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匠探索创造的中国色彩文化
2017-05-31缪维
关键字:工匠、陶瓷、瓷色、青花
摘要:通过论述中国传统的陶器、陶瓷、丝绸、漆器、青铜器、刺绣、地毯等工艺技术,论述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执着精神,在工匠们千年的实践、探索、创新中,创造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色彩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构成了中国的文化主流。
当今我们既要继承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又要结合数码技术,让中国色彩文化发扬光大。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工匠史。先有工匠,后有人类文明。如果以器物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石器文明、铁器文明、蒸汽文明、电气文明到信息文明的发展脉络。而所有器物都是那个时代的人,具体地说就是那个时代的工匠所创造的。
“工匠”即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古有“百工”之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工”已成为手工业者的通称。《论语·子张》云:“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即各行各業的工匠在其手工作坊里来制作完成他们的器物。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无形中,形成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执着精神,因此中国历史中不乏善于探索、善于创造的工匠,能工巧匠荟萃。
工匠对器物的创造,无非是型和色。造型主要追求的是物质功能享受,色彩主要追求的是精神享受。中国工匠在创造器物的同时,不断探索物质的色彩,创造了中国色彩文化的主流。
一、中国工匠铸就辉煌
古代工匠的执着精神为我国陶器、陶瓷、丝绸、漆器、青铜器的发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但把人物形象表情刻画得逼真生动,而且规模宏大,成队成阵,不愧为世界奇观。
唐代的三彩陶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人俑、马俑、骆驼俑等等,有很多细微的动作和表情,各具形态,色彩鲜艳。
唐宋以后,瓷器的工艺越来越精湛,出现了许多名窑名瓷。唐代绍兴的“越窑”青瓷,有“类玉”的美称。河北内丘的“邢窑”,则出产白瓷闻名。湖南长沙一带的彩瓷,不但有绘画,还使用贴花、模印,装饰性很强。河南的钧窑、汝窑、柴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等名窑所产瓷器,驰名海内外。当时的瓷器有“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说法,中国的瓷器,从唐代起就通过陆路、水路输出到亚洲、欧洲世界各地,占领全球市场1700多年,被世人争相收藏,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同样中国的丝绸也誉满全球。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令国人自豪,令全球惊叹的伟大发明——丝绸。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织丝的国家。祖先们很早就发现蚕吃桑叶吐丝,有“作茧自缚”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和实践,大约在六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帛的全套生产过程。聪明的古人们把蚕茧用开水煮烫,去掉胶性,抽出丝头,合成丝线,再织成绸、缎等帛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服装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有49克,衣服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让人着实惊叹当时如此精湛的织造工艺。到目前为止,用现代化的工艺都很难复制。丝绸的发达,促进了服饰、染织、刺绣业的发展。与丝绸密不可分的刺绣,它的艺术创造,自商代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与丝绸伴随着工匠的执着精神,名扬世界。
二、中国传统色彩就是工匠探索的色彩
早在六千年前新旧石器时代,半坡彩陶的制陶就出现有篮子条纹、绳子纹、席子纹等清楚的印纹。还有泥条圈起的螺线纹,再现了节奏、韵律,点、线、面、肌理的反复、重叠、交又组合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呈现出特有的美感。半坡彩陶制作过程,孕育了雕刻和绘画,雕刻先于绘画,它们依附于匠人的工艺技巧而存在和发展。后来由于材料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低温彩陶发展到高温瓷釉色,后来又有了锡、铜、铁、金、银,各具特色超高温金属材料,这是当时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科技技术,那时没有科学家,都是工匠凭感性认知发明创造材质的色彩。之后工匠们又制作了彩陶镶嵌,一种颜色泥土烧制成形,留有凹纹图案,再填充另一种颜色的陶土再烧制,充分应用材质镶嵌色彩的艺术。陶瓷色彩是中国传统用色一绝。工匠能将各种材质的陶土,金属矿物添加,用不同温火探索出五彩缤纷的釉色,对陶瓷胎体装饰和保护,也能提高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釉,成为陶瓷的美丽外衣,有的洁白如玉,历史上工匠们对釉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胎体。例如宋代五大名窑,除了定瓷胎体洁白质坚之外,其它如钧、汝、官、哥四窑和龙泉窑等更重釉色。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被称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世人对中国古代陶瓷釉的成就有说不尽的赞美。中国陶瓷釉色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白釉、黑釉、钧釉、金属釉、结晶釉、青花、粉彩、古彩、晶彩、斗彩、墨彩、水点桃花、釉里红、珐琅彩、青白釉、白釉黑彩等等。从烧成工艺上又分:釉上彩、釉下彩、釉里红、斗彩、开片、青花、唐三彩等。
