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逐云 鼓舞不息
2017-06-02范舟赵金领昝玉
范舟+赵金领+昝玉
时间的车轮滚滚前行,从未间断。有的人,向死而生,直至天际。他是天马,本来就不属于混沌的尘世;百年后,他羽化高飞,于追逐云霓中获得永生!
2016年12月18日是中国舞蹈泰斗吴晓邦先生的 110周年诞辰。为缅怀与追慕先师,发扬其“为人民而舞、为时代而舞”的伟大精神, 12月16日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舞蹈研究所承办了纪念吴晓邦先生诞辰 110周年研讨会。吴晓邦先生的七位家人、六代传人,以及中国舞蹈界和文化界的诸多领导、专家学者、各地舞蹈师生和媒体朋友们纷纷到场,相聚在这次意义重大的全国研讨会上。
研讨会共分为“开幕式”“缅怀大师贡献”“故乡人归纳大师品格”“历代学生感恩大師引领”“天马弟子追思大师德行”“研究生分享大师影响”“新生代研究大师成果 ”及“闭幕式”八个单元。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吴晓邦先生是开中国舞蹈理论先河之人。研讨会上,展示了他的全部学术成果与后人研究他的主要出版物。譬如, 1949年出版的《新舞蹈艺术初步教程》,多达五个版本的《新舞蹈艺术概论》(1950、1951、1952、 1982、1995),《舞蹈基础知识》(1957)、《我的艺术生活——舞蹈生涯五十年》(1981)、《我的舞蹈艺术生涯》(1982)、《舞蹈新论》(1985)、《舞论集》(1985)、《吴晓邦谈艺录》(1988)、《舞蹈学研究》(1988)、《舞论续集》(1989)、《吴晓邦舞蹈文集 ·五卷本》(1995)等十多部著作;中国舞蹈家协会与各地分会连续三届举办吴晓邦舞蹈艺术思想研讨会(1985、1995)、吴晓邦“舞蹈学研究”讨论会( 1990)的论文集、浙江学者裘樟清的《吴晓邦美学思想论稿》(1991)、内蒙古舞蹈界的论文集《吴晓邦与内蒙古新舞蹈艺术》(2001)、吴晓邦舞蹈艺术馆编辑的《一代舞魂吴晓邦:吴晓邦史略编年》,吴晓邦先生自 1982年开始,以76岁的高龄和“一天当作三天用”的拼劲,连续在四川省文化厅与中国舞协四川分会、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国舞协辽宁分会等地举办讲习会的讲义,在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大专班、北京舞蹈学院教育系民间舞专业班、福建省舞蹈理论创作讨论会上讲课的文稿,在武汉歌舞剧院舞剧《楚魂》研讨会、中国舞协山西分会舞蹈座谈会上发言的文稿,以及欧建平应邀用英文为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六卷本《国际舞蹈百科全书》和美国圣詹姆斯出版社的《国际现代舞词典》撰写 “吴晓邦”特长条目的样书等,可谓相当壮观。
研讨会的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管舞蹈研究所工作的副院长牛根富主持。他首先高度赞扬了吴晓邦先生贡献卓著的人生,逐一介绍了与会领导人、吴先生的家人、故居的负责人、六代弟子的代表,并主持播放了视频《吴晓邦:中国新舞蹈的先驱》——这部长达 47分钟的专题片由舞蹈研究所第二任所长资华筠、副所长冯双白,以及隆荫培、高京军、蒲以勉、朱世忠、林立平、华伟、郑武、郑军、曾焕兴等多位所内外专家精心撰稿、导演、排练、表演、拍摄、提供资料和制作而成,其中最珍贵的镜头当属吴先生身为温柔长者的音容笑貌和身体力行的舞蹈示范,令许多与会者潸然泪下。
随后,吴晓邦先生的长子吴卫江代表同是舞蹈大师的母亲盛婕及其家人致辞,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这场纪念父亲110岁诞辰的研讨会,并替母亲表达了向研究院捐献吴先生的珍贵手稿,以及他们多年来共同收藏的舞蹈书籍和史料的意愿,希望能继续为舞蹈事业发展提供一点帮助,做出一点贡献。吴继光用激扬的诗歌追忆了父亲的伟大一生,并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详见附录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连辑院长接受了捐赠,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做了长达 30分钟的即席发言,盛赞“吴晓邦先生就是中国舞蹈的一座高峰”,因为“他一生都坚持了一种严肃的艺术态度、高尚的艺术理想”;因为他“既是一位有舞台艺术实践能力的舞蹈家,又是一位内涵丰富且专业学术水准很高的理论家和教育家”;因为他“在整个艺术研究院的学术积累、理论贡献、艺术学整个学科研究的体系化、正规化、专业化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他选择了“为人生而舞”“为人民而舞”“为民族而舞”“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舞”的人生道路;因为“他在建国以前的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延安时期的作品,完全和习总书记讲的‘文运 和‘国运 是相嵌的”;因为他“一生就做了舞蹈这一件事,我们现在应该倡导的就是这样一种‘始终如一 ‘精益求精 ‘一以贯之 ‘不改初心 的执著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态度,而这一切就是吴先生给我们树立的光辉榜样”。
