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

2017-05-31舒琼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化解决策略幼儿教育

舒琼

摘 要:现阶段,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演变为社会常态,其突出表现是在幼儿教育执行阶段融入大量小学化元素、特征,如小学知识体系、小学管理模式、小学考评体制等,这是一种严重违悖幼儿教育科学性的行为。本文基于这一现象展开研究,阐明“小学化”幼儿教育存在的危害,并提出相应地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10-01

在幼儿教育阶段实行“小学化”主张是一种典型的“拔苗助长”行为,在幼儿尚未形成知识体系化教育意识之前,直接将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灌输”到幼儿意识中,容易导致对学习的后天恐惧心理。并且,这种“不合时宜”的教育实践会影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生理运动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的严重损害,是一种违悖幼儿身心健康發展的错误行为。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诱因

“中国式家长”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成才心理”,加上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教育思想糟粕,很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本质上正是幼儿教育机构迎合父母的这种心理,从而实现市场经营的认同性。

由于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主观地确立了一个高起点,按照这一逻辑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知识错误教育的一个起点,不排除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的现象;这种心态本质上是不断“超越自我”,而达到“超越他人”的目的。然而家长以及老师都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不合时宜或超出常规的教育内容,会对幼儿造成严重的心理、生理和精神负担。

游戏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幼儿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寓教于乐”,即通过游戏来培养学习兴趣、主动性和探索性,进而实现音乐、运动、数理等综合能力的开发。“小学化”元素和模式的引入,会直接阻断正常的身心发育,产生“先导性”的教育干扰。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第一,成严重心理负面影响。不可否认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压力,但学习压力并非一定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其关键在于,学习压力是否符合学生的承受能力。显而易见,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对压力的承受限度最小,稍有不慎就会过量,由此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来源于家长、教师的压力会转化成对学习的“恐惧感”,越是急功近利,学生的心理负担就越重,对于学习的兴趣也就越少。

第二,影响幼儿正常生理发育。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普遍在3-5岁之间,这一时期正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对以后的生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神经系统、心肺系统、身体机能等存在很多缺陷,不适宜长时间、固定性的从事某一种活动。如果这一时期采取“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幼儿长时间坐卧,对骨骼、肌肉、内脏等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长时间思考会导致大脑疲劳、供血不足,严重地甚至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过早地出现心理障碍,而过度强调幼儿看书写字,也容易造成近视、驼背等问题。

第三,不利幼儿健全人格塑造。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幼儿教育“小学化”所产生的危害也源于此,它严重地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让年幼的儿童过早地承担了沉重的学习任务,失去了应有的美好童年。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创伤一旦形成就难以愈合,随着幼儿的成长伴随终生,并导致人格不健全和心理疾病,并不利于社会人才的培养和需求。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解决策略

第一,转变幼儿教育观念。幼儿教育虽然属于学校教育体系范畴,但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出现了较严重的边缘化、市场化局面。不排除一些优质幼儿园的存在,但同时也有大量非专业人员经营的学前教育机构,一味地迎合市场,缺乏先进的幼教理念,为迎合社会、家长片面看学生能拼多少拼音,认识多少个字,能算多少个题,能读多少个单词的需要,加大对学生拼音、识字、数学、英语的教学,忽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艺术能力的培养,由此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频繁出现。

转变幼儿教育观念不仅要针对幼儿教育机构,更重要的是作用于幼儿家长,消除急功近利的成才教育心态,转变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理念,坚持“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第二,重视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除了在幼儿园中进行合理的教育工作之外,家庭还应该充当“延续功能”,通过幼儿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沟通,让幼儿有“在家与在校一个样,在校与在家并无两样”的感受,不能够让幼儿产生两种反差较大的环境感受。通过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大量沟通,探索有效可行的操作方法,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第三,丰富幼儿活动内容。通过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借助游戏、表演、比赛等各种方式来实现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在符合幼儿年龄、心理、生理等基础之上,要尽量丰富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维持其新鲜感、满足其好奇心,让幼儿在“玩着学、学着玩、乐着学、学得乐”,充分发挥游戏的“寓教于乐”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 兵;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2] 刘小红;杨晓萍;;幼儿园“禁教”思想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猜你喜欢

小学化解决策略幼儿教育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