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017-05-31胡才东
胡才东
摘 要:作为性能较差的土层,软土层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流动性强、含水量高、透水性能差的缺点,故而导致诸多工程建设问题状况的出现。目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经常遭遇到软土基这一施工状况,进而导致道路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降低,并对道路的通行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需要施工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于软土地基问题的处理。本文基于此,着重论述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寄望以此为基础促进道路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市政道路 软土地基 处理技术
1、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概况
软土地基是一种软弱土层,软粘土、淤泥质土和泥炭质土统称为软土。对于市政道路来说,软土地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而且其施工难度比较大,这不仅体现在其含水量、压缩性和承载能力方面,而且这种土质具有高度的灵敏性,而且分布极不规则。软基负荷承载能力不强将直接破坏工程基体土,软土地基具有极大的沉降量,无法发挥道路使用功能,出现不均匀沉降情况,产生路面裂缝及地下管线断裂等情况。施工中要对不合理降水量控制,如出现边坡位置土体移动现象,将影响施工区域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质量、安全。城市道路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地基就会在日益加重的交通运行的承载压力下不堪重负,致使道路出现局部下陷的现象,使城市的交通受阻,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应从根本上改良软土地基的性质,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度以及抗液化能力,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以满足道路施工对软土地基的要求。
2、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原则
软土地基的类型多种,而且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受到施工现场环境影响。因此,在市政道路的实际施工中应用软基处理技术时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1)划分路段。进行软基处理前,道路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施工路段进行准确定位,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划分,结合该路段的土质特点,制定正确、合理的施工计划。(2)充分考虑软土的土质条件,不同的软基,土质通常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施工技术人员要在对软基进行处理前,特别是在选择施工技术和工艺时,要加大实地勘测力度,选择符合实际状况、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充分考虑土质方面的因素,选用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对地基产生的干扰。(3)经济合理原则。道路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应结合软基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方案必须合理、经济,同时要明确规定对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人员等方面的要求,为施工顺利进行打好基础。(4)道路的性质。不同等级道路有不同的施工要求,道路等级不同,使用的性质也会不同,等级越高的道路要求越高,对道路平整度的要求越严格。因此,在对软基处理的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合理设计,选择合乎等级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软基处理技术应用,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程序,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精心施工,保证软基处理技术施工质量。
3、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的具体措施
3.1 高强度夯实法
软土地基通常含水量大,土质松软,通常可以利用高强度夯实法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从而减少地基中的水含量,提升地基的抗压强度。高强度夯实法是一种常见的加固地基的处理手段,其施工步骤较为简单,往往只需要一些固定的机械设备和少量的操作人员即可完成,且处理效果显著,深受道路交通施工部门的青睐。高强度夯实法通过强大的冲击力对地基进行机械处理可以有效地析出土质结构中的水分,减少土层中的裂缝,从而增强地基的强度,防止在后续使用中出现路面不平或是倾斜、断裂的问题。在高强度夯实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①在施工之前要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勘察,根据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夯实施工工艺;②在机械设备夯实过程中要随时对地基的含水量和机械强度进行检测,从而有效地控制夯实的次数、强度和范围,避免重复夯实造成的资源浪费;③夯实过程要循序渐进,对需要夯实的路面进行逐一处理,不可操之过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3.2 换填置换法
换填置换法也是软土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施工技术类型。其基本原理是将影响地基和整个道路建设质量的软土进行置换,并采用渗水性好、机械强度高、加工难度低的砂石、硬土以及其他填注材料进行填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软土土质的根本问题,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但是换填置换法施工难度大、工程成本高,只适用于置换体积较小、软土厚度小的地质结构中。因此在运用换填置换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测绘人员必须对现场情况进行实地勘测,对需要置换的土层厚度、置土方体积以及置换位置进行精准的勘测,运用相关理论与计算方法计算出需要的资金和设备以及人员的总量,从而确定工程的可行性与否。同时,填土置换方案一旦确立需要立即制定完备的技术施工方案,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保证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相应的换填置换工作。
3.3 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向软土土层中加入一定的化学材料,利用化学材料与软土之间的化学作用有效地快速整合软土,改善其基本性能和结构,增强其抗压能力和渗水能力,使得发生化学反应后的软土土质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施工要求。目前道路施工行业已经成功研发出了多种化学加固方案,其中粉喷桩符合地基技术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处理技术措施,在市政道路交通建设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原理如下:利用特定的机械设备对软土土层进行土质疏松处理,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粉或是石灰粉,并使得这些添加剂与软土土壤进行充分混合。这样这些添加剂就会与土壤中的水分进行化合反应,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同时与软土结合成质地坚硬固体,从而增强了地基的机械强度和抗压能力。同时在实际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方面需要时刻调整粉喷桩的位置,使得软土中的水分得到充分吸收;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水泥灰以及石灰粉等添加剂的用量、搅拌时间、搅拌力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在对土质环境进行细致勘察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工程施工方案和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多管齐下保证施工质量。
3.4 砂垫层法
一般而言,施工建设单位在地基土层软土成分较少,含水量较高的施工状况下可以加强对于砂垫层法的运用。该方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主要是在地基以下的建设区域进行砂石的铺设,进而确保承载地基以及路面的土层具有较强的密度以及硬度,最终实现了道路结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提高。此外,作业人员在进行砂垫层铺设作业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砂层隔离、固化软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将铺设的厚度控制在0.5~1.2m之间。不仅如此,在垫层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砂石的运用。一般而言,砂石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凭借其较强的渗透性,而促进填土排水效能的提升。在该施工技术运用的過程中,作业人员还需要依据“由内到外,逐层压实”的方式进行具体的操作。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工程建设单位加强了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原则,并对常见的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必将获得长期的发展,并由此带动相关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高建.探析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7:184.
[2]徐红胜.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实践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6:
143-145+13.
[3]华国柱.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1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