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2017-05-31张惠敏
张惠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60-01
作文评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评讲的基础。在传统的作文评改中,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却毫不领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作文评改不应该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评改中来,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只有这样,作文评改才能扎实有效,事半功倍。近年来,我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作文评改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评改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评改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评改兴趣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它把注意的焦点设置在图的中心——中央图形上,并由此开始,把联想和想象所产生的思维结果(文字或图形),作为与中心图形相关的一级子中心用随意的线条将其与中心相连,作为一个分支。一级子中心可以成为下一级联想和想象的起点。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看作是一种放射型的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皮层技巧——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空间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正是利用图像、色彩、空间等要素并与文字结合来刺激大脑,以此把零散、繁多的知识结构化,快速建构在人的认知、记忆系统中。[1]因此,思维导图能够用文字和图形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作文想法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直观形象的“画画”方式利于思考、便于探究和联想,十分适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能够很好地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我这样引导学生评改: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动物分别写了哪些内容?接着,我边引导边在黑板上勾画。学生一看,兴致马上来了。我立刻趁热打铁,
让学生像老师一样先勾画出自己描写的动物,再运用简单的线条和文字为自己的作文画一幅思维导图。学生画完后,再让学生两人一组,对照黑板上的思维导图,修改原来的思维导图,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等学生修改后,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几幅改后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评。接着让学生根据修改后的思维导图,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因为有了改后的思维导图,就好像登山有了路线图一样,学生修改作文就变得轻松了。其实,只要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便不是一件难事。“要我改”和“我要改”修改出来的作文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降低评改难度,有效激发学生作文评改的兴趣。
二、运用思维导图,拓宽评改思路
作为辅助师生在作文评改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的工具,思维导图的作用绝不仅仅是用来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它更有助于拓宽评改的思路。画一幅思维导图好比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当一个人在作文修改之前把自己的想法顺利地写出来时,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头脑也会接受新想法。[2]有些孩子好不容易完成了作文,你再让他进行修改,他往往无从下手,不知从何改起。因此,教师可以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评改的要求,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要求画一幅自己的修改导图或修改作文前的思维导图。在写写画画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维就像涂鸦一样不再受约束,容易发现问题,灵感也会随时闪现,也不再有无从下手之感。经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学生的思维也会随之逐渐清晰起来,哪里需要删掉,哪里需要修改,哪里需要增加内容等等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有了导图的清晰展现,修改也更有目的性,科学性,效果自然更好。直到学生动笔修改,作文其实已经经历了不止一次的修改了。这样不知不觉中便提高了修改的质量,也加快修改速度,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作文《场面描写》的讲评课上,我先出示了有关修改文章的名人名言,又让学生回顾了本次作文的要求,概括了优点和不足后进入作文讲评。先和学生一起寻找作文中的亮点,并运用思维导图加以呈现。然后让学生欣赏整篇的美文,接着让学生对照思维导图对一篇中等作文进行集体会诊。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完全打开了。这时候,再让学生对照老师的评改思维导图,绘出自己的修改思维导图或修改原来的思维导图,并互相评改。不管是老师的评改思维导图,还是学生自己的修改思维导图,都较好地拓宽了作文评改思路,让学生在作文修改前,对全文所需要的修改有了一张“全景图”。这张“全景图”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写什么”、“怎么写”、 “怎么改”,这样一来,学生修改的思路就更清晰了,修改起来就更容易了。
三、妙用思维导图,教给评改方法
教育學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生作文评改时,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以块状的形式,使学生进行可视化学习——通过直观图表达信息。借助直观图提出创意——有利于学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4]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首先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魏书生老师订出学生评改的八条要求,我将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中年级为例,总结起来就是“八看”。这样的思维导图,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再如把好作文标准编成三字歌,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有助于学生记忆。这样,学生作文评文便有所依傍,简便实用。文无定法,修改也无定法,但要得法。让学生评改作文,虽然列出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但若没有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学生刚开始往往不得要领。因此,教师要进行示范评改。一要帮助学生会用修改符号。为便于理解评改意图,要统一增、删、调、换、改的各种符号。二要帮助学生掌握修改步骤。做到一忆(忆作文要求),二查(查习作,对照要求找问题),三划(用统一符号划出毛病所在),四改(问题逐个落实动笔修改),五誊(将改后的作文抄写在本子上)。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人脑的思维过程呈现序列化、直观化, 还可以用色彩、图画、代码等多种形式加以修饰;不仅可以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还可以提高思维的精度与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