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化法在汉语典故成语翻译中的应用

2017-06-02许蕊王治江

大观 2017年4期

许蕊+王治江

摘要:汉语典故成语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将中国的汉语成语典故准确的翻译到西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会介绍汉语成语的特点及其比喻意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导致我们在进行汉语典故成语翻译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将探讨归化法在汉语典故成语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如何规避问题。

关键词:归化理论;异化理论;典故成语

中英两种文化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中,我们应注重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及习惯,使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更加的真实。归化理论的应用,能让西方读者能在本国的文化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形象特征,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一、归化理论

归化理论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提出来的。归化理论是指要把源语本土化,它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简言之,就是要求译者向译文读者靠拢,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传达原文的内容,如把“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就属于归化译法。因为翻译的目的主要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因此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应以归化策略为主,很多成语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有时候即使翻译出来了,也无法将成语本身的内涵表现地淋漓尽致,因此翻译时也需要结合异化的翻译策略。

二、汉语典故成语的定义及特点

汉语典故成语,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长期的使用和锤炼中形成的,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既代表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有着丰富的比喻及引申意义。

(一)四字性

汉语典故成语的特点就是简短精辟,有些成语是从非四字的话语中提炼出来的,成语的结构多为四字短语,音律均衡,节奏感强。如“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篇)。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由此可见,汉语典故成语的四字性非常明显。

(二)来源的广泛性

汉语典故成语来源广泛,但其主要来源于:(1)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如“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等(2)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3)寓言,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4)民间传说,如“水漫金山”、“断桥结缘”等。(5)文学作品,如“乐不思蜀”、“三顾茅庐”等。

(三)民族性

汉语典故成语还具有民族性,反映民族特色,典故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或给人启发,或给人警示,含义深刻,内涵深远。如“卧薪尝胆”,出自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字面含义是“躺在草席上,尝苦胆”,在使用时形容人刻苦自立,立志雪耻图强,最后苦尽甘来。汉语典故成语感情色彩丰富,思想内涵十分深刻,反映中国文化特点,所以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三、归化法下汉语成语典故的翻译

归化法指导下通常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意译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做释义性解释,在转换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但又忠实于原文意思。

下面笔者通过一些例子对比归化和异化理论指导下汉语成语典故的翻译。

(1)“剖腹藏珠”的意思是剖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了一点小利益而牺牲大利益”。

译文1:“cut open your stomach to hide a pearl”(异化)

译文2:“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归化)

译文1采用了异化的方法,直接按照汉语的习惯将其字面意思表达了出来,但是这种译法,虽然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但会使外国读者,不知所云。译文2采用了归化的方法,从英语中找出了对等语,这样的译法才能更精确的传文达意,使外国读者获得与本国读者相同的感受。

(2)“画蛇添足”的意思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钱歌川将其英译为“adding feet to a snake while drawing it”这种译法虽然也能外国读者明白其字面意思,但如果译为“paint the lily”这种地道的英语表达,就更能使外国读者心领神会。有些成语在外语当中很难找到对等语,但有些也能在外语中找到,所以,在能够找到对等语的前提下,翻译时最好能采用归化译法。

(3)“嗟来之食”意思是悯人饥饿,呼其来食。钱歌川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Holla, come and eat!”将其讽刺意味,直观的再现给了读者。K.L.Kiu 与钱歌川不同,它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A Matter Of Dignity”,将成语的引申意义译了出来。

汉语典故成语当中有许多是包含人物形象的,如“东施效颦“、 “毛遂自荐”、“程门立雪”等,在翻译这些成语时,该如何翻译才能让读者更加准确深刻的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及成语的内在含义呢?

(1)“东施效颦”

译文1:“Tung Shi imitating His Shi”(异化)

译文2:“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ur, 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归化)

译文1是杨宪益先生译的,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把东施和西施两个中国的人物形象,采用了音译的形式将其译出,体现了本国文化特色,但是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他们不知道西施是谁,也不知道东施是谁,所以杨宪益先生的译文对于文化交流来说,毫无意义。译文2 是霍克斯译的,它采用了归化的译法,弥补了文化空缺,使西方读者能更形象生动的感受人物特点。由此可见,有些时候归化译法要优于异化译法。

(2)“班门弄斧”的意思是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译文1:“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异化)

译文2:“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Lu Ban, who is a master carpente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归化)

由此可见,归化法在信息传播及文化交流中,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弥补外国读者的文化缺失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应抛弃异化的方法,我们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四、结语

漢语典故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改革开放和中西方的交流变得频繁,文化传播也变得意义重大。正确翻译汉语成语典故,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但这并非一件易事,译者不仅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应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力求在翻译时能保留民族文化特色,归化理论的应用给译者提供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但译者在翻译时也应灵活应变,最好把异化和归化理论结合起来,使其二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kon/ NewYork: Routledge,1995

[2]程思琪.从翻译理论看汉语成语的英译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邓维军.杜彦强.汉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特征及英译方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108-110.

[4]杜彬.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下的汉语习语英译研究[D].吉林大学,2010.

[5]彭金花,汪玲玲.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03):87-88.

[6]张希萌.异化翻译策略在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