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的实施
2017-06-01黄晓玲
黄晓玲
摘 要 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是当时社会职业指导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实施针对各级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通过教学课程、训育课程和补习课程三个途径,以挖掘常规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增设职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补充职业指导的参观、体验和调查活动,联络社会职业指导机构和各界资源为重点,体现出职业指导的重要地位、深受当时主导教育理念影响、发挥多种课程的育人价值、构建多元合作网络体系及注重专业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分析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的课程形态及实施途径,对当前中小学学生发展指导、职业渗透和生涯教育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国时期;职业指导;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9-0072-06
民国时期是我国职业指导兴起和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职业指导通过校内和校外两个途径广泛开展,校内职业指导贯穿中小学和高等学校,主要通过相关课程及其活动实施。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集中在挖掘常规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增设专门课程和选修课程、开展多样指导活动、提供丰富社会资源等方面。分析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的课程形态及实施途径,对当前中小学学生发展指导、职业渗透和生涯教育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发展概况
(一)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的基本内涵
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职业指导运动影响,以及当时国内特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一大批爱国教育家和进步知识分子从正确理解职业、认识职业的真价值、避免人才浪费和损失、沟通教育与职业,解决毕业生生计及社会失业问题等角度,提出对职业指导的不同理解。基本内涵集中在:“职业指导,乃是根据现在的事实,过去的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去帮助个人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及改进职业”[1]。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职业、选择职业、准备职业、加入职业、改进职业、改选职业、增进职业效能”[2];“其实施之时期自小学职业准备直达青年离校后确能在职业界自立之时为止”[3]。根本目的是:“调查职业的实况和机会,诊察个人的才力和天性,以便供给相当的指导和劝告,帮助青年准备并且择定他的终身事业,继续注意事业的进步,以谋个人的福利,和社会的发达”[4]。课程是学校职业指导实施的主要载体正如顾树森所言:“职业指导的方法可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学校的课程;一方面是关于社会的需要”[5]。
(二)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的主要任务
职业指导与中小学教育关系密切,不论升学和就业,都应该接受职业指导。其横向上与教育指导、升学指导、就业指导、服务指导、职业训练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纵向上在小学侧重职业陶冶、中学侧重职业准备,关键是突出与儿童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一致性,符合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小学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而且是生活教育的起点,职业指导是应有之义,且此阶段主要是职业陶冶。即根据“学”就是“做”的原理,避免空虚抽象的教育,从事实际具体的教育,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准备。中学教育是完成普通教育和开始专门教育的时期,学生的情况非常复杂,更需要各种指导。中学职业指导侧重体察个性与了解职业,分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两部分,以为学生选择出路做准备。针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学尚是精英教育的现实,初中被认为是职业指导最为关键的时期。潘文安高度重视中学的职业指导:“初级中学为升入高中之准备,一切学科,多含试探青年心理智力之性质,与其未来趋向至有关系。……其需要职业指导之急切,在各种教育阶段中为最甚。”[6]
(三)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发展历程
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布以前,中小学职业指导主要由民间提倡,职业指导限于学校零散的活动。1916年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邀请实业界代表在学校演讲并开展调查,标志着职业指导在中国学校的滥觞。第二阶段: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行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小学职业指导正式通过课程这个主渠道得以实施。《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贯彻1922年“新学制”的基本原则,确定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开设职业课程或职业科,推动了职业指导在中小学的实施。第三阶段: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要求学校设立职业指导部,并在中学课程中加入“职业指导”课程①,开教育史之先例。第四阶段:1937年抗战爆发到国民党败退,期间虽也提出职业指导办法等措施,但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并没有显著发展。抗战胜利后中华职教社再次成为推行职业指导的有力团体,在上海创建比乐中学并开展职业指导,为当时各地中小学实施职业指导提供了经验。
