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语境下舞蹈该如何对话
2017-06-02王杰
王杰
近年来,有关“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问题在中国舞蹈界成为热门话题。近年的各类舞蹈作品的呈现,反映出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深度,可见在当下的舞蹈艺术环境中,创作手法已不再是单一的核心问题。在关涉中国传统文化的舞蹈创作中,把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意义,深刻领悟中国古代艺术的根本精神,凝聚舞蹈创作的内涵,才是中国舞蹈创作追寻的根。文艺的发展不仅代表着时代性的风貌,也会掀起一个时代的浪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艺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四点希望,并通过艺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信念,奠定了文艺创作走向。具体到舞蹈领域而言,完成这个使命需要一种民族担当与责任,也需要对当下的一些艺术现象进行思考与反思。
反思一:现实主义精神渐行渐远
当前,随着国家对文艺事业的重视,我国舞蹈领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作热潮。 2016年涌现出一大批舞蹈剧作品,如《传丝公主》《南海丝路》《丝绸之路》《莲花》等,可谓百花齐放、精彩夺目。这种实践表象证实了舞蹈界与国家文化建设相融合的景象,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舞蹈创作中各种意味深长的问题:部分作品反映出现实主义精神的缺失,缺少文化担当和责任感,甚至在无意识地传播负能量。吴晓邦认为,现实主义舞蹈是对人生格调艺术方式的把握,是舞蹈艺术观的核心。舞蹈表现现实生活的道路是无限广阔的,舞蹈应该能表现好无限广阔的生活现实。在吴晓邦的舞蹈思想中,他反对那种强调舞蹈特性而划定表现对象的观点,将无限广阔的现实生活放在“可舞性”与“不可舞性”的标尺下来衡量。 [1]因此,在现实的舞蹈作品中,舞蹈艺术家的人格是通过对现实的艺术表现以及现实的艺术想象呈现出来的,舞蹈艺术家的使命也应当是现实人生的意象写照。
近年来,舞蹈创作更加偏重于形式的创新。首先,西方现代舞的进入,打破了以往传统舞蹈的创作形式。从舞剧作品《丝绸之路》来看,该剧试图脱离戏剧冲突,在舞蹈风格上有所突破创新。但从整体结构上看,表现形式中隐含着西方现代舞蹈的创作手法,多为人物表现舞段呈现;从舞蹈题材上看,缺少现实表达,尤其是過于抽象的表现手法更为醒目。然而,这一现象也是大部分舞蹈创作存在的普遍问题。近年来中国创作的现代舞蹈作品,“主题思想”和“形式表达”都仅仅处于一种“效仿”技术和“拼贴”技术,就中国的现代舞蹈创作而言,恰恰从侧面角度反映出中国现代舞蹈作品价值观与文化的缺失。
另外,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里有学不完、挖不尽的艺术瑰宝,形式多样的民族舞蹈文化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例如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永远的马头琴》,北京舞蹈学院的《傩 ·情》,解放军艺术学院的《七尺》等舞剧,也具有一定的民族舞蹈代表性。从民族精神的角度看,作品中肢体语言的表达形式,将民间习俗活动隐含在剧情中,传递出来的是对民族文化的尊崇和民族信仰,并深刻地表达了民族观念。然而,不足的是,在创新手段上没有突破传统的创作形式,仅仅是借鉴民族舞蹈动作的躯壳,因此,这些作品从创作形式上还有待提高。一部好的舞蹈作品,本质上是要与观众形成默契的 “心灵对话”,无论是传统题材还是现代题材,都应给予观众心理、情感、以及精神上的促动,与当下的观众产生相应的 “心灵对话”。唯有走心的舞蹈作品,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被观众所接受。
反思二:对“先锋艺术”的盲目追崇
当前,在以年轻一代舞蹈创作者为主的实验性小舞剧和舞蹈剧场中,都不难发现先锋艺术的旗号,如李超《你好陌生》、王家明《冷 ·狂欢》、杨畅《回到原点遇见日子》、杨志晓《红楼无梦》、王圳冰《遥遥南水》、念云华《大象 ·一念》、宋欣欣《我和妈妈》、舞蹈剧场《唐诗逸舞》、肢体作品《插销》,以及舞剧《肥唐瘦宋Ⅲ》《西游》等。这些青年舞者特别喜欢利用“先锋”一词解构原有的舞蹈审美立场,有些作品的表现形式把“无聊”作为“高雅”,以低级效仿的创作水准,作为先锋艺术的引领,只重其形、不重其意。笔者无意反对“先锋艺术”,但是,如果要想走先锋道路,首先需要理解“先锋艺术”的内涵。先锋艺术不是一种姿态,而是对当下的一种深度触摸。利用舞蹈肢体语言本身的魅力进行艺术创作,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认识,以及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的透彻发现与深度表现。