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教育引导学生手脑协作的探索与思考
2017-05-31王卫平
王卫平
【摘要】本人在多年的劳技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等进行改革,引导学生手脑协调动作,激励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劳技教育 手脑协作 探索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03-01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 “通过思维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双手的精确动作在实现着同样精确的设想,就使少年们变成聪明的思考者。”这一精辟的论述说明了“动手能力”是手脑协调工作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加强劳技教育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智慧和创造力。《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劳技教育培养学生手脑协调动作的能力,其目的是通过手脑协作,促使其善于思考、敢于探究,使学生在劳技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提升学生的手脑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劳技教育中引导学生手脑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关键阶段,学生大多不满足于单纯书本知识的学习,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劳技教育要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中小学劳技教育的内容覆盖面较广,而许多内容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基础技术方面的编织、刺绣、雕刻、陶艺等,需通过手脑并用去学习、探究和实践;而养殖技术、植物栽培等项目,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营养,还改善了生存环境;又如简单机械维修、电工常识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用技术,在实际操作中不开动脑筋,有些问题和故障就难以解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劳技教学中学生创作的作品,一定要符合客观自然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如在纸艺创作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任选一种花完成创作,大部分学生只在花的顔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做了改变,表明这是不同植物的花朵。只有少部分学生对花托、叶子和花柄也做了改变,这说明这些学生平时对花的观察比较细致,他们注意到了不同植物的花的花托、叶子和花枘等都是不同的,符合客观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品鉴学生完成的每一件作品,挑选出典型作品进行评价,好的表扬,不足的及时指正,并相机传授观察的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主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理念下的劳技教育必须使学生会劳动,学会创造。本人在劳技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物品进行创作。如用硬板纸创作成大炮、坦克、小提琴等;用空的易拉罐制作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用顔料和面粉创作不同的人物……手脑并用,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一件件风格迥异、新颖独特的作品制作出来,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晶。
可见,劳技教育通过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劳技教育中引导学生手脑协作,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脑科学和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手、脑与各器官协调发育,神经系统基本功能与脑的高级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脑功能的开发不应错过这个“黄金”时期。 在劳技教育中注重引导学生手脑协作,就像是给机器注入了润滑剂,会使手和脑更加灵活协调。比如在《模型搭建》一课的教学中,利用已有的模型,让学生按部就班地搭建床、吊车、飞机等物品,教学效果好,教学过程容易掌控。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精心设计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教学设计,让每组学生在20分钟内利用手中的基础构件搭建出最高的物品或体积最大的物品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和实践兴趣,提高学生手脑合作的创造性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劳技教育中引导学生手脑协作,能够改革陈旧的劳技教学模式。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深切地体会到以往劳技教学中“单纯进行作品制作”或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的教学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新课改提出了“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理念,随着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在教学活动中,本人不断总结和探索教学方法,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尝试了“目标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后,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自主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够体现出个性与能力的作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评价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实践,本人也在此方面获益颇多。如在纸艺教学中,采用“目标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会“纸三角”的基本折法、插法、组合方法后,提出了“请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再加哪些步骤,可以变成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纸三角在他们手中就象变魔术般地变成了许多新物品,如手槍、天鹅、桌子、花瓶……这使我感到十分惊喜,没想到学生的思维有如此敏捷,想象力是如此丰富,师生都体验到了新颖的“目标教学法”带来的成功和乐趣。
总之,劳技教育中应引导学生手脑并用,鼓励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善于动脑,敢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促使学生从小养成乐于动手、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通过劳技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生活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1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册)[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