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2017-06-02吴艺枝严茂才赵燕妮
吴艺枝+严茂才+赵燕妮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农村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包括农村正规金融及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并以山东为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及对策,通过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来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发展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102
1导论
11研究背景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支柱,它包括正规金融及民间非正规金融。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业发展相对落后,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村金融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故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意义
农村地区发展落后,同时城市地区工业发展也相对比较饱和。如何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不仅是解决农村“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2山东省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21山东省总体金融发展状况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省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394162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125%;第一产业增长36%,增加了35883亿元;第二产业增长134%,增加值为213989亿元;第三产业增长13%,增加了14429亿元,经过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金融市场运行更趋平稳,小型企业的贷款率也逐年上升其增长速度高于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步伐的推进山东省的资金需求量相应地攀升,当前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可能因为资金管理或者经营规模等的原因,它们的资金需求在银行得不到满足,民间金融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目前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山东省已经成功设立村镇银行32家,预计到2017年,山东省将会设立上百家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建立为农村民间金融转型提供了导向作用,近几年山东省各地市的民间金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山东省农村民间金融的整体发展。
22山东省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正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农村信用社已经改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自建立以来一直肩负着农村金融发展的重担,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2年年末,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业贷款比例占全国同期的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比例高达81%,这表明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资产质量差,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是由辖内的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在近几年快速发展营业网点快速增加,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盈利性和扶弱性协调统一的问题和业务范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222非正规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民间借贷、小额信贷公司、租赁公司蓬勃发展,它们以信息优势、交易成本较低等优势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但同时非正规金融机构也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民间金融利率水平比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高,由此吸引了民间资本的大量的分散民间资本为获得更高的利率收入而参与非正式的民间金融活动,同时也推动了民间金融的发展速度。但是由于监管水平的不到位在2014年年底投资公司出现了跑路潮的问题,这是民间金融监管失利的结果,此次跑路风波山东省是重灾区,在2016年4月份的时候海金贷和臻鑫创投又出现了跑路现象,由此证明到目前为止民间金融还在发展不稳定期,亟需相关部门的大力监管,这样才有可能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
3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31农业的弱质性
由于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加之基础薄弱决定了农业的弱质性的特点。农业的弱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调整落后于市场调整,导致农产品市场经常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投资回报率低,收入和付出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并不会成正比;农业不仅要受到自然风险的考验还要受到市场风险的考验。正是因为农业的弱质性的缺陷的存在才会导致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承担风险,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很难贷款给有需要的农户。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金农民只能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来获得。
32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机构并存,金融机构的数量在不断上升,但是金融机构的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多空缺。农业银行、邮政储蓄以及非正规的民间借贷等形式的金融机构在资金回流农村方面还有待提高。农村地区的资金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方面资金匮乏的情况到处可见。
33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本质缺陷
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发展机制还不成熟,非正规金融具有审核时间短、放款速度快的特征,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风险较大。非正规金融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的保护,当风险来临时农民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由于非正规金融自身规模的限制当农民有大笔的资金需求时,他们本身很难满足资金需求者的需要。随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正在从家庭生产经营的模式向其他经营模式转化,而这种转化趋势需要正规金融的支持,这也就意味着非正规金融机构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体系结构。
34金融专业人才匮乏
在目前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金融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决定因素,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来政策的支持、经济基础的支持,但是更离不开行业人才的支持。没有专业的金融人才在风险控制和财务知识上提供专业的指导金融机构很容易剑走偏鋒以至于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
4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41金融服务应该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
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资源、环境不尽相同山东也是如此,故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合理配置好金融资源,使之充分利用。金融的本质作用就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金融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在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下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时有发生,我们国家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三农”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经济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是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的关键。
42推动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逐渐走向规范化
国家目前是主张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共同存在,在竞争中求生存,通过竞争逐渐提高各自的服务水平,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笔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多,而这些资金流是非正规金融提供不了的。这就需要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持,现在只有正规的金融机构可以受到正规监管部门的监管,非正规的金融机构一直徘徊在监管的边缘,由此给投资者们带来了风险问题,人们的资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一大难题。只有将农村的金融机构正规化、合法化,农民的权益才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农村金融的发展道路才会越来越宽。但是规范化的过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个缓冲期,在这个缓冲期间准正规金融机构的出现是很正常的。
43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
根据中央政府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山东省各个地区都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地区金融的改革进程。但是从目前农村整体金融发展情况看农村地区的金融改革还有待深化,中小企业贷款难,农民贷款难,农村资金外流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与党中央的要求还有距离,目前城市金融已经具有丰富的金融产品、多样的金融服务而类似城市的理财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在农村还相当匮乏,就连城市里面到处可见的ATM机在农村地区就很少见,这最基本的金融服务农民却享受不到这是我们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滞后的表现。
44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黄金动力,但是目前农村地区金融人才严重缺乏,人们的金融专业知识得不到学习,所以要大力吸引金融方面的人才,但是在现有的农村经济水平下,引进人才这一方式难度较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人才的自我培养模式即通过参加高职院校的方式来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因此要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金融人才还应该注重在校生的培养,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地方,在校生应该抓住难得的机遇努力学习金融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宝贵资源坚持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廖涛浅谈我国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问题[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刘锴,张惠炬山东省民间金融发展分析和政策研究[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5
[3]张瑞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现状及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4]李雪山东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5]陈君萍山东省农村金融业资源配置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
[6]褚运超民间借贷与差序格局[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7]于延申,杨丽秀,齐心浅谈农村經济发展现状问题及今后发展对策[J].吉林蔬菜,2016(5)
[基金项目]论文支撑课题:“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战略整合定位研究”(项目编号:2015RKB01483)。
[作者简介]吴艺枝(1996—),女,汉族,海南保亭人,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投资二班,本科;严茂才(1990—),男,汉族,山东临沂人,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资本市场;赵燕妮(1977—),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山东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社会保障、金融保险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