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存、体验、创造:电视节目应对传统文化的三种理念

2017-06-02胡智锋徐梁

艺术评论 2017年4期

胡智锋 徐梁

2017开年之初,观众们就被中央电视台陆续开播的两档传统文化类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朗读者》强力圈粉。从微博上的持续热搜热议到微信朋友圈里的大量转发、推荐和点赞,都让我们清晰看到:新一波电视文化节目的异军突起,造就出整个春节档靓丽而独特的荧屏文化景观。在这两档被持续热捧的节目中,无论是身兼栏目制片人、主持人的董卿从容展现的知性与优雅,还是选手、嘉宾们真情表达的睿智与感怀,都让 2017年的这个春天温暖升级。诚然,一首首诗词、一封封书信足以给予身处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一种诗意的情怀和一份温暖的感动。

电视节目与传统文化二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认为是不容易交集的,甚至是对立、对峙、不可融合的。因为自电视节目产生以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对它的印象都是大众的、流行的、时尚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则是小众的、冷僻的、艰涩的、书斋气的甚至是过时的。这些刻板印象的导引,使得以往的电视节目中鲜有传统文化的呈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走本土化之路的道路自觉、文化自信的意识日渐增强,人们开始打破这种对电视节目和传统文化二元对立的刻板印象,以传统文化为资源的电视文化节目,得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广度和热度快速崛起,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掀起了电视文化节目的收视狂潮。

仅从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荧屏上出现的那些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文化节目来看: 2011年湖南卫视就率先发力,打造了一档以解读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电视文化节目《非常靠谱》,在趣味互动之中为观众解读姓名深意,追溯家谱文化。但当时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并未形成可观的体量,也未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持续关注。而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定位的各类文化节目真正成规模地在电视荧屏上陆续出现的时间节点应该是从 2013年开始的。首当其冲的是 2013年7月,河南卫视推出了一档旨在“体现汉字之美”的电视文化节目《汉字英雄》,从此打开了电视文化节目创作的新思路与新局面;紧接着同年 8月,中央电视台也制作播出了同类题材的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两档以“汉字”为题材的文化节目所引发的收视热潮以及激荡起的全民文化热议,使得之后一段时间里,央视及全国各大卫视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这块电视文化节目取材的富矿,并持续发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电视文化节目热潮。这些文化节目在题材上广泛涉猎了汉字、成语、谜语、诗词、姓氏、典故、书信、礼仪、习俗、戏曲、民歌、民乐以及特定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系统等传统文化样本,可谓网罗广阔,定位精深。直到 2017开春之际,电视媒体再次凭借“诗词”和“书信”的文化魅力重新引燃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情。

对此,一方面我们为电视文化类节目找到传统文化这一富矿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资源可能被过度开采感到担忧。电视文化节目应以怎样的姿态、方法与方式来挖掘、再现、表现传统文化?本文的核心命题就此提出:电视怎样应对传统文化?围绕这一命题,本文提出电视节目应对传统文化的三种理念:留存、体验、创造。

一、留存: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探索与表达

所谓留存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種广普式的打捞寻迹、多层级的凝练提纯以及艺术化的精美再现。留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就警醒我们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去遴选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样本,使其更加真实、自然、美好地呈现于电视荧屏之上。对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与本真性的追求,实是要谨防我们在留存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可能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有意无意的内容歪曲、形象毁坏甚至是价值颠覆,使得传统文化丧失本真而变得面目全非。中华传统文化体量巨大,内涵丰厚,不仅包含了文学性的语言、文字及各种类型的文体创造,还有艺术性的书画、音乐、舞蹈、武术、曲艺等丰富内容,更有着人伦德行、世风规约、价值观念等源远深邃的思想性文本。如此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历经千载仍得以传承留驻并不断扩容增义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就是:世人都会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视中,持续地从历史中搜寻到能够对接当下、启迪当下、激发当下的文化文本,并以此为基准创生新的文化样貌与机体,从而完善和焕新文化的图谱。因此,留存文化的实践路径中我们要层层推进地对传统文化样本进行鉴别、甄选和诠释。

