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剧《珍珠塔》王梅版和省锡版情节与人物对比
2017-05-31张宁
张宁
一、《珍珠塔》简介
《珍珠塔》全称《孝义真感珍珠塔》,原作者不可考。据凌景的《珍珠塔各本异同考》中说:“明代已有此书,因明抄本《番合钏》弹词中以当时的唱本一百二十多种缀成十字调。”但现存最早的刻本为清代乾隆年间周殊士作序的刻本,无更早的书面材料流传。
《珍珠塔》的故事内容源于湖北襄阳,主人公方卿家室败落,由河南来襄阳向身为御史夫人的姑母方朵花借贷不成反遭羞辱,在愤然离去时,得到表姐陈翠娥得到同情,私赠珍珠塔。之后几经波折,终于金榜题名后回襄阳羞姑,最后与表姐团圆花烛。《珍珠塔》的故事版本很多,民间流传也很广,原本是吴语区著名的一个评弹弹词版本,后被沪剧、锡剧、黄梅戏、柳琴戏和豫剧等多种地方剧种所吸收演绎,历经百年,经过几代艺术家的整理改编和演绎,其中锡剧的演绎独占鳌头。
《珍珠塔》作为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在江浙一带就流传着一句谚语:“拔不完的兰花,贈不完的珠塔”。20世纪50年代初,钱惠荣根据锡剧幕表戏整理,《珍珠塔》开始有了定本,王梅版《珍珠塔》即是以此为蓝本拍摄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锡剧大家王彬彬和梅兰珍两位的表演版本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1959年剧组曾被周总理接见,1962年赴中南海为毛主席表演而受到鼓励和表彰,音像资料大卖百万张,获得1989年首届“金唱片奖”。时至今日,2008年江苏省锡剧团版本的演绎也同样精彩,得到了戏剧界的最高大奖“文华奖”,更别说各种其他版本的演绎百花齐放了。
《珍珠塔》的情节曲折传奇,原剧本就有十多卷之多,而且各个版本的整理改编都各有特色,但是艺术水平良莠不齐,本文主要比较讨论锡剧《珍珠塔》中最富盛名的王梅电影版和现代精品演绎的省锡版的人物情节主题的文本区别,探究剧目的发展和变迁过程。
二、研究主旨
民间曲艺说唱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百姓的娱乐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正因为其产生发源与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的创作者不可考,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修改与编订,同一戏曲主题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而比较研究其中的变迁,探寻变迁过程中艺术加工的目的和作用,则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接近民间艺术的发展倾向和演绎接受过程。
三、版本情节概述
(一)王梅版情节
《珍珠塔》演绎普遍认可度最高的版本即为王梅版,表演家王彬彬和梅兰珍分别演绎方卿和陈翠娥,唱腔完美富有特色,“赠塔”这段戏成为是我国戏曲舞台上各剧种移植借鉴的保留节目,戏曲的成功和表演艺术家的出色是不可分的。但是,在表演家之外,光论剧本的设计来看,虽然在演绎前王梅版的戏剧剧本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剧本分为十场,分别为投亲,见姑,赠塔,追侄,劫塔,哭塔,假书,庵会,羞姑,成婚。
(二)省锡版情节
省锡剧团版本是近年来新演绎的版本中好评度比较高的一个版本,剧本分为见姑,赠塔,封厅,跌雪,赠印,羞姑,开门(尾声)共六个部分,情节与回合都有较大的删减。
四、两个版本的情节比较与人物形象塑造比较
(一)共同保留内容
两个版本共同保留的情节有:见姑,夸塔,姑嫌侄,借银,羞侄,园会,赠塔,赠银,嘱托,夫妇拌嘴,失塔,跌雪,羞姑。
