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背景下英汉互译句子成分转换的研究

2017-05-31李百旬

魅力中国 2016年28期
关键词:解释转换跨文化

摘 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用语习惯及审美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在英译汉过程中,只有使译入语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才能产生规范的、易于被汉语使用者接受的译文,从而提高交际效果。本文从句子成分这一层面入手对比汉、英用语风格,并对差异性予以跨文化解释。

关键词:句子成分 转换 跨文化 解释

一、前言

从东汉译介佛经开始,我国的翻译活动已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历史流变。历史上,每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都伴有翻译理论及方法的演进与完善。如今,译界对翻译实践中所涉及的双语文化越来越关注。郭建中指出:“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1] 曾文雄强调:“翻译研究的 ‘文化转向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及其发展的渊源, 它使翻译研究从纯语言层面转向探讨文化层面各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与制约, 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2] 语言脱胎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镜像反映。任何语言在使用时都受其社会文化的规约。翻译既然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那么必然涉及跨文化问题。

二、英、汉语用文化差异

任何语言在使用时都受其社会文化的规约,进而形成各自的语用习惯和审美标准。这种习惯和标准对本民族的语言使用者具有一视同仁的规范作用,使各种语言在使用中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如汉语措辞华丽,惯用四字成语,英语措辞简洁,逻辑性强;汉语多用短句,英语多用长句;汉语句式松散,英语句式紧凑等等。正如张志公解释说:“各民族都有若干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是客观的,有历史渊源的。在古代社会里,各种因素如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等的综合作用使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性格、心理、风俗等不完全相同,因而各自的审美观点也会不同。反应在语言运用的习惯上就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民族风格。” [3]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生成地道的、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译文,句子成分转换是无法忽略的环节,但英语学习者也应了解英、汉之间的句子成分转换不仅仅是表象的结构转换,同时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

(一)、 主语的转换

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主语不可或缺,不管句子结构多么复杂,主语

都容易定位。谓语依附于主语,主谓之间有相互制约的语法关系。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纲,其它成分都搭建在主谓结构之上。汉语是 “话题突出”的语言,句子以意旨话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形式上的主语为中心。汉语句子主谓结构松散,不受形式的约束,它的主语和谓语依表意的需要而灵活变化。 甚至,汉语句子可以没有主语,即所谓“零位主语”,如 “It is raining.”要译成“下雨了。”、“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要译成“活到老,学到老。” 等等。正如王力所说:“就句子结构而言,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不管主语用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的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能够使人听懂说话人的意思就算了。” [4]所以,英语句中的主语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直接翻译为汉语句子中的相应成分,而是必须转换为其它的句子成分才能确保译文准确、流畅。如句子“The unpleasant noise must be immediately put an end.” 要译成“必须全部停止这种讨厌的噪声。”英语句中“noise”由主语转换成了宾语。再如“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its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应译为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句中“China”由主语转换成了定语。

(二)、谓语的转换

“不少人说英语是名词性语言,汉语是动词性语言,这是有道理的。” [5] 动词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而在漢语中则恰恰相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英语中,一个主谓结构只能使用一个动词,而其它的动词须要名词化才能确保句子的语法功能。汉语受主谓关系约束较小,句子结构灵活多变,汉语中兼动式或连动式句子比比皆是。所以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要将静态的句子成分转换为动态,以适应汉语的表达习惯。如把“He insisted on meeting her at the airport.”译为“他坚持去机场接她。”,把“A view of Mt. Fuji can be obtained from here.”译为“从这里可以看到富士山。”等等。英语的静态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句法和词汇两方面,即非谓语和动词名词化,如“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和“Thank you for your invitation.”汉语则无这种形态上的变化,其动作意义的表达只能用动词本身。所以,这也是动词在汉语使用中频繁出现的原因之一。

三、英、汉语用差异的文化渊源

英、汉语言的发展都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流变,是各自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与相应的哲学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具有文化通约性。历史上,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影响深远。致使中国人重含蓄、求韵致,善于形象思维。这与汉语使用重意合,往往以形驭意的特点相一致。与汉语不同,英语以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以及后来传播于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为哲学背景。所以,西方人重视逻辑推演、追求理性,善于抽象思维。那么表现在语言运用中,英语要求语法结构严谨,重形合,往往以形制意。总之,语言是在长期的历史变革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同时各个民族在使用自己的语言时都会客观地反映出其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英译汉过程中两种语言在句子成分层面的转换,并探讨了其转换的文化渊源。可以看出,语言产生于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的差异,可以从语言的差异进行探究,而语言的不同,又可以从它所在的民族文化中找到根源。把这一点运用于双语学习,通过对比两种语言及其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可以深入了解两种语言,提高学习和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2] 曾文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J],外语研究,2006

[3] 张志公,张志公先生就作家文学语言研究问题答问[J],《当代修辞学习》, 1985

[4] 王力,王力文集[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5] 何其莘,英汉视译[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李百旬(1978.11)女,蒙古族,内蒙古包头 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汉互译研究。

猜你喜欢

解释转换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关于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重点问题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