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的“敲门砖”
2017-06-01邢海洋
邢海洋
经过了《三傻大闹宝莱坞》对印度歌舞式电影的重新认知,《我的个神啊》所展示的思想深度,终于,《摔跤吧!爸爸》用票房展现了印度电影的魅力。这一票房胜利或预示着印度电影艰难地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
2011年《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中国上映的累积票房是1400万元,彼时中国电影市场尚处于大爆发的前夜,这个口碑极佳的电影在中国引爆了很多话题,可票房一般。2015年《我的个神啊》引进,此前这部挑战宗教,集搞笑与深刻于一身的电影不仅在印度引发争议,海外也颇为轰动。这部电影成为印度国内票房30亿卢比俱乐部的首位会员,海外则是第一部票房达1亿美元的印度电影。但在中国这部电影并未引起轰动,1.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在引进大片中只能算个及格线。中国电影的票房动辄以10亿元人民币计算,我们给好莱坞贡献的票房也是以“亿美元”为计价单位的。
经济发展上印度落后于中国,这就使得中国观众天然地采取俯视的角度,对欧美日韩的电影如数家珍,但对全球产量最高的印度电影却选择性“无视”。对印度电影的印象集中在了盛大的歌舞和毫无科学根据的“开挂”镜头上,印度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尤其艰难,这次《摔跤吧!爸爸》最初的排片很少,完全是靠着口碑一点点地挤上来的。至于为什么此前印度的几部大片不成,这次的一部体育励志片却实现了逆袭,或许和它的题材有关。“体育+励志”题材在受众层面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因为“国家不幸诗人幸”,印度电影往往是男权中心的强化,只有男主角和女配角,《摔跤吧!爸爸》以女子之身挑战男选手,励志之外更多了一份悲壮,唤起我们对弱者的同情。
印度每年生产上千部电影,其国际化程度早不是《大篷车》时代了。据德勤2016年9月发布的《印度电影行业报告》,在印度电影产业的整体收入中,本土票房占比近75%,海外票房占7%,海外票房已上涨到本土的近1/10,占比是中国电影的2倍。
印度是人口大国可人均收入很少,加之教派众多观众口味各异,印度的电影工业从来不是建立在大制作的基础上,而是面向不同的语言和人群,这就导致它得不到好莱坞電影的大票房,同样的人口基数,它的票房也仅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零头。不是被金钱“砸”出的印度电影从草根中来,这也就注定了它以观众为上帝。票价低廉,普通电影院票价只相当于5元人民币,可电影制作人仍以“让观众值回票价”为信条,如电影片长三四个小时、奢华的歌舞场面和异想天开的“开挂”镜头,其实都蕴含着“值回票价”的服务意识。如果说电影的功能首先是满足普通百姓无法实现的梦想,印度电影工业无疑是这方面的佼佼者,用尽可能少的资金造梦的高手。这样的梦境当然免不了廉价低俗,可试验多了,总会有立意和情节俱佳的集大成者出现,阿米尔·汗被誉为印度电影业的良心,所出必为佳品。而中国电影处处对标好莱坞,90分钟时长、“教育+思考”、放映前的商业宣传,无不是资本居高临下的体现。
一个业内普遍的说法是,印度用了60%的投资拍出了100%的质量,而中国电影是100%的投资,只能得到60%的产出。即使是小制作,印度电影的制作成本也主要流向制作,而非演员,一般演员的片酬仅占总投资的15%到20%,制作和特效则会占到一半。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印度电影人开始认真对待中国市场,只要删掉与内容无关的歌舞场面就能满足我们的观影需求。可我们的电影,削减演员片酬谈何容易,更不用说制作出公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印度电影若被中国观众接受,双方此消彼长的态势将更为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