在历代改编的过程中,最受争议的两个情节莫过于方卿是否做官和是否“羞姑”上,一些版本取消了这两部分的情节,并做了改动。人们围绕做官是否会有“以势利反势利”“以封建反封建”的矛盾思想,“羞姑”是否会显得方卿同样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负面人物色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版本都很明智地选择了方卿最后还是做官和“羞姑”的情节。一方面是因为做官是方卿“羞姑”的必要条件和资本,如果没有做官,那么方卿“羞姑”就没有立场和力量,容易再次遭受方朵花的羞辱。而对于是否“羞姑”这个问题,两个版本都放弃了主角“高大全”的光环,没有因为“羞姑”这个情节会让一小部分观众产生质疑方卿人品的原因,就删除这个全剧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高潮,更可贵的是,两版在人物情节的处理上都有所改动,弱化了方卿咄咄逼人的形象,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方卿的正面形象的同时,揭露和讽刺了方朵花的丑恶势利面容。因此这两个情节的保留是很值得肯定的。
(二)情节增删对比
但在共同保留的情节之外,很多具体情节都有所变动,其中的不少改动对作品的艺术魅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王梅版与省锡版比较而言,少了开场方卿拜会姑爹,少了方卿一开始把责任推给红云的心理设想和方朵花刁难方卿要求中保人的情节,少了园会时陈翠娥的心理独白,以及少了方卿拿到点心后误解的心理独白和少了方卿高中后赠金印的情节。
多了方朵花夸耀娘家情节,多了盛赞侄儿三朝酒时显赫的情节,多了方卿借银时古今对比的两人交锋,多了第四场追侄、定亲,多了第六场陈翠娥哭塔情节,多了第七场假造书信,以及第八场庵会姑母和第十场结局时方母教训方卿。
(三)增删情节分析
王梅版作为最负盛名的《珍珠塔》锡剧版本,虽然几位戏曲艺术家精彩绝伦的表演成就不可否认,但是在剧本和情节的改动上,也不能说是十全十美。
王梅版多出的第四场“九松亭追侄定亲”“哭塔”和“庵会”等情节都是《珍珠塔》在流传版本中存在的情节,保留在剧目中没有什么不妥,更加呼应了《珍珠塔》某些地方别名《九松亭》的缘由。而省锡版删去一些旁支情节和方母的戏份以满足舞台表演的时间容量,也无可厚非。
两个版本在各处细节的处理上都各有优劣和不同,以下将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场:投亲
王梅版简单交代方卿奉母命来陈府投亲,而省锡版增添了老管家王本迎接的戏份和拜见姑爹陈御史,姑爹热情迎接欢迎的情节。次要人物老管家王本不“忘本”,非血缘关系的姑爹热情真挚迎接的情节欲扬先抑,方卿的唱词“姑爹仁义暖人心,不枉我,千里迢迢来投亲。若见了,嫡嫡亲亲亲姑母,定比姑爹还要亲三分”的假想与后来姑母方朵花的势利冷漠对比,本处省锡版的增添可以说是很出彩和有力的。
第二场:夸塔
两个版本见姑之前都有方朵花夸塔的情节,方朵花对各夫人的夸耀体现了她爱慕虚荣和吹牛的性格特征,王梅版同时描写了方朵花说出自己出自宰相府的娘家出身,同样使用了大段的夸张描写宰相府的陈设和奢华,夸娘家为引出夸塔做准备,非常自然,而省锡版的剧本或许觉得两处的夸耀重复了,便删除了夸娘家的戏份,同时也删除了方朵花吹牛侄儿过三朝酒时的语言,对于引发各家夫人对方卿的好奇心的衔接减少了自然流畅程度。省锡版的此处删减不是很妥当。
第三场:见姑
两个版本都详细设计了“借银”和“姑嫌侄”的对白,“姑嫌侄”的对白将方朵花的刻薄势利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咋舌其毒舌程度。省锡版在“姑嫌侄”的情节之前,增添了方朵花一开始让丫环红云带方卿去找客栈住的情节。此处的改编非常成功,方卿一开始将姑母的势利推给丫环红云:“常言道,千朵桃花一树生,姑母她,怎会冷落骨肉亲,定是红云势利眼”。此处没有直接揭示方朵花的形象,未借银时“姑嫌侄”的高潮做了铺垫,改编很成功。
第四场:赠塔
两个版本在“赠塔”的情节上基本相似,但是省锡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陈翠娥的内心独白唱腔,表现了她赠塔时的情义也有几句对方卿的责备,这一改动非常出彩,寥寥几笔将一个大家闺秀的知书达理的形象勾画出来。省锡版不仅注重了方卿和方朵花的形象塑造,在此处的赠塔情节的处理上塑造了一个仗义善良但又懂礼有节的表姐形象,不可谓不用心。
