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港口的可靠性研究
2017-06-02姚立权赵春雨
姚立权 赵春雨
摘要:对物联网技术运用在智能港口发展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技术的特点,认识到了其技术的可靠性,核心目的是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科学运用,满足智能港口设计的基本需求,从而为港口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港口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4-0067-01
伴随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其作为一种无线射频、红外线传感其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具有较强的信息传感优势,在该种背景下可以实现对信息内容的实时性监控,保证物品传输以及信息交换的及时性,满足了港口的智能化技术创新。研究中将辽宁营口港口的物联网技术运用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总结了其项目建设的目标及可靠性,核心目的是通过物联网及技术的构建,满足智能港口设计的基本需求,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保证。
1 物联网技术分析
1.1 RFID技术
对于RFID技术技术而言,其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形式,主要是通过设备信号进行的自动化对象的识别及获取,对于一些被检测的物体,会贴上RFID技术标签。同时,在RFID技术运用中,其具有讀取距离远、穿射能力强等特点,这些技术是物联网中最关键的技术形式。
1.2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以及转换原件共同组成。在传感器技术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物联网信息内容的采集,实现对数据内容的感知及分析,这种技术也正是智能港口设计中的基本需求。在传感器工作中,可以对被检测对象进行信息的及时性分析,并通过一定规律的完善,实现对相关信号的有效收集[1]。
1.3 无线传感器技术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嵌入式系统、现代网络、无线网络、分布信息等进行综合性的整合及处理,并通过对性资源的集成化处理,保证检测内容的实时性。同时,在嵌入式信息收集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组织无线通信系统的完善,达到通信网络的多跳转性,从而在最终程度上实现计算项目的完善性设计。
1.4 网络通信技术
在智能港口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传感其技术的运用,可以为物联网数据提供专业性的网络通信环境。通常状况下,网络通信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基本种类,一种是近距离的通信,另一种是广域网络的通信传输。在广域网络信息传输中,可以实现IP网络、2G/3G/4G 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远程传输,从而为不同传感器提供多样化的IP地址,并为物联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运行空间。
2 物联网技术构建的可靠性研究
2.1 充分满足了港口产业链的完善性
在辽宁营口港发展中,物联网技术的运用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物联网的覆盖范围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状态,其在运行中主要通过传感器、射频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的运用,实现了实时性的流程监控、连接以及互动。而且,其中的声、光、热等信息资源在使用中,充分实现了网络系统的介入及传输,满足了物品传输过程的智能化感知及管理。
2.2 物联网设计的步骤分析
(1)通过对物体属性的科学标识,认识到其存在的静态属性、动态属性内容,对其静态属性内容而言,可以将其直接储存在标签之中,动态属性则需要经过传感器实现实时性的探测。(2)需要在物品识别后对物体的属性进行读取分析,并充分保证信息内容的转换,全面满足网络信息传输的数据格式化处理,实现智能港口设计的基本需求。(3)在物体信息传输以及网络资源运用的过程中,通过物联网的运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化处理,其中的处理中心可能呈现出分布式的状态,但是,通过系统性的处理,可以充分满足对通信物体数据的计算。
2.3 智能港口物联网技术的构架
首先,在智能港口感知层设计中,需要包括港区内的作业设备以及相关作业的运用需求,并通过对条码识读器、RFID读写器以及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的综合运用,实现感知层对港口信息的读取,满足信息采集以及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其次,智能港口网络层需要将无线网络接入管理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物联网管理中心以及物联网信息中心的综合性构建,可以实现对大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从而满足港口信息收集的及时需求。最后,在智能港口应用层分析中,需要将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港口的设计进行充分性的融合,实现信息的深度整合,并满足信息化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需求,充分保证各个管理系统之间交流的精确性[2]。
3 结语
总之,在营口港发展中,需要将物联网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基础,充分满足港口信息收集的科学性以及完善性。所以,在港口发展中,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实现海关、海事、商检、边检、铁路等信息的系统化整合,从而为港口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需求,满足港口的综合各性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耿波.物联网技术在散杂货港口物流运作中的设计与应用[J].物流技术,2014(21):435-437.
[2]李金萍.港口装备物联网RFID技术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