真正的先锋舞蹈艺术作品重在表达“意”,强调主体的特征性,它的形式与表达是切入观众的内心,直击灵魂深处。然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带有先锋意味的舞蹈作品,都基于对国外舞蹈作品的技术手法上的效仿,采取自我解构、自我拆分,进行动作修改、服饰处理、道具借鉴、舞美音乐模仿、技术拼贴等等,从根本上说,这样创作的作品无论使用何种花样,表达出来的艺术思想与文化层面都略显苍白无力,很难让人称之为“先锋艺术”作品。以舞蹈作品《肥唐瘦宋》为例,作品选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手法借鉴西方现代舞的技术,从舞蹈语汇的运用,看似表达中国古典文化,可是却不纯粹,很难在作品中感受到古典舞的韵味及外柔内刚的动作元素体现,所表达的精神层面,也是牵强寻找古典人物性格与情感。整部作品缺乏统一的思想支撑,缺乏对唐宋艺术的酝酿和积累,丝毫没有体现出唐宋文化的精髓,仅仅通过服饰、道具来烘托古典舞的气氛,运用多媒体舞台艺术的效应,呈现出一种自我繁荣的景象,其表现形式更是抽象迷离,既没有唐代的豪放,也没有宋代的素雅,失去了中华古代历史文明的真实性。
反思三:对传统文化的冷落导致本土文化的流失
另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对于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致使本土文化逐渐流失。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鲜明?还是说我们对自己的本土文化不够自信?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清晰,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日常形态没有深入地挖掘,从思想和观念上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是原因之一。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思想强调的是主体性,强调主体精神,强调主体精神的表现性,不只是因为它基于诗、歌、舞、乐这样一些灵肉合一的艺术实践形式,更因为它基于中国古代意识背景和文化渊源。这种背景和文化渊源,就是传统文化的“天人之学”始终对人的精神能动性的强调。 [2]从古至今,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艺术都留下了无数不朽艺术作品,舞蹈更是有着鲜明的记载。但恰恰在当下,我们很难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舞蹈作品,即便有也是寥寥无几,从选材到创作手法上都缺乏民族特点和真实性,呈现的舞蹈艺术作品缺乏生命力。例如, 2016年中国杭州 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可以说震惊了中国文艺界,一场精彩绚烂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同时体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要求,对于中国艺术界可谓是不小的突破。然而,在入选的 9个节目中,最令观众喜爱并且铭记的却是水上《天鹅湖》。的确,这个节目从编排结构、形式表达都有很大的突破,水上表演《天鹅湖》在世界上也是先例。其创作手法,运用的却是西方芭蕾舞为元素,这不得不使我们深思,芭蕾起源于西方、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而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却没有一种舞蹈形式能够成为经典,足以代表我们中华文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舞蹈艺术作品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略显空虚。
由此可见,在全球化时代,舞蹈艺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传统使命。创作出一批具有生命力的舞蹈艺术经典作品,体现文化担当、文化自信,弘扬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明,是当下所需的时代精神和责任引领。
注释:
[1]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61.
[2]彭吉象主编.中国艺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98.
王 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蔡郁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