此处两版均保留了“赠塔”之外,彩萍送银子的情节,对次要人物的刻画也很用心,用小丫鬟彩萍的善良衬托姑母方朵花的势利刻薄。同时唱词中“你要当心这包干点心,千当心来万当心,点心之中有点心”之语一语双关,体现了剧本语言艺术的魅力。
第五场:夫妻争执
在赠塔之后方朵花似乎有所察觉,责问陈翠娥时陈御史出场。在两版中均体现了姑爹陈御史的真诚善良,正直重义,此处的夫妻争执的不同情节细节处理上,个人认为省锡版的改动有所欠缺。在传统的一些版本中夫妻争执的结果是陈御史封厅责罚妻子方朵花,立言只有等方卿再次来到陈家之后再解了对方朵花的禁足。这一设计固然很出气,给予观众心理补足性安慰,易于观众接受,同时也体现了陈御史的正直和不凡,但是细思来,却不符常理和人情,毕竟夫妻之情,如何忍心禁足堂堂御史大夫妻子长达三年?省锡版选取的传统情节处理方式其实是有失常理和逻辑的。
这样的语言设计更符合常理和走向,一来这种气话很真实,御史大夫也不可能真的将妻子禁足三年于厅上,二来引到下一回目追侄更加自然。所以第五场的情节设计王梅版要优于省锡版。
第六场:追侄
省锡版删除这个情节,固然是因为场景的变化太大而难以驾驭,王梅版的保留则体现了该版更加接近已有的版本,这也解释了为何《珍珠塔》又名《九松亭》,陈御史追侄来到九松亭,并在松树下许亲,松树为媒的情节也体现出传统的情节设计男女主角是方卿和陈翠娥,主线是两人的爱情故事,而省锡版则更多的针对方卿和方朵花姑侄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剧本的主线发生了偏离。但从剧本的思想内涵来说,孰优孰劣倒也不能妄下结论。
第七场:跌雪
方卿跌雪,珍珠塔被劫,两个版本都选择了珠塔被强人所劫,没有按照一些版本珠塔失落被劫,歹人将方卿扔入江中之后置卖珠塔的复杂情节,都只设计了大雪中方卿失塔,然后雪中呼号的唱段,没有复杂的后果,设计都非常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同时方卿跌雪,呼号中立志苦读,也为后来高中埋下伏笔,这一段的处理两个版本都很不错。
第八、九场:哭塔,伪造书信和庵会
省锡版删除了这部分,而王梅版则呈现了陈翠娥得知方卿失塔后哭塔的悲愤,陈父伪造书信宽慰女儿的情节,同时也有陈翠娥庵中上香遇见方母的情节,这一部分的情节保留更加完整。而省锡版因为篇幅和呈现关系删去这几个情节,固然无大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陈翠娥爱情线的刻画表达呈现,陈翠娥的戏份减少,退居女二号,陈御史的正面形象也少了一些情节来支撑,不得不说还是比较遗憾的。
但是其中最大缺漏当属删除“庵会”情节中方母的出场,少了方母出场陈翠娥正式得知方卿遇害,剧本少了感人力度,对于高潮的到来少了欲扬先抑的铺垫,同时,方母的形象在王梅版原剧本中起了比较重要的教育者形象,即教育方卿不可小人得志,失去一门忠良的家门风范的正面引导作用,没有方母,方卿的形象就容易脸谱化,也容易让人觉得有小人之嫌。不得不说省锡版此处的删减还是不够妥当的。
第十场: 羞姑
两版都保留了大段“羞姑”时唱道情的语言,又是一连串精彩的排比和夸张,方朵花的刻薄一下子展现得惟妙惟肖,同时方卿也不再是那么可怜和一味挨骂,他的反击语言的精彩也不下于方朵花,两人的针锋相对达到了全剧第二个也是最大的高潮,但是即使基本框架语言相同,两个版本在“羞姑”情节的处理上,还是塑造了不同的人物细节。
王梅版主人翁方卿的形象的处理比省锡版更为妥当,表现在“羞姑”前方卿的内心独白准备唱道情是为了试探姑母,再次提出投亲和借银两个请求,如果姑母有所改变则往事一笔勾销,这个情节的设计非常巧妙,体现出方卿不是为了纯粹报复的小肚鸡肠,同时给姑母改过自新的机会而姑母未珍惜,更加刻画出方朵花的无知和势利形象。另外,在园会情节,表姐陈翠娥向方卿代母赔罪的回答设计上,王梅版方卿的回答是“姑母责备分内事,小辈怎多长辈心”同样体现方卿并非意气之人,与最后方母的教训方卿大结局呼应,方卿的形象没有那么可憎。省锡版则未处理方卿“心胸是否狭窄”这个问题,方卿做官后出厂便是“赠塔羞姑”,有小人得志之嫌。因此,在方卿整个人物的细节处理上,王梅版更胜一筹。
结局对比:
