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传统工艺蜡染的现代化传承
2017-06-02张雅朱炳录姚茜丁荣荣
张雅+朱炳录+姚茜+丁荣荣
[摘要]蜡染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蜡染工艺在世界舞台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和独特魅力,目前国内面临蜡染配方流失、传统手艺失传的现状,于是我们设想运用“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与高效灵活的“互联网+”模式,建设线下体验,线上营销为一体的蜡染工作室,意在改变蜡染手工艺古老单一的传承方式,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蜡染;校企合作;项目管理;“互联网+”;工作室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302
1传统工艺蜡染简介
蜡染主要起源于位于贵州一带少数民族聚集区的苗族生活,古称“蜡缬”,意为“蜡染服”。贵州的丹寨县 、安顺县及织金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与外界隔绝,环境艰苦,不过也正是这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使古老的蜡染技艺得以留存至今。
2蜡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1国内现状
蜡染艺术作为人类传统的印染工艺,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迄今已有 2500 多年历史,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盛行。而当下,由于受到工艺技法的限制,蜡染至今仍主要依靠手工制作,暂时没有得到大范围普及。同时民间从事蜡染创作的艺人年龄偏大,青年传承者后继乏力。以往通过长辈手口相传的传统传承方式由于被现代经济发展冲击而难以为继。蜡染技艺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状况。
22发展前景
古老而美丽的蜡染不能变成存在于博物馆的事物,而导致中国的蜡染艺术传承无门、创新无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传承方式古老而单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以往蜡染单纯依靠民间力量而缺乏广泛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落后状态。从科研角度深入探究,借鉴当代艺术和工艺改造模式,把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蜡染具备更大的创新潜能,转而形成中国现代蜡染艺术创新型作品。
3中国服装市场概况
近年来,中国服装市场已慢慢朝着国际化的道路转型,服装消费越来越个性化、小众化,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促进了服装个性定制的发展。一些工厂也适应市场需求而逐渐开始出现小批量生产或个性定制,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创业模式逐渐兴起。
为了解个性定制的市场需求等问题,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58份,分析整理所得数据:普通消费人群中有7018%的消费者认为周围缺乏私人订制的服装店,认同私人订制服装是一个有潜力的行业,表示愿意光顾能提供服装私人订制的工作室。其中49%的消费者希望在生活中能体验到私人订制,同时也希望参与到商品的制作过程中去。
4基于校企合作的蜡染工作室建立构想
41校企合作的概念及发展
第一,校企合作的概念。在我国,对于“校企合作”这一名词有不同的表述。例如,产学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
第二,政策支持。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校企合作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成为建设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和突破口,校企合作模式也就应运而生。高等教育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更加优厚,科研条件更加完备,因此高等教育下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要保质保量。
42关于建设蜡染工作室构想的SWOT分析
SWOT分析见下表。
43蜡染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初步构想
431线下实体蜡染手工艺工作室
线下蜡染工作室联合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进行相关图案设计,凭借网络可视电话等网络技术,身处不同地域的设计者可以方便地展开讨论、交流。同时,面向儿童、学生进行蜡染教授,即兴创作。一方面,将“非遗”文化在青少年间传播;另一方面,孩童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作品可用于网上销售或展览陈列。与主打民族风格服饰的中小服装企业及个人服装工作室对接,教授其相关技术人员蜡染创新工艺,以及对个性定制的订单进行设计制作。
432线上虚拟工作室
顺应“互联网+”潮流,建立虚拟网络工作室,在线下工作室与所在地区内主打民族风格服饰的中小服装企业及个人服装工作室合作的同时,利用线上工作室实现零售与“20式合作”,所谓“20合作”即利用社会性网络服务、即时通信(如QQ)、微博等Web20工具,实现与不同区域内服装企业和私人服装工作室的远程合作。
44工作室建设流程
在工作室的运行环境建设初期,向学院申请试验场地、办公等基本运作条件和一定的政策支持,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重要的是工作室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媒体广告、网络传播等方式扩大知名度,稳步发展。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我们运用项目管理工具——WBS工作分解图来进行整体规划。蜡染工作室建设项目WBS分解见下图。
5结语
在提倡保护“非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承,而传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其焕发时代光彩,适应市场,用市场需求促进其改良。综上所述,我们希望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的方式讓创新设计应用于蜡染,让蜡染工艺活跃于市场,通过工作室的育人功能,实现蜡染艺术向学科化方向发展。通过工作室的科研功能,进行蜡染工艺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现代化创新,最终达到传统蜡染工艺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璐,张遵东贵州省苗族蜡染文化产业化道路的探讨[J].产业研究,2010(2)
[2]金英爱,高树立蜡染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探讨[J].技术论坛,2006(4)
[3]叶远锋浅析安顺蜡染传承与发展现状[J].大众文艺,2012(12)
[4]庄雪芸浙江纺织服装学院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