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2017-06-02邱宇德

中国市场 2017年14期
关键词:曲靖意向考研

邱宇德

[摘要]就业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就业质量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为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针对毕业生就业可能遇到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同时,也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就业工作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194

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使毕业生承担了选择主体的巨大压力和竞争的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为了较深入了解和掌握曲靖师范学院毕业生的择业意向,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做好本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质量,笔者于2016年11月至12月期间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随机选择曲靖师范学院2017届400名毕业生学生进行了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 376 份。调查主要涉及学生的毕业去向、行业选择、区域选择和薪酬期待等方面。

1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1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76名毕业生中男生92人,女生284人;来自农村户口274人,城镇户口102人,其中省内学生312人,省外学生 64人;在校期间担任过班级、院校学生干部的86人,其中校级学生干部9人,院级学生干部20人,担任过社团协会学生干部的28人,担任过班级学生干部的29人。

12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第一,毕业后出路选择。调查中涉及对毕业生毕业后首选出路的选择上有高达 64%的学生选择一毕业就就业,30%的选擇继续深造(留学或者国内考研),6%的同学有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意向。分析其中的原因,来自农村的学生比较多,很多学生背负着家人的期盼,大学毕业就要入职为家庭分担压力,这是构成我校学生毕业后就就业成首选出路的主要原因。选择考研或留学的学生,一部分是为了提升自身层次,以寻求更多的就业空间;另一部分是没有做好就业准备而进行考研。但很多学生均表示考研和找工作都是比较理性,考研结束后仍会选择找工作,如果工作好即使考上了也会选择工作。

第二,就业地区选择。调查数据显示,曲靖市各县仍成为学生首选地,占了 6306%;云南省内其他州市选择次之,占 30%;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选择回到生源地参加工作。比较少的同学愿意到昆明及省外应聘,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的就业条件苛刻,地方保护主义相对严重,竞争压力比较大。

第三,毕业生就业岗位意向选择(多选)。数据显示,曲靖师范学院学生就业岗位意向还是相对保守,“金饭碗”思想还在存在,普遍选择工作环境稳定,具有较好社会保障的工作。毕业生就业时首选岗位是公务员,依次分别为事业单位(教师)、特岗教师、事业单位(非教师)、大学生村官、国有企业等,具体岗位选择比例见下表。

第四,毕业生酬薪期望。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毕业生期望的月薪在 1000 元以下的为 0 人,1000~2000 元的达到 51%,2000~3000元的达 862%,而 3000 元以上的则高达 8795%。这也反映出我们学生对薪酬的期望值是比较高的。

第五,毕业生首选求职方式。曲靖师范学院毕业生求职方式主要表现为:参加各类招聘考试,参加校内外各种招聘会和自主寻访。参加各类单位招聘考试被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和选择。而通过教师、亲友介绍也被认为是找到好工作的捷径之一,但这类非常少。

2毕业生择业行为调查分析

(1)个人就业目的。个人的就业目的与就业意向有着直接的联系。曲靖师范学院学生个人就业主要目的排在前三的是:“为了生计”“兴趣爱好”“实现自身价值”。“为了生计”排在最前,这和学校学生的生源地及家庭经济情况有很大关系。很多学生均来自农村,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云南偏远山区,家庭经济不好,上大学欠债很多,需要还贷款。这使得学生面临毕业即找工作,就业目的也就非常明确,为了谋生。

(2)影响就业的因素。参加调查的学生大多认为影响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社会关系、工作或学习经验和应聘技巧。这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用人单位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学生被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影响产生认知片面性,认为好工作全靠关系。但同时也体现学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见习、实习机会。调查统计反映学生求职失败的原因主要有:自身条件欠缺,缺乏竞争力、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严重不足。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在校期间的见习和实习,到学校旁听,深切感觉到自身授课技巧、课堂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欠缺。

3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31增强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就业一方面受自身专业文化素质及个人价值观、就业观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国家社会转型、社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用人机制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合理地解决好大学生就业意向与现实条件的差距问题,高校就业工作指导教师应该在就业教育和指导过程适时地加入客观而尽可能详实的社会现实的内容,如:国家社会经济形势,相关地区及行业的平均工资、计酬方式、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消费水平、发展前景等。同时应注意引导大学生搞好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方面客观的测评,结合个人状况、家庭状况和可能的机会成本,逐步形成理性的职业意向。[1]努力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相配套。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是保障

学生就业竞争力体现在自身素质和外界影响,而外界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上。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有一支高素质、战斗力强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开展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对于解决师范类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人员配置情况,可以建立由思政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员、专职院系书记和就业指导部门人员组成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的主体,并适当辅以校外专家、学者、成功人士等开展就业指导工作。[2]

参考文献:

[1]陈钧浩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6(5):121

[2]周贤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对策与建议[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2

猜你喜欢

曲靖意向考研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介绍
曲靖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曲靖时代新装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曲靖方言的语气词“说”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