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推进街道工商业发展的思考

2017-06-02张日明

中国市场 2017年14期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

张日明

[摘要]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同时在国际背景下面对的“一超多强”格局,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街道工商业,努力实现街道经济的新跨越,从而配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商业街道;市场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185

1引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普通的社区街道已经不能再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面对高涨的人口增长率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于城市中问题百出的街道现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街道空间的功能性最大化,以便满足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又要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相结合。

2街道工商业发展概述

21“商业街道”的定义

商业街首先是有巨大人口流量的场所,其次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又是市容市貌中最繁华绚丽的景观,它还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商业街一定含有但不仅限于包括商店、服装店、餐饮店等满足居民最基本消费的场所。这些消费场所按照不同比例构成,是城市商业的缩影。

22进行街道工商业发展的原因

在21世纪伊始,商业街所表现出来的交通属性比例变得越来越高。可以简单理解为,往返商业街的交通成本变得越来越低,商业街的选址也越来越靠近繁华地段。其附近的人口流量也越来越大。但其并不会取代传统商业街区,因为分散的居住分布形式即产生了巨大的交通成本和空间移动成本,又限制了巨型商业区域的形成。

自计划经济结束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使得人们需要自己进行相应的市场规划,经济形势越来越宽敞,有更多的人就业,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市场经济为主导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政府政策以及分配资源产生的变化,是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直接引起的。政府政策及资源的支持又是一个商圈或者商业街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他优势暂且按下不表,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政府机构的迁移会给迁入区域带来大量的资源从而迅速带动一块区域的经济发展。以无锡市堰桥街道为例,无锡市堰桥街道工商业发展较早,目前拥有包括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冶金等七大行业在内的1154余家企业。2006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58亿元,工业销售1039亿元,财政收入52亿元。

3传统商业街道与新型商业街道的比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街道发展工商业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在为原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街道工商業的发展,主要由集体自办、外引内联、个体经济所组成。其组成结构多样,既不需要国营企业严格的项目论证,也不需要高、精、尖的科学技术支持。

第一,现代商业街既不同于传统的商业街,也不同于商品一条街。传统商业街经营的不仅仅是商品,还可以经营文化、经营情怀,它们可以因为一间古老的店铺而著名,它们可以是同类商品的集合,也可以进行不同类型商品的分散销售。从消费者的选择性及商业街的知名度来说,都比传统商业街和商品一条街更具有优势。它既具有城市商业中心的功能,又具备现代购物中心的特点,是商业多功能的整合。

第二,社区商业街作为最传统的商业街道形式,因其是人类商业活动最初的一级形态。它是由一定区域版块被多个居住性单元在商业需求下由交通的形式组成的中心商业区。所以其商业贸易结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上都不如新型的商业街道。

第三,现代商业街的整体优势在于以业态复合形式、业态联动性为原则的多种业态复合而成。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升级,调整了原来的业态比例和组成形式。例如,传统型商业街餐饮比重可能只有20%,而新型商业街将其比重调整为30%~40%。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线下交易的衰弱以及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所导致。

第四,传统型的商业街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21世纪人们的眼光看来,其产生的问题有:浪费空间、产品分类不全、娱乐类型单一、零售业和餐饮业混乱以及商业贸易结构设置不合理等。以西单大悦城为例,大悦城的客户群定位于年轻群体,年轻、时髦、快销,一站式购物;而其周围的商场则是成熟、沉稳、奢侈。这种年轻化的定位,为年轻人营造了较为适宜的购物环境,使得购物本身传统的购物方式转变为新潮的体验式购物。这不论是在生活娱乐方面亦或是休闲购物方面,都是传统型商业街道所无法比拟的。

4发展街道工商业的优势

商业综合体优势的本质,是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了消费者的支出与成本。如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空间移动成本等。除了这些优势以外,政府鼓励、业主投资、政策支持以及消费群体的变化等因素,也能使得新型商业街道成为开发商关注的重点。简单举例说明:在街道工商业未发展成熟之前,市民购买不同商品需要去不同区域购买。如购买手机需要到电子商贸城去购买,购买服装需要去服饰城购买。伴随着整合了各项功能的商业街道的出现,市民可在同一区域购买所需的不同商品,这大大降低了包括交通费在内的金钱成本和体力成本。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即便是不熟悉城市环境的外来游客也可在手机APP上查询到离他最近的商业街道,而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传统的商业中心。相对应地,也减少了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而整合了多功能的商业街道,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上午逛街买衣服,中午有选择性地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餐厅用餐,下午在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等满足自身喜好的休闲娱乐活动。在同一街区包含各种不同的生活娱乐功能,消费者的选择即使多样,因为空间移动成本的减少,也不会增加其决策成本。所以,街道工商业的发展,在极大地迎合了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尽量让消费者的决策成本降低。以商业街道和商场(商业综合体)为例,若一个商业综合体,可能十个人里才有一个会去消费,那么转化率就是10%。而对于综合体里的单个店铺来说,这个转化率就更少。但是对于商业街道的沿街店铺来说,能够被消费者看到或关注的概率,至少在60%以上。所以“产品销售+品牌展示”这两大功能中,商业街的侧重点应慢慢偏向后者。

对于那些新进入的品牌来说,相较于传统的商业街来说,新型的商业街道更能吸引较为新潮的年轻群体,而政府的产业引导也更偏向于新型的商业街道。抛开客观因素来说,沿街店铺的自身优势在于商铺本身处于商业中心的核心位置,不管是商铺的展示面或是其通达性,都能使品牌形象的展示作用大大增强。

5结论

新形势下发展的商业街道是呈螺旋状上升的。又因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的体验式商业街区必然会伴随着线上交易这一特点出现。在形态上和过去的传统商业街有很大的区别。未来商业街应该以文化、体验、展示、旅游为主。以文化认同感带动消费。对于消费体验来说,特别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显得尤为明显。比如看展览,听相声或是观看其他传统文化节目时,对于收钱收门票,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是当真正把传统文化展现在消费者眼前的时候,引导消费者在体验结束后喝杯咖啡,吃个东西,那还是有可能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转移。所以定位很重要。未来的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会并存,因为它们是同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已。根据具体项目地的特性,根据需要选择综合体或商业街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叶朕,李瑞敏完整街道政策发展综述[J].城市交通,2015(1):17-24

[2]刘佳男基于城市环境下特色商业街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5

[3]杨剑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效应研究
关于城市人行道透水路面技术的研究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摭谈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系数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