唐代青花从西亚开始,在中国生根,是文化基因的转型。真正的青花大放光彩的阶段是元代的青花。青花是运用钻土矿料在呈白色瓷胎上绘写,罩上一层透明的釉,然后在1300-1360度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再用各种呈现美丽颜色的矿料进行釉下釉上美学装饰的彩绘,魅力无穷的绘画与书法艺术,图案艺术,成为瓷器艺术的核心表现形式。白地青花瓷充满水墨效果与写意风韵。从元代开始,中国青花作为一种定制,向全世界各地输出,青花瓷开启了中国瓷的一个新时代,而瓷色代表中国的形象。精美的中国陶瓷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陶瓷是中国文明开出的璀璨之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任何物体都可以有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化。每种物质的三态变化,固体变为液态或气化都有温度的指数,都有自己的独特的DNA的数据。比如水,人类掌握三态变化规律,定为温度的标准。0度是固态冰变水的温度,100度是水汽化的温度界限。物体在液态时都可以加其它物质会变色。水彩、油画颜料,物体在加水和加油或者加温的液化是变色的基础。瓷器釉色就是在物体融化过程中添加各种材料变化色彩的,中国传统色彩中的各种釉色是那个时代世界最领先的技术。高温技术的应用,就是那个时代的高科技,后来的锡、铜、铁、银、金器具、武器等。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用燃烧加温将泥土固化变为陶器。工匠们通过不同的温度加工锡、铜、铁、金、银、琉璃料器等各种各样奇妙颜色的材料,塑造艺术用品。当时我国工匠们掌握着最先进的高科技。除了材质的功能特性,很重要的就是应用不同材质的色彩和光泽。
青铜器具,用蜡凝固任意雕琢塑造型体,然后用沙填实成为沙箱,上留一小口,将高温金属液倒入,蜡就被融化,从沙缝隙中流出,金属冷却,凝固成形,这就是我们祖先工匠发明的蜡模浇铸制造出精美装饰艺术的器具和武器,后来又制造出金银错,金银镶嵌工艺。非常富于光泽色彩的豪华器具。
早在战国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用漆来装饰器物了。战国韩非子的著作中对漆箧有生动著述,“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备具”。漆器上的图案装饰用大漆、金、银、螺钿、玉石等各种无限丰富的材质,应用漆器工艺,如嵌、刻、绘、磨、堆、罩、填、戗等表现色觉的艺术语言。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漆器盛行,到元代时扬州便逐渐成为中国漆器制作中心,螺甸镶嵌颇为盛行,选择各种天然色彩的贝壳、夜光螺等精制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的螺片,一点一丝地嵌在漆坯上,再经研磨抛光而成为艺术精品。这些都是材质色彩的典范。
工匠们还从另一方面入手,即工艺技法入手。采用点、线,构成面的色彩效果,编织色彩从编草绳到草席。直到麻、毛、棉、丝编织布、垫、毯、绸。刺绣艺术是登峰造极的色彩文化艺术。
刺绣艺术家杨守玉(江苏武进人)女士,生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981年),享年八十六岁。她是乱针绣创始人。在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结合西洋绘画的笔触,在施针、用色上线条自由交又而又和顺均匀,疏密合理,用色丰富多彩,毫无杂乱无章,用色线长短交又、重叠而成表现质感,客观上已经应用了色彩空间视觉混合原理。一般编织物是靠经纬线绳编织而成,而栽绒地毯是在经纬交又点在打一V字形扣或W字形扣结,裁一色毛纱至少两公分高,形成毯绒面的一个点,最有名的波斯地毯非常珍贵,密度最高的一平方英尺有500个裁绒结,那么大的密度,只有使用丝线栽绒。羊毛纱线比较粗糙,低密度的一英尺80、90个栽绒结,高的200至300个裁绒结,密度越高地毯图案越精致清晰,价格越高,欧洲把波斯地毯像黄金一样保存进银行保险柜。波斯地毯图案一般不超过七种颜色,而中国地毯继承工笔绘画技法的韻色,一个花瓣的颜色从深到浅,从浓到淡,十几种色线栽绒。而且中国手工栽绒比较厚,达4到5英分,然后再片剪形成浮雕效果,产生色彩浮雕阴影艺术效果,这是中国地毯独一无二的色彩表达技艺。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色彩最初是什么样,已无从知晓,经过千年,现在已发生变化,人们只能推理再现,各抒己见。张大干和常书鸿等大师们复原的敦煌的藻井图案和壁画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现在壁画中的黑,张大千认为是氧化铁由红变来的,所以张先生复原敦煌作品都是大红调子,常书鸿和常沙娜将欧洲色彩美学理论融合进来,复原敦煌莫高窟作品色彩艳度就不是那么纯艳,复制的作品画面和谐、漂亮。这是利用现代美学与现代科学和中国色彩文化相融合的范例。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色彩就是工匠们在各行各业探索出来的色彩。探索色彩范围之广、空间之大,人数之多,内容之丰富,足以证明工匠挖掘、探索、执着的精神。对色彩的应用和其他科学一样,尤其是颜色都是先知其然,然后再知其所以然。色彩正是在大量的、持续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这是中国色彩文化的不争事实,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构成了中国的文化主流。
作者简介:
缪维,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主讲教师;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北京东方文化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流行色协会荣誉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合作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
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82年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曾任中国漆器质量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地毯专业委员会艺术部副主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客座讲师。历任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海外企业部经理。九十年代后长期在美国工作,任美国洛杉矶“中国商品展示中心”副总经理。八十年代在轻工业部工艺美术总公司艺术指导处、展览处、生产处任职,期间组织完成了几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总体设计并兼施工总指挥工作。组织并举办了全国性“首届中国艺术壁挂展”“首届中国漆画展”“首届中国陶艺壁饰展”等大型展览会。2007年组织参与了我国首次“中国国际城市色彩规划展”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上海举办的“时尚空间创意展”。2011年3月,主持创意设计,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苏尔丽时尚羊绒色彩趋势”动态秀。
本人长期关注国内外商业环境色彩、城市色彩管理情况,并研究相应的法律法规。近年来,发表过《环境色彩的应用现状与管理》《北京奥运环境色彩规划》《走出城市色彩的误区》《关注城市形象,建立城市广告、标志色彩应用法规》《环境色彩应用道德与管理》《色彩情调设计》《色彩载体表面肌理的视觉语言》等论文。参与编写和出版《色彩世博——解析色彩科学助力世博会》《店面橱窗设计》《商品展示环境色彩设计》《2011-2012中国色彩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