(一)精心发掘

对传统文化的精心发掘是十分需要洞察力的。然而面对如葳蕤大树般繁茂的文化文本时,我们往往困于从何处着眼入手。其实,我们可以明确出三个传统文化发掘的基本定向:其一,从经典中采撷。经典之所以能被誉为经典,必定是在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后仍旧能够被人们接受、认可甚至是追捧。它体现的是“美”的穿透力,从文人诗词歌赋到名仕琴棋书画,无不体现着“美”的通融与包孕。其二,在传统中探寻。传统并非意味着刻板与严肃,反而是一种灵动与亲善的存在。传统包含着经典的文化艺术品类,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在对思想道德、风俗典范的规约上。它蕴涵的是“善”的感染力,从美誉传说到佳节风气,皆在传递着“善”的温暖与感念。其三,到生活中体察。“传统文化”之“传统”与现代生活并不是断然割裂的存在。在现代生活当中我们既能观察到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的融合,也会身临那些不断新生的文化样态之中。它显现的是“真”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具体可感的社会生活中,以文化为主线去发现真切的情绪,探寻真诚的情感,见证真挚的情怀。以发掘民歌为例,这种凭借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依靠从传统文化的富矿中去找寻成体量的民歌曲目,又倚赖寻迹经典中的记载来填补对它的认知,还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发现它与歌者的踪影来完善对它的感悟。

(二)精细过滤

对传统文化的精细过滤是非常考验判断力的。在对传统文化文本经过了精心发掘的基础之上,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对其去粗取精,过滤提纯以及推陈出新。首先是去粗取精,传统文化源于历史也行于历史,而历史的局限性也就必然会带来传统文化泥沙俱下的客观存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样本有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而判断的标准即为它是否与我们当下的行为规范相贴近,是否与我们当代的价值观念相符合。陈旧的、落后的、封建的、迷信的文化糟粕皆应排除在电视文化节目的选题之外,这不单单是为了净化电视生态,更是在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其次是过滤提纯,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更加精细和精准的归纳总结,凝练提升。把相对松散和抽象的传统文化样本进行精炼概括,留取其中最闪光、最动人、最出彩的部分。最后就是推陈出新,这其实是将传统文化进行精简之后的再次增容,意在结合当下现实而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大力发挥和完善。从简明化到 “点”的传统文化内核出发,接着以 “点”连“线”的关联化到当下生活的相关议题当中去,终以“线”铺“面”地将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的再锻造,从新建构一套引领潮流、典范当下的文化体系和精神图谱,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激活与革新。

(三)精美呈现

对传统文化的精美呈现是极其需要调动想象力的,这也是电视应对传统文化的关键一环,它不仅需要电视人的智慧和才情,更需要其打开丰富的文化想象。类型和性质迥异的各种不同文化文本,如何在体量有限的电视节目中以最舒展的姿态进行表达和呈现,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打量和精准对位的。电视对“精美”的追求一方面体现在传统文化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气质,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努力地对趣味性的精巧节目设置进行不断探索的各种尝试。如果过于偏重文化的知识性、艺术性传达,趣味性、娱乐性就会略显短缺,节目就会缺少更大范围调动全民关注和参与文化实践的能力。 2013年至今的历次电视文化节目热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轻娱乐化表达。从表一汇总的文化节目信息来看,这些富含娱乐性的电视文化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求知”属性的知识竞赛类,以《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求美”属性的演绎竞艺类,以《咱们穿越吧》为代表的“求真”属性的体验竞技类。一个“竞”字,其实包含了知识性、趣味性和戏剧性在内的诸多精彩的节目表现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精美呈现。

二、体验: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意涵的认知与感悟

所谓体验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临场式的观摩体察、多元化的亲历体味以及友好性的分享传播。体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肤浅的、表层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带着情感和温度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切身感受和深入体会才会更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在体验的探寻中,实质上是一种人在文化面前的参与与回归。在对传统文化文本进行深度发掘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一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精神之旅,以此来逐步深入到对传统文化意涵的体认、领悟与探索之中。相比对文化的“发掘”,这里的“体验”更注重人与文化接触过程中感性经验的获得与积累。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要谨防创作者对文化文本的二度文化阅读甚至多手文化寻览。电视人必须走出“闭门造车”的文化创作桎梏,这就需要创作者们走近文化的源头去获取第一手的感性认知,丰富第一手的文化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体验到文化真正魅力与意涵的同时,将电视文化节目的文化地基夯实打牢,由此做出来的文化节目才会更有底气,更具风度。