明文军副司长代表文化部艺术司向此次研讨会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吴晓邦先生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第一届本科教育系民间舞专业的学生,明文军副司长曾于 1982年受教于晓邦先生,正是晓邦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才使得他在读期间便迈出了舞蹈创作的第一步。此外,他还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认为吴先生恰是一位有着强烈“文化自信”的学者,正是这种 “自信”引领着中国舞蹈学科的研究在起步时就具备了独立思考的特色和品格。
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的冯双白作为吴先生招收的首届舞蹈硕士研究生之一,在研讨会上难掩自己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将先生准确地比作“为人师表的红烛”“迎风傲雪的寒梅”和“宁折不弯的翠竹”这三个形象。最后,他十分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舞蹈研究所举办了这次研讨会,并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将吴先生比作“先驱”,因为崇仰他艺术的博大;将他比作
“先哲”,因为感叹他舞学的深邃;将他比作“先生”,因为爱戴他师尊的宏大,并提出传颂其精神、传扬其学术、传承其
文脉的号召。
全体与会者在研究生院大楼门前合影后,研讨会进入第二单元:“缅怀大师贡献”。郭磊院长代表北京舞蹈学院,向本次研讨会表示祝贺,并向开创了中国新舞蹈艺术、缔造了中国舞蹈学术体系的一代宗师吴晓邦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还回忆了吴先生作为北舞当年筹委会主任所做的卓越贡献,高度赞扬了他的“舞者全方位发展”的教学理念和以现实主义为核心、“一体多元”的舞蹈艺术观,并呼吁当今的舞蹈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火热实践。
忆往昔峥嵘岁月,吴晓邦先生曾三渡扶桑,并将现代舞崇尚自然、科学民主的种子带回战火纷飞的华夏土地,并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以教授艺术舞蹈为目标的学校,举办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场舞蹈作品发表会。上海 “D现代舞展”总监傅宁先生回顾了吴先生三次从日本回国后在上海开展的现代舞推广工作,播放了根据研究院博士生范舟提供的线索,连夜委托其公司同事,前往先生 20世纪 30年代于上海教学和表演过的法租界的萨坡赛路、静安寺路的577号、南京西路的长江剧场拍摄的照片,并告诉与会者,上海本是现代舞最早在中国登陆的地方,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舞节,因此,他们在 2016年夏末首创的这个国际性的 “D现代舞展”一定要坚持隔年举办的初衷,成为对“晓邦精神”的当代延续。
午后,全体与会者进入学术研讨环节。首先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欧建平补做开幕式上的主旨发言,他在回顾吴晓邦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时指出,先生“以一位爱国者的情怀、革命者的无畏和知识分子的智慧,将几千年来只是取悦于人的舞蹈提升到了艺术这个令世人敬仰的高度之上 ”。在逐一列举了吴先生在中国舞蹈史上开创的十多个“第一”之后,他还首次提出,如果不是吴先生当年“站在文化建设的高度之上,从学术研究的视角出发,头脑异常清醒地认识到,新中国的舞蹈发展必须从研究和继承中国的传统舞蹈入手我们随后的舞蹈和舞者,或许还只能停留在卑微的社会地位之上——不仅没有众所公认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地位,而且也不可能形成当下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这条完整的舞蹈教育链”!
