的影响,将它们进行糅合转化,并融入了中西互为我用的绘画观念,强调西方立体派的几何结构特点,力求获得在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以《贵妃醉酒》为例,画中人物成三角构图关系,人物造型十分大胆夸张,有意夸张头部,用幾何形状将脸部分割,生动又充满率真童趣。中间的杨贵妃先用淡墨勾勒出身形,身上衣物施以藤黄,再用浓墨线勾勒点缀上腰带,其他人物则用润墨稍稍加以涂抹,整幅画造型简单和谐,线条精炼洒脱,初看仿佛儿童的信笔涂鸦,但细细品味,他是用最简单的笔法捕捉到了人物的动态与神情,不紧不慢,笔笔精确,毫无装腔作势,一派“大巧若拙”,天真淡然的味道。
在色彩上,吸收中国京剧脸谱的设色方法,色调明快单纯且洋溢着激情,并突破传统,大胆地把戏曲人物画用西方油画的方法结合尝试。他的画将民间艺术大红大绿的配色与文人画淡雅的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质朴通俗却不低俗,墨与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浑然天成,给人极高的视觉冲击。在其代表作品《捉放曹》中,身穿黑袍,手持宝剑的陈宫满脸犹豫不决,与身穿红袍,伏案假寐的曹操在色彩上形成了一黑一红的强烈色彩对比,位于两人中间的桌案则施以黄色,巧妙地弱化了红黑两色强烈的视觉刺激,使整幅画更加的和谐统一。
关良的画,笔墨稚钝而内含灵透,层次极少却浑厚稚趣,用笔钝、涩、滞、重,力透纸背,意在笔先。关良作画多以短线勾勒加以墨块渲染,他一贯遵循“骨法用笔”,每一笔都力求做到朴实、简练、准确,有的线条更是带有儿童画般的稚拙,更显得趣味生动,生机盎然。在《捉放曹》中,无论是人物还是桌案,皆心平气和,平缓又拙辣地描绘每一笔。关良的画,简练却尤重传神,就像优秀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仅仅一个眼神,便忍不住让观众屏息凝神。关良尤其注重这一“点睛之笔”,他往往在一幅画全部画好之后,独留最后一笔眼睛不点,然后将画挂于高处,朝夕相对,细细琢磨,直到认为有了把握,才将它取下来一点而成。正是这种“惜墨如金”的慎重态度,才使得他的画如此生动富有灵气。《捉放曹》中,将陈宫举棋不定的犹疑挣扎及曹操掩面假寐的狡诈刻画得极为生动,为之后陈宫的离去埋下了伏笔,真可谓“画中有戏”。
正是自幼对戏曲的钟情,使关良有一颗孩童般纯净的、向往自由的心,由于人的纯,造就了画的纯,稚拙而纯粹地热爱着戏曲。这种稚拙而纯粹的热情,确是在看遍了人间百态后磨炼出来的。他的作品很少带有政治色彩,纯粹是为艺术而艺术。他崇敬地对待艺术,并融合中西方的绘画艺术,大胆地对中国画进行变革,创造出富有稚拙趣味的水墨戏曲人物画,他的作品极具生命力和创造力,质朴率真却又浓烈奔放,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倪贻德.艺苑交游记[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
[2]万峰.朱屺瞻话语录图释[M].杭州:西泠印社,1999.
[3]姜松荣,中国工艺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