(一)亲临触摸

文化并不都是抽象的,它也可以是具体可感的存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之初,特别需要我们走近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原本,去与文化进行直接的静观对望。无论是观摩一幅古朴的画卷,聆听一首明快的民谣,品味一盏清冽的茗茶,还是打探一段非凡的传奇等,这些对传统文化的零距离“触感”都可以引起我们对文化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这种以手、眼、耳、鼻、口等感官对传统文化进行的直接接触所获得的即时感性认知,也是激发电视文艺创作创新灵感的不竭源泉。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节目当中,每一封跨越古今的书信被诵读的背后,都是节目创作者们从各路渠道收集的成千上万封历史信件中经过反复研读、判别而最终甄选出来的。更有文化学者在节目中担任“拆信人 ”的角色设置来为观众畅聊解读每一封信件背后的传奇故事与历史脉络。同样是文字信息,如果通过对信件原件的笔迹、墨迹、修痕、纸张等的直接览阅,就会得到丰沛的“触感”,那么在嘉宾诵读和解说的时候就会更加合情合景,入境入心。

(二)亲身感受

如果说对传统文化的亲临触摸,是我们对文化文本深入了解的输入过程,那么亲身感受则是我们在吸收文化经验之后对其进行输出过程中的真挚发挥和演绎。文化的体验者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以情动人,也就是将自己对文化的丰沛的感触借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给观者、闻者。这方面,在电视已播出的部分文化节目中是有诸多节目样本可供参考的:《艺术人生》的动情访谈、《百家讲坛》的真情讲座、《文化正午》的深情评论、《开讲了》的激情演讲、《朗读者》的温情诵读、《传承者》的热情表演等等,都在电视节目与文化结合的探索中树立起了各种典范模式。一个“情”字,不仅将肺腑之情的文化感念进行了抒发,同时还囊括了专业性、艺术性和美学性等在内的各种内容延伸。相信观众们在屏外之端亦能够捕获来自传统文化的震撼心灵的魅力。

(三)亲切参与

电视文化节目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永远都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通过收看文化节目,而受到心灵的陶冶、精神的洗礼,并持续关注和参与到现实的文化实践当中去。那么亲切参与,其实就是我们在将文化感受输出的过程之中,充分与观众分享和交流的实践。这种实践是为了让观众们能够最大限度的互动其中,实现电视文化节目真正的全民关注与参与。亲切,强调的则是观众参与文化节目收视过程中的友好体验。比如在文化体验的环节设置上,文化节目就可以置换文化体验主体。将学者、艺人、传承人、主持人等角色的文化体验过程让位给普通大众进行体验,让观众、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走进节目,走近文化,并用镜头纪录他们的惊奇与动容。这种置换必定会更加贴合观眾的收视期待,激发观众的收视热情,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地产生经验共鸣和情感共鸣。《朗读者》首期节目里的六位朗读人当中就邀请了两位普通素人来诵读书信,他们用平凡的文字来解读自己有意义、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和传奇故事,令观众领略到了普通人平凡中的不凡而倍受鼓舞和感动。

三、创造: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拓展与再造

所谓创造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化定位立意、时尚化的重塑改造以及开拓化的融合创新。创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持续地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文化”之“化”除了润物无声的“感化”“教化”“净化”,更有与时俱进的“优化”“变化”“进化”之义。文化总是在伴随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地更新和扩容,以适应和满足当下日常生活对文化的需求与期愿。这就需要我们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要时刻保持对文化文本的当下定位、立意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判断。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使文化的创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在创造文化的理念设计中,有三个关键词是要准确把握的:即日常化、现代化和开放化。