在“故乡人归纳大师品格”这个单元里,吴晓邦故居负责人陈秉钧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在这座名家故居工作十年的感悟,而他 2001年发表的《乡贤舞圣国魂——记中国新舞蹈艺术事业的奠基人吴晓邦先生》一文,则成为故乡人撰写的第一篇较为详细的介绍文章。 2006年,他又与同事一道编辑出版了《一代舞魂吴晓邦——吴晓邦史略编年》,进而为后人深入研究吴先生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参考资料。最后,他从吴先生身上归纳出了“追求真理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三种难能可贵的品格。
晓邦先生的弟子众多,在全国各地独领风骚者大有人在。在“历代学生感恩大师引领”这个单元中,两位德高望重的舞蹈大师—— 95岁高龄的梁伦先生和 93岁高龄的贾作光先生(2017年1月6日,即20天后去世)虽不能亲临现场,却分别委托陈小憬和曹晓明发来了视频,言谈话语中饱含着对晓邦恩师的崇敬之心与感激之情。
梁伦先生的这部专题片是广东省舞协在其 90华诞时拍摄的,并且一开篇便介绍说: “1942年,就读于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梁伦,开始师从舞蹈大师吴晓邦先生学习舞蹈”,随后则逐一介绍了他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中,是如何沿着吴先生开辟的“中国新舞蹈运动的正确道路”,在广东地区身体力行地“发掘中国民间舞蹈,创造真正中国气派的中国舞蹈形式”的,进而在舞蹈创作、教育、理论研究和中外交流等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广东和全国舞蹈界的一代宗师,并被吴晓邦先生赞许为“舞蹈界的一位难得的有志之士”。
贾作光先生不仅在视频中精彩亮相,而且还派青年学子高思远送来了他口述的贺信,委托欧建平代为宣读的同时,还让工作人员同步播放了他亲自挑选的配乐,令与会者对他力求完美的职业习惯感佩不已,而他的肺腑之言更让我们对吴晓邦先生的审时度势赞叹不已—— “当年找到吴晓邦老师后,我跟他说,想成立舞蹈团,但他却给我指出了另外一条道路。吴老师讲, ‘侬啊,不要搞团,不行的。你个人的东西,个人主义是不行的。侬要参加革命! 之后,他把我引到革命队伍中来,他把我带到内蒙古去,这是不容易的事。没有他,便不会有如今的我。 ”
海政文工团的著名编导家田静老师是吴晓邦先生 1951年春至 1952年夏在中央戏剧学院主持“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时的学员代表。六十多年来,他在吴先生“理论联系实际”精神的鼓舞下,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军旅舞蹈,而且在晚年还笔耕不辍,陆续主编了《中国舞蹈名作赏析》和《中国舞蹈艺术的摇篮》,并编著了《飞动的点线面——舞蹈构图 1000例》。他热泪盈眶且生动具体的回忆为我们研究吴先生的舞蹈体系提供了大量素材,而吴先生“理论实际相结合、灵感来自生活、坚持亲自授课,广邀专家讲座,安排学员观摩”的编导教学方法,确保了学员们在相当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依然热
情高涨地投入学习,而毕业后则成为全国各地舞蹈界的栋梁之材。他颇为感慨地说,吴老师的这套方法是最科学的,而且
越到后来,越觉得有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吴晓邦先生曾担任过中央民族工作团的首任团长,研讨会为此安排了舞蹈学系 2016级博士生李超朗读了正在外地率团演出的中央民族歌舞团现任团长、著名编导家丁伟的书面发言。丁伟说:“吴晓邦先生 1952年至 1953年,参加了民族文工团(中央民族歌舞团前身)的建设工作,主办 ‘少数民族歌舞演出专场 ,率领民族文工团赴云南、贵州、康定、甘孜等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采风和演出,他带领大家走进高山、走进村寨,他和少数民族同胞同歌同舞,在蓝天白云和田间地头领略各民族同胞悠远的历史和文化。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高山河流,把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奉献给了各族同胞,受到了各族人民的喜爱,为中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的收集、整理、普及、发扬和光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艺术发展夯实了基础,中央民族歌舞团发展到今天得益于先生几十年前做出的贡献。 ”
舞蹈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隆荫培回忆了他 20世纪 50年代中期调到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 80年代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时,在吴先生领导下从事编辑和研究的经历,而在舞研所创办《舞蹈艺术》丛刊时,作为主编的吴先生还任命他为副主编;吴先生在担任研究生部舞蹈学系首位硕士生导师时,又任命他为该系的班主任;吴先生在修订其开山之作《新舞蹈艺术概论》时,他还被上海音乐出版社聘为特约责任编辑。因此,他一直有幸能较早地看到吴先生论著的手稿,經常听到他的教诲,并亲身体会到,吴先生的论著涵义深刻、内容广泛,因而,必须反复研读,才能有所领悟,并受益匪浅。
