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昆忆李文华蔫包袱李大爷不容易

2017-06-01

北广人物 2017年19期
关键词:马三立姜昆老好人

姜昆忆李文华蔫包袱李大爷不容易

有人说:他是舞台上最有趣的一片“绿叶”,也有人都说他是个“老好人”,认识他的人不管老少都爱称呼他为“李大爷”,而在观众心目中他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蔫包袱”。他和姜昆是上世纪80年代初,相声界的一对黄金搭档。

姜昆、李文华是上世纪80年代初,相声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他们的许多作品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像《如此照相》《打针》《诗歌与爱情》等等。可正当两人事业处于巅峰状态时,1985年李文华却因患喉癌离开了舞台。2009年5月9日凌晨1点09分,李文华因肺源性心脏病在京病逝,算起来李老离开我们整整八年了。有人说他是舞台上最有趣的一片“绿叶”,也有人说他是个“老好人”,认识他的人不管老少都爱称呼他为“李大爷”,而在观众心目中他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蔫包袱”。

西安演出“老好人”李文华急眼了

有人说李文华是因相声而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李文华脸上的皱纹就知道了,额头上的几列“火车轨”,眼角的鱼尾纹像一对对倒置了的八字,颧骨下、嘴巴旁的皱纹像一对对尖叫的括弧……光看这脸上的几条线一动一动的,您就止不住笑了。李文华诞辰90周年,老搭档姜昆讲述了他和李老的合作。“我和李文华先生从1978年到1985年一共合作了7年。”李老1986年做的声带切除手术,手术以后他使用食道发声,离开了他最喜欢的相声,也离开了舞台,李老做了抗癌公益大使。

当初姜昆和李文华合作第一个作品的时候,他还是个青年演员,而李文华老师已经是和侯宝林、马季、郝爱民等合作过的老艺术家,他出山甘愿为姜昆当绿叶。姜昆说,李大爷为说相声不当官,办公室主任“挂印封侯”与他下基层体验生活。

都说李文华先生是个老好人从不发火,就连那会儿组织不让他说相声他都没急过,可有一次跟姜昆出去演出却把他惹毛了。姜昆回忆,那是1983年夏天在西安参加戏剧理论研讨会,在参观人类遗址的时候被百姓团团围住。有个大姐请求他俩在现场给说一段,但由于下午他们还有演出,姜昆怕把嗓子给说坏了,就推辞说:“我欢迎你们去现场看,在这儿就不演了。”一旁的李文华老师见大家有些扫兴,就对姜昆说简单来一小段,不碍事的。“可是我坚决不表演,硬拉着李老师挤出了人群。在车上,李老师对姜昆说:“相声演员,如果没人欢迎你,离大伙儿远了,你就完了,姜昆啊,等你长大了一定会为这件事后悔的。”

外号“蔫包袱”

李老还有一个响亮的外号“蔫包袱”,据说这可是对捧哏演员最好的褒奖,这里边可是暗含着很多智慧。这个貌不惊人的小老头,在“蔫”里藏着机灵,他慢慢悠悠、无精打采的谈吐,那副再普通不过的嗓子,总是出其不意地迸发出幽默火花。李文华是为相声而生就的“蔫”,也只有在奇异的相声艺术中,蔫蔫的李文华才能光芒四射。姜昆说:“他很智慧,即便到现在有很多作品仍很有影响,你比如说《严重警告》。”

人们都说红花需要绿叶扶,尽管姜昆那时还不是“红花”,但李文华绝对是位很好的“绿叶”,姜昆表演时出点什么小差错,他都会以捧哏的技巧把漏洞补得完美无缺,而且从来不指责或埋怨姜昆。姜昆非常感激李文华,和他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也自信了很多。

