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2017-05-31何敏杰钱炯唐靖
何敏杰 钱炯 唐靖
摘 要:城市向前发展,各类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在众多项目中,市政类项目则占据了所有在建项目中的较大比重,市政项目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全面保证工程质量,才能实现城市宜居,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市政道路施工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技术选择和技术工艺决定着工程质量,良好的技术是工程施工的前提保障,道路施工需要使用到水泥材料,只有全面控制住水泥材料质量,才能建设出精品道路。文章主要通过对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水泥道路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仅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 概述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技术选择非常关键,良好的技术是精品工程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先进的技术指导,则无法完成高质量的工程建设项目。道路施工中经常会用到水泥材料,对水泥的配比与调和非常重要。水泥碎石技术控制的好,则能发挥技术优势,碎石技术是一种半刚性基层,在道路施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整体特点是施工全面、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且比较经济,正是因为碎石技术的特点才使这种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有广泛的开发利用,特别是路面基层施工中,更是需要碎石技术支撑才得以完成,虽然这种技术有自身优势,但在技术上的要求却比较高,特别是相关材料级配、水泥剂量、摊铺碾压、离析处理、成活时间及成型后养生等较难把握,如果控制不好,则会出现粉化裂缝等现象,过不到质量标准要求,影响水泥强度与硬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常常见到,控制不力造成的问题,比如路面缺陷后,就会造成沥青面层的龟裂,影响路面美观,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导致严重的交通运输事故发生,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原材料质量控制
根据技术规范和实际施工经验,可以使用的石料配方法有四种,9.5mm-31.5mm,4.75mm-9.5mm,2.36-4.75mm,2.36mm,各种材料按掺配比例合成级配控制范围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1 水泥
路面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并不多,但每一种材料的配比需要按照标准执行,否则就会出现施工问题。水泥是集料中常见的一种稳定剂,那么,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施工前合理选择,对标号低,凝时长的水泥要优先使用,这样才能建设出高标准的路面,保证等车交通安全。水泥稳定碎石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时间段,预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水泥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这样其强度硬度才能达到工程设计标准,保证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中,需要对水泥质量性能严格把握控制,不能使用过期水泥,更不能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受潮水泥,不然就会造成施工损失,建设出劣质路面。施工时,路面基层需要使用缓凝水泥,抗压程度16-20MPa以上;同时为了保证强度,还要在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上做好检测,保证符合工程设计标准要求,一般情况下,水泥初凝时间需要3.0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要高于6小时,只有按照标准选择与操作,才能实现水泥适配,满足工程标准。
2.2 碎石
碎石是主体材料,在色泽上需要严格筛选,不能使用外观颜色差异大的碎石,整体色泽需要保持一致性,为了保证强度,不能选择使用红、黄色的风化石料,避免路面基层出现施工的不稳定性。对碎石材料选择好以后,为了施工方便,则需要根据石料的大小做好分类堆放,不同粒径的石料堆放在一起,便于施工取料,为了确保材料不出现混放,在不同的材料中间加以有效隔断,这样施工时就能根据不同路面做好掺配作业,碎石套筛应符合标准规定,满足规范要求,确保各级配碎石存放场地排水良好。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拌和
为了方便施工,便于拌料,多是采取厂拌法进行配比,拌合站场需要选择那些地宽,交通便利的区域。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好不同规模的碎石,按分仓堆放标示取样,要想全面保证混合料生产顺利,实现质量要求,需要全面调整好相关的设备,使设备运行良好,确保一次性拌和完成,通过试验得出结果,按结果放大比例,使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施工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集料颗粒比例做好调整,保证设备满足拌和要求,实现配料准确,拌和均匀的根本目的。拌和含水量的控制非常重要,需要保持最佳含水量,标准规定为0.5%~1%,这样在生产过程中,才能补偿施工过程中水分蒸发出现的损失,同时,为了保证水分充足,还要按照集料所处的环境做好含水量控制,保证含水量与气候及气温变化相符合。按照时间早、中、晚不同适当对水量做调整,这样运输时才不至于缺少水分,造成离析现象。
3.2 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施工要严格遵循程序与流程,确保施工质量。摊铺前,需要全面检查底基层标高情况,确保每间隔10m对一个断面的检查,确定4个控制点位,如果在检查中有不合格的,一定要及时纠正,对局部不合格情况认真处置,同时为了下一步施工做准备,还要把底基层表面进行洒水保湿。选择准备好摊铺机,为了实现质量安全要求,需要全面对机械做核查,检查内容包括:校核钢丝绳标高,加密稳固钢丝绳固定架,拉紧钢丝绳。通常机械的固定架是直径l6-18mm,长度保持到70cm左右,钢丝绳直径3mm,而固定架安装也需要进行固定,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稳定,曲线选择根据半径做好架密设定。摊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时摊铺机材料输送器作业要和其他设备配套使用,螺旋输送器宽度比摊铺宽度略小50cm左右,如果超过宽度,则会出现浪费,过窄则导致密度不够,施工过程需要机械和人工相互配合,保证摊铺效果,避免出现混合料离析。
3.3 碾压
碾压施工关系到后期使用效果,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严格遵循先轻后重、由低到高、由边到中的基本施工原则,碾压过程对水分进行控制,保证混合料含水量最佳值。为了实现路面整体效果,可以选择使用180型单钢轮压路机进行连续作业,在整个范围做一次整体性的静压,直线段施工则保持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到外侧依次连续均匀碾压,对相邻的碾压轮迹需要重叠1/3轮宽,使路面平整。再使用220型重型振动压路机继续进行路面的碾压,对压实度做好及时检测,消除全宽范围轮迹。施工过程对含水量控制非常关键,如果控制不好,则会出现“弹簧”现象,现场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压实度。
3.4 接缝处理
接缝是路面施工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接缝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只有摊铺机宽度达到标准,整幅摊铺才能避免出现纵缝接缝。摊铺机摊铺宽度不够,一前一后施工时,也能有效避免出现纵向接缝。路面施工会有施工结构物影响,为了保证施工连续性,在施工设计时,多是根据路面情况设定,避开结构物,形成多个施工段,有效避免横向接缝的出现。当施工中遇到必须有接缝的,则,则需要合理处置好接缝问题,保证路面平整度。一般处理方法是把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全部进行铲除,然后把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垂直向下的断面,摊铺机回到压实层最端,使用木板垫到一定的高度摊铺新料,很容易解决接缝的问题。
3.5 养生
碾压完成后,需要根据质量标准做好检测,保证压实度,这时路面就需要进行养生保养,需要把握好时间段,不能出现延误。养生时可以先洒水,使用土工布对路面进行全部的覆盖,覆盖不能低于7d,防止出现干燥,保持水分濕度,使整个养生期基层表面潮湿。
4 结束语
市政路面基层施工受人员、机械、材料、水文、气候、施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只有全面管理,严格施工程序,才能确保施工顺利,实现精品工程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洋,张光明.浅谈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0(03).
[2]何鑫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