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峰会凸显诸多共识
2017-06-03
●本报驻比利时、美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任彦 高石 青木 ●本报记者 高颖 ●汪析
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昨天在布鲁塞尔落下帷幕,访欧的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欧盟领导人签署多项合作文件。在此次中欧峰会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该国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理由是美国利益因此受损。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195个国家和地区都签了字,被视为对抗全球变暖、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此前全世界只有叙利亚(因为内战)与尼加拉瓜(认为要求太宽松)拒绝,特朗普因此使美国成为“全球公敌”。美国的退出,使得欧盟和中国被推到应对全球变暖的最前排,欧盟与中国的合作也因此备受瞩目。事实上,气候合作只是中欧庞大合作体系的一个方面,双方共同主张的推动全球化、支持自由贸易等更是直接关系着当下整个世界的福祉。
中欧峰会落幕
当地时间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布鲁塞尔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峰会聚焦经济与气候两个方面。不过,当天各方的关注点大都集中于中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容克在峰会开幕式上说,在《巴黎协定》和能源转型问题上都不可能“后退”。
中欧领导人会晤后,李克强总理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见证了有关海关、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旅游、投资、能源等领域十余项中欧合作文件的签署。当天,李克强与容克在布鲁塞尔埃格蒙宫共同为中欧“旅游年”和中欧“蓝色年”标识揭牌。经双方商定,2017年为中欧“蓝色年”,双方将深化海洋领域研究合作,2018年则为中欧“旅游年”。
李克强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欧双方在多领域有重要共识。双方都主张要继续推进全球化向着包容普惠公正方向发展,主张维护自由贸易,遵循国际规则。
图斯克当天下午表示,中国和欧盟是战略伙伴,在贸易投资、气候变化、移民危机、朝鲜等问题上,我们的合作将继续扩大和加强。他称,我们正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与中国合作,这意味着今天中欧在对子孙后代以及对整个地球的责任方面已经展示团结。我们确信美国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一个大错,比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的错还要大。不管有没有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斗都将继续下去。
中欧峰会是中国与欧盟之间最高的沟通机制。英国广播公司称,中国-欧盟峰会通常在每年7月举行,欧盟方面此次努力将其提前,因为2016年英国决定退欧对欧盟产生了“核爆式冲击”,雪上加霜的是高调主张贸易保护、“美国第一”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全球进入一个新的不确定时期。欧洲还遭遇难民潮,且经济增长乏力,民粹主义和排外思潮蔓延。欧盟希望中国能支持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支持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上作为一极的地位。
中欧气候变化合作陡然成为热点,是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在白宫玫瑰园公开宣布“为了履行我对美国及其公民的庄严职责,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他说,“一个又一个,我们在兑现我在竞选总统期间向美国人民作出的承诺”,“凭良心说,我不能支持一个惩罚美国的协定”。特朗普称,《巴黎协定》是对美国人不利的交易,如果要兑现其中的减排承诺,美国的GDP将流失近3万亿美元、减少650万个工作机会,他必须信守“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但愿意重新谈判,设法“达成公平的协议”。《纽约时报》评论称,这是一个愚蠢、鲁莽的决定,是美国自在伊拉克发动战争以来最拙笨的行为,是对这个星球上的两大文明力量,即外交和科学的彻底否定。美国《国家利益》认为,坚持《巴黎协定》“不仅关系到地球的宜居性,还有经济活力、美国的领导地位和美国的信誉”。
“德国之声”称,有关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消息,将中国和欧盟推上了捍卫人类气候目标排头兵的位置。
美国空前孤立
国际媒体聚焦中欧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凸显多方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愤怒和失望。《纽约时报》甚至称,世界已经出现一个“反美阵线”,报道引述几名外交官的话称,美国的国际地位降低到入侵伊拉克之时。