一次演出,因为观众特别多,姜昆很紧张,提前把“包袱”抖了出来,幸好李文华经验丰富,和泥救场,演出非常成功,观众没看出破绽。为了感谢李文华,姜昆在演出结束后硬要请他去饭店吃饭。点菜的时候,姜昆点了几道贵一点的菜,没想到李文华却趁他去洗手间时先付了钱。看到李文华总是这么为他着想,姜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在1980年的全国优秀节目评选中,姜昆和李文华合作的《如此照相》荣获一等奖,此外他们还有两个相声获得了二等奖。大家开始关注这一对不起眼的搭档,有观众比喻他们的表演风格是:一个慈祥的老妈妈领着一个淘气的孩子。姜昆对李文华的艺术评价则是:谦虚的品质,待人的诚恳,性格的朴实,为人的憨厚。一年获三个奖,对姜昆来说是个突破,也证明了他在相声创作和表演上的造诣。高兴之余,他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迈。这时,李文华对他说:“不能退,得向前!”就是这句话,让姜昆把压力变成动力,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

病魔无情告别舞台

李文华先生是与病痛斗争了23年后离开的,而且这个病,对于一位相声演员而言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一种结果,李先生也因此告别了舞台。姜昆说1981年李老师的声音就开始有反应了,到1984年确诊后李先生仍然在舞台上演出。

1981年,姜昆发现李文华的声音没那么亮了,偶尔还有些沙哑,便劝他去医院检查身体,李文华这才告诉他,他一个多月前就已经看过病了,医生让他禁声。可这期间,他们已经演出了二十多场。随后,姜昆陪李文华找到知名的喉科主治医师黄乎教授,黄教授确诊李文华的喉咙长了息肉,当即给他做手术,并建议他禁声十天。可刚到第三天,团里就通知他们去大会堂演出,姜昆拗不过他,只好让他上台。1984年6月,姜昆和李文华去香港演出,受到港澳同胞的热烈欢迎,他们不断地加演相声段子并增加演出场次。李文华原本就是带病演出,加上劳累过度,嗓子发炎很严重,可他不忍心让观众失望,喝几口中药汤顶一下,就照演不误,姜昆看了直揪心。回到北京后,姜昆带李文华到医院进行彻底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声带上长了个小瘤子,必须住院治疗。出院后戒烟、戒酒、戒声,可他的病还是久治不愈,最后切片检查确诊为“声带鳞状细胞癌”。1996年4月5日,在北京同仁医院里,姜昆流着眼泪在家属栏里写下“姜昆”两个字。

2008年7月,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评会召开,李文华荣获终身成就奖。李文华一直想拜马三立为师,马三立早年就同意了,可还没来得及办拜师仪式,马三立就去世了,这件事成了李文华心中最大的遗憾。姜昆知道后找到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请他代父收徒,马志明当即就答应了。2008年12月11日,81岁的李文华身上带着氧气瓶和各种医疗辅助设备,抱着马三立的蜡像合影,在马志明和马三立的徒弟常宝华的见证下举办了一个特殊的拜师仪式,正式成为马三立的徒弟。这一切,都是姜昆为他张罗的。

2009年4月初,李文华由于喉癌导致肺心病,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平时他住院,姜昆几乎天天去看他,而那几天不管他怎么想怎么盼,姜昆就是不去。其实,姜昆早已知道他病危,故意不去只是为了让他有盼头而能多坚持几天。

5月3日,姜昆在拖了一个月后终于来到医院,这么久没见李文华,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面对生离死别,两个人都哭了,李文华拉着姜昆的手舍不得松开。他说他想见几个老朋友,姜昆马上帮他联系上了。朋友们来看李文华,李文华不能说话,就用笔写:“我知足了,我赚了……”

5月9日,李文华去世,姜昆写挽联时,“李文华”三个字足足写了5遍,他说他要让这几个字透出李文华特有的坚强和刚毅。

据BTV科教《记忆》等整理

周一至周五晚8:00播出

猜你喜欢

马三立姜昆老好人
老好人外公
马三立为什么“饭醉”
姜昆临场“现挂”魔术陷阱
马三立的哏儿
马三立的“哏儿”
老好人
不抽别人的烟
图说天下
笑星姜昆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