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2017-05-31蒲小敏
蒲小敏
摘 要:小学生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离不开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的方法,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观察力;小学生;写作水平;观察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231-01
小学生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离不开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的方法,启发学生的观察力,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一、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一段精彩的画面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为了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必要时可以把这些东西引入课堂。比如写水果时,可以请学生把各种水果带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这样的观察所得一定是深刻的,写出的文章一定是真实的。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要求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写作前我让大家把自己喜欢的水果拿来,在课上让大家先观察,再说一说,然后再写一写。有的同学拿来了橘子,说橘子穿上了一件皮大衣,扒开桔皮,一个个桔瓣还披上了一层白纱,扒开白纱还看见了一个个弯弯的“小月亮”。有的同学拿来了红红的苹果,说像小姑娘的脸蛋。多么形象的语言呀,正是因为同学们有了深入的观察,才有着这么深刻的语言描绘。观察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内,应随时随地的去观察,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亲自去观察,亲自去体验,这样的观察所得印象会更加深刻,观察更加具体,感受更深。
二、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使表达井然有序
教学中,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观察时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但是叙述时却七零八落,没有中心。究其原因,是他们在观察时对事物的整体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没有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集中表达一个中心。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意识,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眼光观察事物,切忌只看到事物的一个局部就贸然下结论、以偏概全。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其次要做到观察有序。静止观察时要注意远近、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南北、高低等。如观察一种植物,教师在指导观察时,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明确:植物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按什么顺序去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些部分?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使学生既注意了全面观察,又不忽视植物有特点的部分。移动观察时要做到景随步移,记叙时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如“我走进这条大街……”、“我来到了大街最热闹的地段……”、“我到了大街的尽头……”,把观察点一一交代清楚,景物随步子的移动而变化,读者就不会感到突然和凌乱了。
当然,观察时的顺序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我们还可以用时间顺序、由此及彼的顺序……但是一定要给人以完整的印象,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会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了。
三、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
生活中的人、事、物主要包括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其中,在学校生活中的人、事、物,是儿童接触很多的一部分。在学校生活中会发生许多事,会产生一些矛盾,我们可以引导儿童去仔细观察,写出学校生活中的人和事,写出这些人和事的特点。学校生活中的物,甚至一块黑板,一只粉笔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中的人、事、物,几乎无时无刻不与儿童发生关系和影响。兒童是社会中的一员,也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培养他们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不仅是为了作文,而且会增强他们的社会经验,了解社会的真假善恶,懂得一点做人的道理。另外,许多自然想象和物态变化,也具有强大的吸引作用,最能使儿童心驰神往,产生种种幻想。例如,日食、月食、狂风、暴雨、闪电、星空、月季、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及冰雪雾霜等物态变化,都是很好的观察对象。
四、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习观察方法
课文是作者观察所得的文字表达。作者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必须经历观察与思考的过程,并以一定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如教学《鸟的天堂》中描写众鸟纷飞的段落时,可先让学生充分阅读或想像文章中所描绘的众鸟纷飞的活动场景,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写鸟儿,是怎样进行描写的?”然后再品读,领悟作者是怎样应用语言文字有顺序、有重点地把观察到的情景表达出来,学习作者按顺序﹑有重点的、点面结合的观察事物的方法。《桂林山水》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作者以积极的思维参与观察的特点十分明显。教学时,在学生阅读、体味课文语言,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设问导思:“课文写的是桂林的山,拿它与哪里的山作比较?抓住了桂林山的哪几个特点?”从而学习运用比较分析,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五、在习作教学中指导练习观察能力
学生内化的认识外化为能力,才是最终完成培养观察力的任务。作文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观察事物能力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要求,进行观察方法的示范,善于发现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启发指导,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培养观察能力。
例如,有一次我指导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的场面片段描写。第一次写作时,大多数学生只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和谁进行拔河比赛。只有简单笼统的叙述,没有具体的描写,内容空洞。于是我要学生再次观察,进行第二次作文。这一次,我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边议,要求观察后在班上交流心得:
(1)在比赛中,运动员的神态、姿势、动作等有哪些共同或不同的特征?
(2)哪位运动员特别引起你的注意,可能会想些什么?
(3)啦啦队员的表现怎样,赛场气氛如何?
通过以上问题,我指导学生运用变换视角﹑点面结合的方法,联系比较的方法,多维同步细致观察的方法进行观察,目的性明确,任务具体。作文内容具体了,同时也学会了点面结合﹑抓住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
观察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教师要拓宽训练的渠道,让学生“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