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超越:内蒙古自治区七十年之变
2017-06-02
又一个“五一”来临,70年的时间长河中,每年的5月1日,对内蒙古而言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70年前的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庄严宣布成立。
忆往昔筚路蓝缕,看今朝春华秋实。7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产落后萎缩,工业更无从谈起。70年后,一个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内蒙古已然屹立于祖国北疆。
2016年,内蒙古实现生产总值18633亿元、工业增加值7758.24亿元,比1947年自治区成立之初分别增长了642倍和6148倍,人均生产总值居全国第6位;人均寿命75.8岁,与1947年的不足35岁相比,实现了翻倍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大步前进,从缺医少药、看病没保障,到如今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覆盖率高达98%以上。
70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自治区党委坚定的执政理念、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守住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既是内蒙古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底线,也是内蒙古的生命线,更是各族人民的幸福线。2016年11月22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牢牢守住“三条底线”,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为了恢复当地“天苍苍,野茫茫”的美丽景象,今年2月,总投资约百亿元的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工程赛罕区榆林段在生机盎然的初春拉开了建设大幕,作为呼和浩特的生态屏障,该工程犹如一曲绿色的华美乐章,奏响了首府生态建设的最强音。
横跨“三北”、外接俄蒙的内蒙古,开放条件卓越。近年来,内蒙古致力于“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代哲人的遐思。找好改革支点,开创发展新局,北梁棚改,改出一片百姓安居新天地。这是今天的内蒙古故事。
和衷共济七十载,而今扬帆再启航。就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到来前夕,《小康》杂志特派出采访小组,深入呼和浩特新城区、土默特左旗、和林格爾县;包头市东河区;鄂尔多斯东胜区、鄂尔多斯康巴什区等多个市辖区、县、旗,走访了和林格尔新区、北梁新区、鄂尔多斯高新区等数个改革创新“示范田”,对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羊绒产业园项目、仕博健康园、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城等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与伊利集团、蒙草生态、和盛生态、中环光伏、金宇生物等多家企业负责人展开面对面交流,看到了内蒙古坚定不移地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先试先行“三项改革”的决心与信心,感受了内蒙古发展从追赶到超越的速度与激情,挖掘了呼包鄂协同发展的战略深意与实践要求。此外,《小康》杂志记者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呼和浩特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包头市有关部门、鄂尔多斯市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专访,触摸到了内蒙古这片辽阔大地的民本情怀和“民生温度”。
新征程、新使命,需要新作为、新状态。内蒙古新一轮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又将书写出怎样的时代风采,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