二、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的实施
(一)小学常规课程中的职业陶冶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小学职业指导重在职业陶冶。职业陶冶的基本目的是促使教育生活化、学校社会化。具体包括:“使儿童认识社会的性质;晓得社会上各业的内容;扩充学习观念——不在乎获得分数,要存服务观念;养成服务的习惯;测知儿童对于职业的倾向,做将来就业升学指导的根据”[7]。游戏和活动是儿童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职业活动本身就是儿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职业指导应突出已有课程的职业性,并加上职业化的材料。“职业陶冶在教学的课程内,不必形式的加入,不过一方面要在儿童对于各种学科的活动中,观察儿童对于职业的倾向;一方面要在各科教学的过程中,设法加入职业意味的资料……这样,便在无形中将各科都掺入了职业指导性质的资料。”[8]
1.挖掘常规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
小学开设的各科课程都有职业指导价值,需要结合社会生活和儿童的特点进行深度挖掘和适当补充。其基本原则是适当拓展和延伸,补充相关职业知识和生活技能,体现课程与儿童生活和社会职业的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的具体做法[9]:国语科:增加契约、广告、文書、信札等职业应用文,职业界成功名人轶事或描写社会生活的文字,并注意书法语言的技术训练。算术科:课本最好采用社会化的算术教科书,比较切合实际生活,除注重珠算外,可再在课外增设簿记学等。常识科:社会职业的现状,各地的出产品,国内外贸易以及职业卫生等,尽量采集作为教材,并于课外增加园艺、养蚕、养蜂等,以作为基本的农事训练。必要时可作关于职业的系统讲演,并带领儿童到附近工厂、商店参观,做实际的研究。艺术科:图画则注意物品图样、广告等绘画,手工则注重制造各种简单用具及玩具等,除实习外,授以原料的来源及用途,以及该原料的价格等普通知识。再于课外增加木工、藤工、摄影等,由学生自由选定1~2种。音乐科:各种职业的声歌,若农夫的田歌、工人的吭育,将这种资料加以修正配以音谱,都是绝好的教材。体育科:多做各种职业动作的仿效操。
2.体现各年段的特点和重点
小学职业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教学采用富有职业劳动的材料。低级部重启发,主要采用设计教学法整合内容在无形中熏陶;中级部重研究,通过体验和参观、讨论等获得職业的知识;高级部重实习,在职业常识的基础上更注重研究和职业技能准备。具体而言:低年部即一二年级,采用设计教学法,将各种科目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设计成一个个趋近职业的单元,使儿童在无形中得到职业指导的影响。“常识、国语、音乐、体育、艺术、算术,……都可以打成一片,用某种职业的表演,做设计的中心,……表面上看来,好像玩意儿,其实很能使学生生出职业的兴趣和同情。”[10]中年部即三四年级,逐步减少低年部的游戏表演活动,引导到稍有研究的方面去。可大概授以有关生活的课程以及社会职业的概况;除正课外还可在课外由儿童自由选习木工、藤工、竹工、缝纫、烹饪等,同时再设计一些实地参观和讨论报告,以让学生过完整的学校生活,同时在无形中也受到职业的陶冶。高年部即五六年级,儿童在生理、心理上较低中年部有些变化,职业指导和三四年级相仿,只需少些表演,参观、讨论、报告、自修更多。设计教学仍旧可以继续,但逢到机会对职业生活可以有更多的研究,并且部分儿童要适当为职业做些准备。
3.注重熏陶、体验及灵活实施
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根据实际有集中活动和分散渗透两种安排,主要采取演讲、谈话、阅读、参观、测试等方式灵活实施。集中的职业指导活动主要是职业指导周和参观活动。“职业指导周”,即利用一周或两周的时间,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正确观念,明了职业的真正意义,引起学生有选择职业和预备职业的兴趣。包括邀请中学校长或实业界领袖到校演讲,与职业指导相关的演讲竞赛及作文竞赛;张贴各种职业介绍和体验标语;恳亲会,包括召开家长座谈会,了解家长职业状况、对孩子的从业期待等;填写各种关于职业指导的表格;参观各实业机构等。参观,实地参观和动手体验是小学职业指导的主要方式。“小学生对于远足比任何功课还有兴趣,每逢学校春假或秋季举行校外教学的时候,不论路途的远近,各级的学生,总是踊跃参加。实施小学职业指导的人,可以利用学生远足的机会,领导他们参观实业机关,在不知不觉之中引起他们对于职业的兴趣”[11]。参观活动需要具体设计并全程有教师指导,参观前教师讲演参观的意义和目的,参观时教师引导和说明,参观后学生须作简单报告发表心得体会。分散渗透主要随学校课程展开挖掘其职业指导价值和补充相关内容,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二)中学多种课程中的职业指导
中学阶段是学生逐步形成职业意向的重要时期,职业指导包含职业陶冶、职业研究、职业体验和职业准备等多种任务,以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做准备。此阶段职业指导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继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二是增强出路选择的针对性,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三是养成适合职业界的品行,为立身行事奠定基础。中学阶段职业指导分初中和高中两段,相比小学的职业陶冶,中学职业指导内容更全面和丰富,方式也更多样和深入,突出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在升学和就业上的理性选择。
1.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一生最当决定明确职业意向之时期”,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挖掘已有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充分利用手工、图画、音乐及其他有关职业的学科,启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与知能。尤为重视手工的职业指导价值,强调手工可以分设各种短期练习班,使学生实习各种工作以观察他的性情,然后选定一两种加以精密训练。同时充实劳作设备,增加其学科内容。增设职业指导与职业能力课程。在课程中特设职业指导课程,对社会上各种职业进行研究,以让学生了解职业的特性、优点、疑难、缺点以及所需要的能力和品行基础。另外还可设置职业科目的选修课,一般为5~15学分。开展多种职业指导活动,如请名人演讲各业的实况、所需人才应有的准备,让学生参观各种工厂、商店等,以更了解工作的情形。