王梅版结局是方朵花得知方卿做了七省巡按之后自己要顶香炉而畏惧害怕,此时方母出场批评教训了方卿,同时语言不仅可以视作批评方卿一朝得志不似人,“姑母她笑你骂你为你好”。但是,批评方卿同样可以视作方母对小姑子方朵花的潜在批评:“我方家满门皆忠义”“我家门不幸生下你这势利后,你姑表之情全不认!”方母的责备教育语气可谓恰到好处,达到了教育双方的作用和及时制止方卿真让姑母顶香炉的“不肖”行为,方朵花头疼几次告饶“嫂嫂,你就少说几句吧”,也因此迎来方朵花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故事结局,最后在方母的劝和下方朵花和方卿都承认错误,两家和睦,方陈大婚,达到了中国传统戏剧大团圆的结局。值得一提的是,最后大婚场景,红案上的珍珠塔再次出现,体现了这一線索物品贯穿全剧的绝妙设计用心。
无可否认省锡版的结局设计是艺术上的最大败笔:“羞姑”之后方朵花哀叹自己要顶香炉了,直接跳到开大门迎接朝廷官诰,最后以方卿的一段唱词结束全局,显得仓促狗尾。与此同时,唱词的内容围绕着“穷富自尊”“善待他人”“只要人间真情在,天下定会更美好”的现代气息的口号式语言,使全剧的思想特色浅薄化,实在是一种遗憾。这固然是因为省锡版是新世纪的演绎,也因为省锡版的表演是为了参与评奖等因素需要联系迎合主旋律,但是改动的生硬也不得不说是一大不足。
(四) 人物形象对比简析
①方卿
在王梅版中方卿的形象还是比较知书达理,园会中面对表姐的回答“姑母责备分内事,小辈怎多长辈心”,以及方母的教训让人物更加正面和符合常理中男主角的正面形象。但是省锡版的删减过多,且语言塑造上方卿有“心胸狭窄”“做官只为羞姑”的嫌疑。虽然省锡版的新增设计“方卿赠金印”与“陈翠娥赠珠塔”形成呼应,但是方卿一回来就先去给表姐用相同的手法回赠点心中的金印,这未必不是一种炫耀的意味,此番的改动方卿的封建市民色彩反而更加浓重。
②陈翠娥
王梅版陳翠娥是第一女主角,全剧也是围绕两人爱情故事进行发展的,但是王梅版注重刻画的是陈翠娥的深情与善良,而省锡版则将陈翠娥的戏份删减,势利的方朵花成为最大的反面人物和女一号,陈翠娥在此则是一个正面衬托人物,但是不得不说园会时表姐话中的几句提点教训还是将大家闺秀的特征展现出来的,陈翠娥的另一身份性格特征展现的也是一种亮点。
③方朵花
两个版本方朵花的形象几乎没什么区别,都是势利姑母爱炫耀刻薄妇,但是王梅版的方朵花的语言保留更多更精彩,人物也更生动一些。
④陈御史
两个版本姑爹陈御史都是重情重义的正面次要人物,与嫡亲姑母形成对比,但是正如上文所言,在九松亭追侄等情节陈御史的形象更为丰富,不仅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御史姑爹形象,也是一个慈爱机智爱女的好父亲形象。省锡版只有前者,陈御史对女儿的爱和机智化解女儿心患的机智没有体现,人物不如老版有深度。更重要的是在封不封厅的两个版本细节处理上,明显王梅版更巧妙和符合现实,省锡版果断封厅,一封封三年固然让观众觉得出气,但是却不是很符合现实。
⑤方母
省锡版为了情节容量删除了方母这一重要的次要人物,方母作为三世忠义的方家之妻,体现出的正直和有礼有节不护短是其身份的显示,如果草率删除了这一人物形象,被羞的方卿高中之后羞姑,和普通落难书生中状元有什么区别呢?戏剧可以传达的正直精神打了折扣,不得不说省锡版的删除是比较遗憾的。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对比和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认可度最高的两个版本的《珍珠塔》在剧本设计上也非完璧,也没有哪一个版本可以称得上最优。但是正是因为各个版本的变动和修改融入了每个版本创作者的思考和理解心血,古老的落地说唱剧目《珍珠塔》才在一百多年的流传中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争议和不足引人思考,民间的艺术当然不可能巧夺天工完美无缺,但是凝结人民大众思想艺术的戏剧结晶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讨论和表演中得到传播和认可。
最后,谨向历代戏剧创作艺术家和表演艺术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