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几小时后,法国新总统马克龙罕见地发表电视声明,抨击“美国背弃了世界”,他承诺“法国不会背弃美国人”,邀请对特朗普失望的美国科学家到法国工作。马克龙不无讽刺地改编了特朗普那句竞选名言“让美国再度伟大”,称自己希望“使地球再度伟大”。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领导人在迅速发表的一份共同声明中,驳斥特朗普重启《巴黎协定》谈判的建议。声明说:“我们坚信《巴黎协定》不能重新谈判,因为它为我们的星球、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经济描绘了一种赖以存继的手段”。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对特朗普的决定表示失望,她在与后者的电话中强调,《巴黎协定》确保的是“下一代的繁荣和安全”。不过,梅被该国多个党派抨击对特朗普太软。在美国的近邻加拿大,其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凯瑟琳称,特朗普总统的决定让加拿大“深感失望”。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称,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不令人惊讶,“这是他的核心竞选承诺之一”;绿党议员班迪则将特朗普称为“气候罪犯”,应让其成为“世界贱民”,他在推特中写道,“特朗普已经威胁了我们的安全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时候抛弃特朗普了”。爱尔兰前总统罗宾逊认为,特朗普的决定将美国变成了一个“无赖国家”。
非盟友国家对美国的愤怒更加直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接受德新社采访时呼吁建立一个“国际气候法庭”,因为“美国总统的这一行为说明建立这样一个法庭是很重要的。退出《巴黎协定》是对地球母亲的背叛。”《印度时报》称,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的讲话是“对印度的咆哮”,他指责印度试图通过签署《巴黎协定》从发达国家捞取数十亿美元的外援,这将给印度总理莫迪本月底访美笼罩上阴影。文章批评特朗普“刺耳的演讲”中充斥着“受害者”心态。
美国国内也一片混乱。加州、纽约州、华盛顿州3州州长表示,将筹组联盟积极对抗气候变化,并邀请其他州参加,法新社称,这3州GDP占全美1/5以上,人口总数6800万。CNN报道说,包括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西雅图等美国61位市长联署反对特朗普的决定。包括英特尔、惠普在内数以百计的美国企业联合发表公开信,批评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有企业巨头宣布“出于原则,在(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后退出了总统的顾问班子”。
在美国,为特朗普欢呼的是一些共和党人,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称,特朗普的决定“有效地扳回了奥巴马政府对本地能源工业及就业岗位的打击”。奥巴马则公开抨击特朗普“拒绝了未来”,大力推动美国签署《巴黎协定》的前国务卿克里也怒批特朗普造成“美国领导地位空前的丧失”。
《日本经济新闻》2日称,“美国第一”是特朗普的招牌,在围绕美国政府与俄罗斯不透明关系的“通俄门”嫌疑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特朗普打算优先维系支持者,保持政权稳定。今年5月美国的一份调查显示,46%的特朗普支持者赞同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中欧突然相爱”
早在5月31日李克强启程赴欧洲之时,“香港01”网站就详细讲述了此行的重大意义。报道说,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声音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总理与德国、比利时、欧盟领导人的再一次相聚,可预期会是一次致力于维护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与多边主义的“务实之访”。报道称,在这个世界经济来到“复苏的十字路口”时刻,中国与德国、比利时、欧盟共同做出怎样的表态,对于全球都有“风向标”和“稳定器”的重要意义。报道还称,公开数据显示,李克强将出席多场以创新为主题的活动,还将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涵盖创新、经贸、新能源金融、旅游、教育等诸多领域。为国家谋取利益,是李克强历次出访的共同主题,当然也是此访欧洲值得关注之处。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中欧之间的一大热点。在与李克强会谈之后,默克尔表示,与李克强讨论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议定书》第15条问题,德中双方都认可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支持WTO原则和规则。德方认为,欧盟应履行条约义务,致力找到符合WTO规则,对各国一视同仁、对中国非歧视性的解决方案。李克强表示,希望德方为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大飞机C919取得欧盟适航认证提供支持。
“突然间中国同欧盟相爱”,德国《日报》以此为题载文称,欧盟至今不肯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为此中国心里很不高兴。然而突然间,有关市场经济地位的争执不是什么问题了。德国外长加布里尔上周在北京说,作为世贸成员,中国早晚会得到这个地位。英国广播公司评论道,在特朗普政府对前任奥巴马政府的全球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之际,中欧双方领导人在共同倡导推动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的大战略方向上是一致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欧洲方面总体的欢迎。这一极具潜力、联合欧亚大陆的倡议可能给中欧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这也将是李克强此次访问和欧洲方面有关会谈的一个重点。《纽约时报》1日称,德国7月初将在汉堡举行G20峰会,届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能在这一全球聚会上继续被推广。2日,俄罗斯卫星新闻网得出结论: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之后,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