高中职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择业指导、升学指导和职业准备,课程的选择性较强。新学制高中实行分科制和选科制,即高中分为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课程由学生选择修习,其中公共必修科约占40%、分科专修科目约占40%、自由选修科目约占20%。在农、工、商、师范等科课程中,“分科专修”的科目都具有职业性质,即围绕相关职业领域,从初步指导到积极训练,为学生出校后打牢就业基础;同时充分利用自由选修科目从事职业指导。高中阶段不仅众多选修课凸显职业指导价值,必修课也具有相应作用。“职业指导只在选修学分之内是不够,在各种必修科目中也应有职业指导的意味;……如果各科教员,能够通力合作,那么随时随地都有指导职业的可能。”[12]
2.课程实施的研究性和个性化
中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突出对自我和社会职业的研究和个别指导,以为选择出路和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做准备。主要通过参观、调查职业、专家讲演、升学指导、联络家庭、服务指导和智力测验、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相对小学阶段以熏陶体验为主,中学更突出研究性和个性化,多采用四种方式:调查和测验。职业指导的关键在于调查职业和个体的基本情况,包括智力测验、职业测验、兴趣测验和器械测验等,目的在于为学生升学和就业提供依据。演讲和谈话。相比小学职业指导,演讲在中学职业指导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谈话是得知学生个性、有效引导和矫正学生认识的有效方式。谈话中较为重视个人谈话和与家长的谈话。校外实践锻炼。让学生利用假期到各种职业机关做工,获得实地经验以为将来择业作参考;参观学校及银行、商店、公司、工厂、农场等职业机关,指导学生对当地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等。个别指导。由各级主任教师随时举行团体及个别谈话,观察学生之抱负及思想;联络职业界及各学校,以求学生服务及升学之便利。
(三)中小学训育活动中的职业指导
民国政府成立后在全国中小学实行训育制度,训育主要通过党义课、公民课、军训和团队活动等,规范儿童青年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标准。训育活动中的职业指导主要是职业陶冶,即在无形的团队活动和严格的训练中,养成儿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多种良好习惯,尤其是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认识职业的真正价值。如潘文安在《升学与择业》中建议:首先要“打破虚荣观念”,树立升学并非为的是显亲扬名、安富尊荣,乃是服务社会的意识;其次,应避免盲从态度,以科学的眼光,用科学的态度,审查自己的所长和社会的需要,认真思量、周全考虑,选习一种适宜的学科;第三,排除速成心理,应下深工夫,以吸收更多的知识,学得更精的技术[13]。中小学包括职业指导的训育活动主要有:公民训练:利用“学校自治市”②的组织,使儿童知道政治的组织、法律的常识,并且定一种好市民实践的具体标准,训练儿童将来做良好的市民。团体活动:使儿童的行动纪律化,养成团体生活的良好习惯。服务精神:通过卫生扫除、图书管理等活动,养成儿童服务的精神。休息生活:音乐会、体育会、俱乐部等组织,是指引儿童于休闲实践作正当的娱乐,使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职业实践:市民银行、消费合作社等,都是儿童职业实习的好机会。社会调查:组织远足队、参观团,领导儿童实地研究。
(四)中小学补习课程中的职业指导
鉴于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教育水平,在小学附设职业补习科、高等小学增加职业科、增设实业补习学校,在中学增设第二部及实行分科制,设置女子职业补习科等做法较为普遍。在中小学补习科中职业指导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职业补习学校规程》给出具有指导性的技术或职业名录供各地方参考,包括:农业及农艺、工业及工艺、商业、家事。职业补习课程分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两类,普通课程以公民、体育为必修科,职业课程包含职业知识技能与职业事务课程;普通课程至多只占总学时的30%、职业课程需占70%。此外,还有部分初级实用学校、短期职业训练班、技工训练处等,也对中小学程度的受教育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补习科中的职业指导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强调教材与书本上学问和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联系起来,以让学习者产生深刻的兴趣并得到职业陶冶的实效;教学注重实际,以实地指示或直观教学为主。如小学女子职业补习科,修业年限分为一年或二年,实施分半日部与全日部。所设科目,“普通:修身、国文、算术、图画、唱歌;职业:家事、裁缝、烹饪、洗涤、看护、刺绣、编物、造花、花边、园艺、养鸡、养蚕等”。另外,“普通者应注重家事、裁缝、烹饪等科,也可视地方情况特别注重他种教科,如在城市之区可增加刺绣、编物、造花、花边,农村则可授园艺、养鸡、养蚕等”[14]。
(五)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
民国时期各省设立职业指导所,全国成立职业指导联合机关,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一般由校内职业指导委员会和专职的职业指导员负责。职业指导委员会由校长与若干教师组成,成员教师负有特别注意若干学生的责任,而相关的调查报告及办理方法则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职业指导员负责调查学生品行、知能及家境状况,同时与职业界联络,辅导学生解决职业问题。职业指导委员会是主持学校职业指导的总机关,又是推进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职业指导委员会,可以说是职业指导的原动机。”[15]该机构的组织是否严密、办事是否敏捷,职员是否负责,与学校职业指导事业的发达与否成正比。职业指导委员会的人数,视学校范围的大小而定。校长、教务主任、训育主任、课外活动指导主任,各级专任教师为委员,其他与职业指导有关系的教职员,也可以聘请为委员。学校职业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是拟定职业指导的实施计划;二是搜集与职业指导有关的材料;三是监督职业指导课程的具体实施;四是从事具体的职业调查分析等工作;五是定期与区域内学校职业指导协作会共商职业指导的相关问题,同时与校外职业机构等进行联络和互动,以共享学校和区域资源。职业指导者委员会成员和专职指导员,须对职业指导有专门的研究和深切的兴趣才可胜任。