(一)日常化处理

文化对当下日常的关照总是文化最广泛意义上的价值所在。对传统文化的日常化处理有三个层面的释义:其一,是古为今用。传统文化是源于自古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积淀、传承和创新。历经几千年的诸多文化文本可谓浩浩汤汤,而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文化必定是能够与日常生活发生关联的,并对日常生活有着启迪性和引领性作用的。因此我们应当秉持电视文化节目关照当下日常生活的宗旨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和表达。其二,是雅为俗用。电视文化节目要谨防文化的高谈阔论。电视是服务大众的艺术样态,因此对文化的表达要从精英视野走向大众范畴,着力将陌生化的、小众化的高雅转化为日常化的、大众化的通俗认知。其三,是殊为常用。一些传统文化文本有着特殊的面貌和形式,对日常生活来说也是较为陌生化的存在。如原生态的歌唱形式,虽有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野性美感但并不都是悦耳动听的,我们若用现代化的摇滚、古典、流行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艺术化的演绎,将会使其重新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来,再次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当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近几年来每逢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时段,文化类的电视节目都会小成规模的集中呈现,聚力播出。应当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种借力传统节日的节目播出策略,确实能够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掀起不小的文化热潮,从而提振传统文化的传播度与接受度。但想要达到持续性的文化传播效果,还是需要以特殊性的节日节点来带动和活跃日常化的文化局面。

(二)现代化展示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认同。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判断,没有流行外衣的文化内核是很难被广泛关注、认知和接受的。所以,电视文化节目在塑造传统文化文本的时候要借用最时尚的、最摩登的方式进行演绎,使其成为当下有机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同样有可能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央视猴年春晚上,歌手谭维维演唱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就是杂糅了传统的戏曲形式华阴老腔与现代流行音乐形式摇滚进行了生动的演绎,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同时也点燃了观众们对传统曲艺剧种的关注与兴趣,不失为一次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展示的成功案例。北京卫视 2015年底推出的一档传统文化竞演类节目《传承者》中,有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曲艺文化被搬上了电视舞台。在被重新编排和设计的同时,一些传统曲艺表演会被伴以美轮美奂的舞美灯光、搭配动感流行的背景音乐,为观众带来了同样震撼的文化体验。这些节目案例足以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艺术形式的适宜结合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条可行路径。

(三)开放化对接

开放意味着广纳并存,这也是文化的一种自信的、包容性的姿态。追求文化的开放化,一是要将传统文化设定为一种多元的存在状态,让单一文化文本与其他多元的文化样态进行碰触、对接与融合,以产生新的文化样态、现象与景观。比如电视文化节目在内容创作上可把城市文化、青春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亚文化等文化样态做相互之间深度的对接、碰撞、与糅合,这将会出现一种崭新的文化释读视角,以透视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独特的文化气质,同时这种多元融合的文化创新也是作为主流媒体的一种文化引领姿态和倡议方式。二是传统文化的表达要力求开放和多元。如被誉为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除了文化节目中竞技性的背诵、默写、释义,还可以对接其他的文化艺术形式拓展出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比如吟唱、戏剧化表演甚至是舞蹈演绎。只要以开放的心态大胆创新尝试,不断施展创意,就会有创造文化的新机遇和新领域。

总之,秉持“留存、体验、创造”三个层面的理念设计与路径实践,我们将深层开掘文化的标本价值,深度体验文化的灵动呈现,深刻思考文化的未来走向。更关键的是,我们若把“留存、体验、创造”三种理念进行深度衔接和组合,将会激发出新的文化视野,调动起新的文化活力,创造出新的文化价值。对电视人来说,文化节目应当是一种情怀式的创作。电视节目在应对传统文化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理清思路,稳扎稳打,下足功夫,秉持文化的可持续开发理念,并不断努力地使传统文化对观众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切忌盲目跟风贴标签以及“媚雅”的文化创作心态,更要谨防不计后果的同质化淘金热潮的出现而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消费。我们应当在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改造之中,与时俱进地去延展,心怀敬畏的去开拓,这样才能使电视节目在应对传统文化的过程之中具备更多的可能性。相信,在未来的电视荧屏上还会出现更多更加成熟、优秀的电视文化节目,带给观众精神享受的同时,更能够为我们开启無限的文化创意和想象空间。

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徐 梁: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学2015级

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李松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