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

2017-05-31黄森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5期
关键词:无公害防治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森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林业林木的保护与防治,不断对如何开展无公害防治病虫害工作进行研究,并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对林业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方法的生态价值及经济意义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如何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计划的探讨,对林业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研究,为提高我国林业经济奠定基础,促进我国林业长远发展,维护生态平衡。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重要意义;防治方法

1 林业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意义

1.1 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生态价值

首先,无公害防治法能够在确保能够保护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方式对当地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的价值;其次,无公害防治法能够在对周边环境不产生影响及损坏的基础上对林木进行病虫害防治,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环境生态价值。因此,必须认真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重要指导方针进行,贯彻并落实“森林生态平衡健康”理念,坚决对林业企业及营林部门进行无公害防治培养与管理,为发展现代化林业、提高我国绿化面积奠定基础。

1.2 无公害防治病虫害的经济意义

传统病虫害防治方法在使用时,需要利用药物等对病虫害进行消除及预防,不仅需要购买化学药物,增加了部分成本,同时这些药物对人体也存在一定伤害。而无公害防治病虫害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防治,在降低防治成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防治人员的身体健康,具有高效性、节约性及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防治病虫害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林业走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2 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设计

2.1 做好种子播种前设计

第一,在对树种进行播种前,应进行筛选,讲优质的种子留下,将发霉或干瘪的种子丢弃,保证树种成活率;第二,对树种进行消毒,保证树种在发育期间不被病虫害干扰;第三,对苗圃内林地进行消毒、平整,减少疾病与病虫害发生几率,并能够将虫卵等进行消灭。

2.2 林业苗圃选地

在选择苗圃地时,要尽量避免选择土壤湿度较大、地势低且黏土比例过多的区域,否则不仅不利于树种发育发芽,同时也容易使生长后的苗木出现苗枯病等。此外,还应该在苗圃周围种植部分害虫喜欢啃食的植物,通过诱捕害虫将其消灭,避免利用药物方式,保护苗圃内环境。

3 林业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生物性防治,是指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针对病虫害及其天敌的生活习性、及结构等对其进行感染、捕杀,并利用其天敌对其进行捕食等方式进行消灭病虫,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环境条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而生物性防治也应建立在符合该地区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生物链条关系发挥该防治方法的高效性及无公害性,为进一步优化生物性防治芳法积累经验。而在具体防治过程中盖方法可分为微生物防治法、天敌昆虫防治法、鸟类防治法及推广生物学农药等。

(1)微生物防治法

部分病虫害主要为微生物的宿主,微生物通过入侵病虫身体内部吸收营养,并对病虫所食入的营养继续吸收,直至将宿主杀死。因此,在对微生物宿主虫进行防治时,可利用具有较强感染能力的病毒、真菌以及其它细菌等具有寄生习性的微生物对病虫進行消灭。例如,在部分地区松毛虫及天牛具有较强的寄生性,利用白僵真菌对这两种病虫的幼虫进行寄生,能够有效降低病虫的活跃程度及生长速度,进而杀死病虫,在保护林木的同时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2)天敌昆虫防治法

所有生物都在其特定的生物链条关系网内,病虫也不例外。其中林业病虫在生物链中也具有其天敌。昆虫天敌在生物中会对低于自己生物等级的昆虫或其他不同种类的病虫进行捕食,而在无公害防治中,可通过对当地病虫进行研究后,引入其天敌在进行繁殖后将病虫捕食,达到防治目的。但在此期间,不仅需要对病虫天敌是否能够对林业造成损害进行重点研究,同时也应对其数量进行控制,维持生态平衡。

(3)鸟类防治法

众所周知,啄木鸟、喜鹊等鸟类主要以林间病虫为食。据不完全统计,啄木鸟的成鸟在夏季时每天可捕食病虫高达200头以上,而幼鸟每只每天也可捕食25头以上的害虫。因此,在进行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时,可通过将啄木鸟等鸟类放入林中,诱成鸟筑巢并进行繁殖,利用鸟类捕食昆虫的天性对病虫进行防治,不仅能够使病虫得以控制,同时也大量节省人力财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在鸟类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对不同鸟类差异性地引入,例如对大山雀、松鸭的引入就要从林区周边开始,逐步向核心区域覆盖,在有效保护鸟类的同时,扩大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体、空间和范围。

(4)推广生物学农药的应用

生物学农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提纯技术研发的一类特异性、低残留的新型农药,主要物种有苦参碱、除虫脲、苦烟乳油、灭幼脲、阿维菌素、苯氧威等各类仿生制剂。随着工业化生产效率和生物学农药质量的提升,在林业工程中广泛使用生物学农药已成必然。

4 做好林业病虫害的物理性防治

4.1 机械捕杀林业病虫害

第一,为能够严格控制林鼠的数量,可以利用捕鼠夹等对林间的林鼠进行捕杀,将林鼠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林业内部的生物种类平衡;第二,对于林间病虫虫卵及过多的茧蛹,可利用定期进行机械深翻的方式将其找出并集中消灭,但在利用机械深翻时需要注意对林木进行躲避,以免因误伤树根对林木造成损害;第三,对于成虫数量较多的林间,可利用诱捕等方式对其进行捕杀,严格控制病虫数量。

4.2 物理阻隔消灭林业病虫害

第一,在林间使用阻隔装置,并对其进行喷射具有一定毒性的喷剂,使病虫幼虫与成虫无法完成迁徙与繁殖,将病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也完成对病虫的控制及灭除;第二,在榆树种植区域,可在榆树树干上捆绑塑料布,能够减少并避免天牛在树上进行繁殖,而在春季事利用菊醋药剂等将细绳进行浸泡,随后将浸泡后的细绳捆绑在树干上,可防止幼虫向树上攀爬,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4.3 高温处理林业病虫害

第一,在种子播种前,可利用种子耐高温的特点,利用热水或其他高温设备对其进行高温消毒,将部分不耐高温的病毒杀死,提高种子整体成活率;第二,可将种子在晴朗天气时暴晒在烈日下,通过提高种子内外温度对其内部隐藏的病虫害进行灭除或驱赶,并能够使其它幼虫无法靠近高温下的种子,达到对树种的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无公害防治效率。

4.4 诱杀林业病虫害

诱杀是利用信息素、光线、潜所等方式,以病虫害的生物学习性作为前提,实现对病虫害的吸引,进而捕杀病虫害的方法。常见的诱杀方法有:利用病虫害对信息素敏感的习性,在繁殖季节大量释放人工信息素,使繁育期病虫害难于获得有效的交配和繁殖机会,降低病虫害的密度和威胁。利用病虫害向光性的生态习性,在林间设立黑光灯、高压线圈,实施对病虫害的诱杀。

5 结束语

无公害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不使用或最少使用农药、制剂等化学药剂,从而避免病虫害防治中污染扩大、残留积累而引发的环境污染、公害集聚、生态破坏的问题,是当前林业高层级、高水平的病虫害防治的新方向。要在病虫害习性、林业工程设计、物理环节等相关领域上下功夫,提升无公害技术实际控制和消除林业病虫害的效果,开辟无公害技术应用的新空间和新局面,形成对林业病虫害管理、控制和预防的新技术和新机制,构建出符合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环境优化的无公害防治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美红.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无公害防治策略[J].中国林业产业,2016(07).

[2]陈扬.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与无公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5(23).

猜你喜欢

无公害防治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林业中病虫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分析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