三、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的启示
(一)职业指导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职业指导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贯穿人一生的重要教育形式。关于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是否需要职业指导的问题,针对当时的教育水平、国民职业观念的偏颇、儿童自治活动的弊端以及1922年新学制增设职业科等实际情况,相关教育家有过专门的论述。“普通人以为小学校里是用不到职业指导呢,……其实呢,小学教育实在是国民的基本教育,而且是生活教育的起点,因为他是国民根本教育,又是生活教育的起点,所以就不能不谈职业陶冶,便不能不谈职业指导。还有我们从儿童心理方面看起来,职业指导也是小学校里少不得的东西。”[16]中小学是普通基础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为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同时,需要根据社会和生活实际进行职业分工、职业角色、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及基本生活技能的引导,以服务学习者未来的生活与职业。另外,从儿童生活本性与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的角度,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职业活动是儿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课程中必然包含公民活动、健康活动、语言活动、职业活动和休闲活动等。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体现课程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高中阶段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多样性的特点,突出自我选择和自我负责,高度重视学生学习与生涯发展指导,并逐步向義务教育阶段渗透;学校不同程度开设生涯与学习指导课程、设计主题活动以及实践体验等,职业指导也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中小学职业指导对学生个体生活能力和职业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基本定位和具体实施不同于大学和社会培训,更注重通过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设计进行融通性的教育,以加强对学生职业教育的启蒙,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职业常识,激发对不同职业和社会服务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二)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深受主导教育理念的影响
民国时期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深受当时教育价值追求和教育理念的影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民国前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自由和民主思想深入人心,美国实用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并为教育界广泛认同。受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影响,“职业陶冶”“职业预备”作为生活的基础在中小学广泛实施,小学低年级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相结合,高年级和初中、高中开设职业科,使儿童通过课程对各种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高年级有适当的职业定向,并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为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奠基。另一方面,以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教社认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走出狭窄的空间。他们指出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凡教育均含有职业的意味,所谓教育即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1925年12月,黄炎培发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一文,揭示兴办职业教育必须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相符合、相协调的大职教观,职业教育事业的领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职业指导的对象范围远远超过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补习教育,广泛渗透到普通教育之中。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特别是小学职业陶冶,广泛采用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特定的职业及其相关问题拟定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运用相关学科的具体材料,打破学科和学校及社会的界限,在实际活动中解决问题。
(三)深度挖掘和整体发挥多种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
