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青春与时代相向而行
2017-05-31李拯
李拯
如何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是个人与时代的共同问题。如果把时代看做所有人组成的全集,那么个人则是时代的最小子集。全集囊括并裹挟着子集,子集也嵌入但塑造着全集。应该如何处理这一对既彼此缠绕又相互影响的关系?
青年习仲勋的故事,为此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视角。他17岁泪别故乡、投身革命,19岁在甘肃组织了两当起义,21岁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30岁主政陕甘宁边区北大门绥德地区……青年习仲勋的奋斗足迹,记录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而当青春汇入时代洪流,则不仅体现出“时势造英雄”的风云际会,更迸发出“英雄造时势”的万丈豪情。
“那是一个需要伟人,而且产生伟人的时代”。那时的中国,正从天朝上国的自我想象中坠入亡国灭种的谷底,救亡图存成为一个文明古国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时的自救方式,也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议题设置。在那样的时代,青春自带热血的光环。
不仅仅是习仲勋。毛泽东25岁同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发起成立新民学会,28岁出席中共一大,34岁领导秋收起义、率领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周恩来21岁领导天津爱国学生运动,24岁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参与组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29岁领导南昌起义、创建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武装队伍,30岁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邓小平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两年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23岁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25岁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國工农红军第七军。一时豪情,恰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所描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为寻求民族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给了年轻人一个最好的价值结合点——让个人的奋斗与更宏大的命题息息相关,青春与时代相向而行,共同汇入大历史的滚滚洪流。
从青年毛泽东、周恩来,到青年邓小平、习仲勋,这样的成长轨迹告诉我们,让青春与时代相向而行,才能让时代有梦、让青春无悔。
如果把视线拉回到我们这个时代,那一代人的豪迈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迷惘,也许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蚁族”到“啃老”、从“房奴”到“吃土”,一方面是生活成本、生存压力的挤压,一方面是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冲刷,青春似乎不再那么神采飞扬,而是多了几分现实面前的灰头土脸。
变化的可能不是青春,而是青春所处的语境。问题不在于我们缺少那种以身许国的激情,而是时代的主要议题不再以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式呈现出来,“宏大叙事”碎片化为一个个“小时代”。人们从时代的整体感知中回到个人的世界,从意义的追寻中回到身体感官代表的经济层面和消费体验,“大家都为了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青春从“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无限可能性,退回到一个具体的物质空间,甚至只是蜷缩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在此语境中,如何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答案还是相向而行,不是以抽象的激情,而是以具体的努力。青年习仲勋满腔热血、投身革命,他的理想是扶大厦于将倾、救万民于水火。在他青春的想象里,囊括着整个中国的地理空间与历史沉浮。但是,投身革命之后,他做的是具体而微的工作:在国民党部队争取士兵,以“娃娃主席”的身份处理事务,与群众时时处处密切联系……这些具体工作,都源自他投身革命的初心,成就了革命的青春。
“具体而微”,正可以与当代年轻人的感知体系联系起来。早上挤地铁、白天忙工作、晚上回公寓,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似乎是无趣的,甚至是“去意义化”的。但其实,正是这些专业化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奋斗,才是当代年轻人感知宏大叙事的方式,才是青春汇入时代洪流的途径。不管什么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这是历史的辩证法,也是人生的辩证法。羡慕别人的青春找到风口的同时,不妨问一问自己:“我为青春的绽放,到底做了些什么?”说到底,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具体而微的奋斗,永远是联系青春与时代最重要的黏合剂,也是确保青春与时代相向而行最重要的方式。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与时代相向而行,最重要的是坚守。青年习仲勋的成长之路不是一帆风顺。1933年,国民党军队包围照金,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习仲勋建议“部队全部撤退,来个空城计,我们不能死守根据地”。那段时间,习仲勋病了,幸好得到一位农民大娘的照顾。然而,暂时的挫折并没有打败习仲勋,而是让他愈战愈勇。在习仲勋后来的人生历程中,同样可以看到年轻时磨砺出的性格。
今天的年轻人,同样需要这份坚守的力量,一旦选择好方向,就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裹足止步。每天只睡3个小时,从N年前的数据查到昨天,做着细致无比的分析;为了争取一个客户,挤在大巴车上跑长途;为了一个上市项目,3天之内看几十万字的材料,把自己变成行家……马云的例子,或许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励志故事。“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与时代相向而行,就要经得了磨难、受得了痛苦、熬得过孤独,才不会被时代落下,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也许是对青年习仲勋的最好概括。选择与时代相向而行,就是选择奋斗,选择坚守,选择承受,就是选择让你成为你自己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