作为吴先生 1956年至 1960年间创办“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期间的学员和舞者代表,蒲以勉、邓文英、胡智和胡佩玉在“天马弟子追忆大师德行”(以下简称“天马 ”)这个单元里畅所欲言,感怀恩师。蒲以勉作为吴先生的秘书,曾在其家中工作数年,因而在讲述他幼年“出身贫苦,被抱养到大户人家后,接受道教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亦有叛逆行为”等经历时,可以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北京舞蹈学院的邓文英教授回忆了吴晓邦先生在“天马 ”期间的许多动人故事,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可谓他身居高位,却只让人叫他“吴老师”而非“吴主席”。作为“天马 ”人中年龄最小的舞者,胡智再次回忆起恩师时,禁不住潸然泪下——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大彻大悟,她用了半辈子的时间,才完全理解了吴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一生受益。胡佩玉最难忘的则是“天马”解散以后,吴老师仍像家长一样呵护着她们,并让他们在逆境中画画、静心,而这种面对人生低谷却坦然自若的气度则让她在人生道路上多了一份宽容和淡然。
蓦然回首,舞梦却在,灯火阑珊处。吴晓邦先生 1979年当选中国舞蹈家协会的首任主席, 1980年出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首任所长, 1982和1985年先后招收了中国第一、二批舞蹈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并在六年间培养出了两届共七位硕士,其中包括如今大名鼎鼎的冯双白、欧建平、于平、张华,他们已是舞蹈界的中流砥柱。研讨会上,欧建平和于平(由 2015级硕士生张金洋代读书面发言)先后回忆了早年受教于吴先生的动人故事。多年之后,吴先生“过规律生活,做合理动作”“我不是那种鬼才,我靠的就是努力。 ”这些谆谆教诲仍是欧建平研究员的座右铭。于平教授则因“抽象思维”的论文而在入学前便与先生结缘,并在求学期间和毕业之后,越来越同意同门张华对吴先生的评价:“吴晓邦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第一个真正使中国有了现代舞蹈艺术,更在于他开脱了现实主义舞蹈的道路,使中国现代舞蹈艺术一开始就有了一个严肃而坚实的起点。 ”
研讨会开到此刻,我们舞蹈界的晚辈已经得出了这样肯定的结论:今天拥有的一切,的确均缘起吴晓邦先生,而舞研所召开此次全国性的研讨会,则不仅是为了向吴先生表达无限的思念与敬意,总结近年来研究他的舞蹈理论成果,同时也是希望通过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亲切关照、通过吴先生三代子弟的亲情表达、通过“吴门”六代弟子的薪火相传,在整个中国舞蹈研究、教学与创作等各个层面有所启迪、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为此,在“新生代研究大师成果”这个单元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卿青副研究员、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的华伟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舞蹈系的王晓茹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 2016级博士生范舟分别从“吴晓邦舞蹈理论的三大要素”“吴晓邦在《义勇军进行曲》中的爱国激情”“吴晓邦的舞蹈教育思想” “1930年代上海的吴晓邦”等方面展开的个案论述,则逐一展示了中国舞蹈理论界的新生力量在吴先生的感召和导师们指导下勤奋努力的成果,并标志着舞蹈的 “吴晓邦学”正在形成中。
據范舟介绍,吴晓邦先生的舞蹈创作应运而生于新文化运动,并贯穿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曲折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而早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进步文艺界和新闻界就已将他的作品视为截然不同于舞厅舞、大腿舞的艺术舞蹈,并统计出他当时的作品已多达二百余部,尽管远远多出我们今天知道的一百余部,但这两个数字均足以令
人叹为观止了。 1983年,吴晓邦先生以 77岁的高龄构建起“舞蹈学”的整体框架,不仅为这个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清晰的方向和具
体的内涵,而且也将他毕生努力建设的舞蹈蓝图纳入其中。“闭幕式”上,欧建平以《〈舞蹈学科〉框架:吴晓邦先生制定
的蓝图和我们设想的远景》这个发言为此次研讨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他在 2016年,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
版“舞蹈学科”的主编,按照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要求,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吴先生“舞蹈学”框架的基础上,大量参照
了国内外舞蹈及其他学科的先进经验之后,为中国舞蹈事业的未来发展提出的学科构想(详见附录二)。与会者既惊叹于
这个框架的宏阔与详细,又意识到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至此,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并为中国舞蹈学术建设的蓝图再添一抹亮色。这正是:那一年,他恰同学少年,风
华正茂;那一年,他激情鼓舞,天下从之;那一年,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一年,他羽化高飞,天马逐云!全体与会者最后祝愿吴晓邦先师云端永生,祝愿中国舞蹈事业灿烂永恒(本文资料来源为根据研讨会录音整理的稿件)
范 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博士研究生
赵金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硕士研究生
昝 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