鉴于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当时的主导教育理念,中小学注重深度挖掘和整体发挥多种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普通科-选修科-实践活动-社会资源”四位一体的职业指导课程实施体系初步形成,即重视挖掘普通课程的职业指导价值,增设选修课程进行专门的知识介绍和技能培养,通过演讲、参观、实习等实践活动深度体验,打通学科之间、学校和社会边界整合资源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引导。课程实施中强调处理好品德熏陶与能力培养、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课内学习与课外体验的关系。首先,重视各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包括选择适宜的教材、补充与学科内容相契合的职业常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小学阶段设置职业科目的学校还需处理好普通科目与职业科目的关系,普通课程是主体,职业科目是辅助和补充;中学阶段必修课程重在熏陶和研究,选修课程突出职业体验和职业准备。其次,突显教学过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因势利导,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为己谋生、为群服务的兴趣和习惯,注重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培养和品德陶冶。第三,打破学校和社会生活的隔阂,补充课外活动及课外作业,加强实践体验,指导儿童在活动、合作中交流与经营,职业指导的社会气息浓郁。正如杨鄂联在《小学职业陶冶》中指出的:“儿童所学与社会情况愈有密切的关系及直接的联络,则其所得知识亦愈加真确,愈有实用。……欲使学校的功课有生气,不仅在读书写字习算,要使与地方上的利益及职业发生密切关系,要使儿童有此能力必须使学校的工作有社会性”[17]。
(四)配合课程实施构建多元合作的职业指导网络体系
民国时期职业指导对象范围包括中小学、职业学校、补习学校学生以及社会青年等,涉及整个教育系统和相关社会指导部门;另一方面,学校、职业界、家庭、社会、青年等是构成职业指导的基本因素,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需要协同多个主体构建多元合作的网络体系进行配合。纵向上,需要考虑职业陶冶时期、选择特殊职业训练时期和补习教育时期的一致性,以及协调好个人职业指导中的自我发现、职业指导的启导、职业的选择、职业的训练、位置的营谋以及良好的适应等各个环节的任务和重点。横向主体之间,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和青年个人各有自己的责任而不能缺位。学校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职业界是使用人才的基地,要不断拓展职业的空间,营造就业的机会;青年是被使用的人才,要能适合个性,能得以发挥所长;家庭是青年生活和发展的基础,有义不容辞的协助责任。当时负有职业指导主要责任的,是校内外的职业指导机构。“唯青年之价值对于各种职业及各种教育既未能深悉内容,复以职务羁身,欲其聚精会神,计划后辈之职业问题,势难周密,故家长对于此事,虽负协作之义务,而直接实施指导之机关,乃不得不属诸学校与社会。属于学校方面者为校本之职业指导机关;属于校外者为校外之职业指导机关。”[18]民国时期职业指导主要由民间团体推动,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政府在政策立法上加强指导,力图强化组织的系统性和服务的全方位性,突出职业指导是合作的事业、是国家的事业。当前实施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仍然需要政府的职业指导机关积极统筹,学校职业指导委员会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各参与部门的优势,构建多元合作的网络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和教育跟进。
(五)突显职业指导课程实施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民国时期职业指导非常注重学科基础和科学方法,把心理学和职业学视作基本工具;实践中注重职业指导的调查和测验,尤其是各种心理和职业性向测验,包括智力、个性倾向、兴趣、职业技能、品行及体质等的测量,并形成诸多样表和工具。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注重以事实为根据,把对被指导者的个性分析和各职业的分析当作基础性工作,突出指导的时效性。首先,明晰“定位-目的-机构-规划”,结合职业指导的价值,对中小学各阶段职业指导有基本的功能定位和具體目标描述,并且学校有专门机构进行明确规划和实施。其次,协同“熏陶-专修、必修-选修、课外-课外”的相互关系,共同发挥显在课程和潜在课程及社会资源的育人价值,突出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第三,“人员-工具-档案-跟进”有基本保障,各级行政机构和学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机关和专职人员,针对学生的个人实际采用各种心理和职业量表,并给学生建立档案,学生离校后还有持续的追踪。第四,“社会需求-学生知能-人职匹配-职业准备-实习改进-适应职业”相互衔接,从调查职业状况入手,研究学生个性,然后以本地职业状况以及学生的个性为基础实施具体的指导工作,以达到最佳的人职匹配,各个环节相互衔接,职业指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强。
参 考 文 献
[1][8][9][11][15]潘文安,陈重寅,喻清. 小学职业指导实施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2.22.23-24.20.9.
[2][4][7][10][12][16]潘文安. 职业指导ABC[M].上海:世界书局,1930:3.37.52.53.65.49.
[3][18]邹恩润. 职业指导[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1-2.34.
[5]顾树森. 职业指导问题[J]. 江西教育旬刊,1933(6).
[6]刘湛恩,潘文安. 中学职业指导方案[J].教育与职业,1930(4).
[13]潘文安. 升学与择业[C]//何清儒. 职业指导论文集. 上海:中华书局,1935.
[14]顾树森. 实施职业教育之入手办法[J]. 中华教育界,1918(7):1-2.
[17]杨鄂联,彭望芬. 小学职业陶冶[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