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能源与商贸流通效率的关系研究

2017-05-31杨子铭博士生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

杨子铭++博士生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对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利用情况进行研究。首先从结构特征及行业结构方面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源利用情况进行阐述,继而通过实证研究对能源价格与商贸流通效率的关系进行探讨,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费 商贸流通效率

引言

可持续发展最早于1980年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被提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了今天其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多国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我国政府也在中共十五大会议上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在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中能源消耗占比相对较大的行业,其发展也会受到能源消费的影响,为实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能源与商贸流通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是迫切而必要的。因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从结构特征及行业结构方面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继而对能源价格对商贸流通效率的直接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的策略。

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利用情况分析

(一)总体情况

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本文主要选取了商贸流通业中的零售和批发行业、物流和快递行业、餐饮和住宿行业进行统计分析,能源方面主要选取天然气、电力、柴油、煤炭、石油、液化石油气进行统计和分析。

经统计,商贸流通业对天然气、石油、液化石油气、柴油、煤炭、电力的平均消耗指数为0.014692(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能源消耗指数计算方法为:能源消耗指数=行业能源消耗数/能源消耗总数)。其中商贸流通业对电的消耗最大,占所有能源消耗的67.69%;其次是对柴油的消耗,占所有能源消耗的20%左右;消耗相对最少的是液化石油气,仅占所有能源消耗的1.19%。商贸流通业对能源消耗比重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电力、柴油、天然气、石油、煤炭、液化石油气。电力的消耗主力是零售和批发行业;物流和快递行业对柴油和石油的消耗最大;餐饮和住宿业主要消耗的能源是天然气、煤炭。

总的来说,零售和批发行业、物流和快递行业、餐饮和住宿行业这三大行业中的能源消耗排名情况为:餐饮和住宿业最大,其次是物流和快递行业,最小是零售和批发行业。而且根据近几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可知,物流和快递行业的能源消耗正在快速增长。餐饮和住宿业因受国家“八项规定”以及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的政策影响,能源消耗在近三年来保持稳定、略有下降。零售和批发业对能源的消耗保持稳定中增长,但增长速度没有物流和快递行业快。

(二)能源利用行业结构特征

同样,为了便于统计和分析,本文依然选取了商贸流通业中的餐饮和住宿行业、物流和快递行业、零售和批发行业的数据以及天然气、石油、液化石油气、柴油、煤炭、电力的数据对能源利用行业结构进行统计、分析。

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中,工业产业能源消耗指数为0.214037,为三大产业之最;能源利用率排在第二的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能源消耗指数为0.061213。其中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中能源消耗最高的产业,平均能源消耗指数为0.014692,接近整个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指数;农业的能源消耗指数最低,仅为0.018241。

在第三产业的商贸流通业中,平均能源消耗指数最高的是餐饮和住宿业,能源消耗指数为0.208335。餐饮和住宿业的能源消耗指数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的平均能源消耗指數,可见住宿和餐饮业的能源利用率较高;其次是物流和快递行业,能源消耗指数为0.128574;最低是零售和批发行业,能源消耗指数为0.014692。比第三产业平均0.061213的能源消耗指数要低很多。

在本文选取的商贸流通业中的餐饮和住宿业、物流和快递业以及零售和批发业等三大主要产业中,餐饮和住宿业的能源利用率最高,尤其是对煤炭和天然气这两种能源的消耗是最高的,对煤炭的消耗指数在国民经济所有135个行业中排在第9名;物流和快递行业的能源利用率仅次于餐饮和住宿业。物流和快递行业对柴油消耗最大,对煤炭消耗也很多,消耗指数在所有行业中排在第36名;零售和批发业的能源利用率最低,但其对电力的消耗非常大,对煤炭这类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较低,消耗指数在所有行业中排在第50名。

能源与商贸流通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可知能源对商贸流通业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消耗和利用。那么能源与商贸流通效率是否存在直接的影响?基于此问题,本文将对能源与商贸流通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拟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商贸流通业还是选取物流和快递行业、餐饮和住宿行业以及零售和批发行业等三大主要行业做代表。能源消耗数据选取1997-2014年的数据为主要统计数据。本文主要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全国各大主要省区市的统计年鉴。

首先,确定分析模型:effit=αit+βitpit-εit。由于天然气、柴油、电力等能源是固定不变的物质,无法获取其变化的数据。能源价格往往能反映出能源的使用情况,通常能源价格提高则说明该能源使用率或说消耗率高,供不应求;反之,能源价格降低则反映出该能源使用率或消耗率低,供足够于需求。因此,本文对能源与商贸流通效率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能源价格这一数据进行分析,一是能源价格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能源的使用和消耗情况,二是能源价格数据容易获取,可作为变量进行分析。在上述模型中商贸流通效率(eff)和能源价格(p)为变量。对eff和p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出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eff和p的可信度都小于1%,在LLC、ADF、PP这三个检验中,商贸流通效率和能源价格都没有通过。由此说明商贸流通效率和能源价格不属于平稳的变量,则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用Pedroni,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不论是组间维度还是联合组内维度,尽管还有几个统计值没超过设定的置信度区间,但有超过2个以上统计值的置信度都超过了1%的区间,可见假设eff和p不存在协整关系是不对的,反过来可以这么说,能源价格和商贸流通效率是一个你因我果的关系。

证实了能源价格和商贸流通效率的你因我果的关系之后,进行似然比测试。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大多数指标的效率均为0,说明个体效应存在。

进一步测试个体效应,采用豪斯曼测试方法分辨个体效应是固定的还是随机的。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由豪斯曼测试统计表可以看出,个体随机效应被拒绝,由此说明个体效应是固定的。

确定个体效应固定后,建立变截距模型:

effit=0.8545+Ci+0.0011p

T=(15.45495) (2.182343)

R2=0.6612 F=31.1657 DW=0.7673

对该模型进行截面加权以凸显能源对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作用,以便更好统计截距变量值。本文选取了全国各大主要省区市的能源价格数据和商贸流通业相关数据带入上述模型计算其截距变量值,最后得出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变截距模型计算出来的影响初始值可知,能源与流通效率属于正相关关系,能源价格高说明能源消耗率高,当能源消耗值提高一个单位,则商贸流通效率也随之提高0.0011;当能源消耗值降低,则商贸流通效率也相应的降低。

能源虽然对商贸流通效率有促进作用,但各个省区市之间的促进作用大小不一。从表5可见,能源对商贸流通效率促进作用最大的是上海市,初始值达到了1.4803,促进作用最低的省区市是海南省。能源对商贸流通业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名依次为:上海、新疆、天津、河北、安徽、江苏、北京、广东、福建、宁夏。排名最末几位为海南、广西、湖南。从大区域划分,上海、江苏、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对商贸流通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达,基础设施健全,对能源的利用率就相对较高。能源利用率越高越有利于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而海南、广西、青海、陕西、甘肃等西部地区,因其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低,尽管有着比东部地区更为丰富的能源资源,但小规模的商贸流通業不需要消耗那么多的能源,因此能源对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效率提高作用就比较低。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首先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对电力、天然气、煤炭等主要能源的利用情况。在第三产业中商贸流通业的能源消耗最高,能源消耗指数为0.014692,接近整个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指数。商贸流通业中的零售和批发行业、物流和快递行业、餐饮和住宿行业这三大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耗排名情况为:餐饮和住宿业最大,其次是物流和快递行业,最小是零售和批发行业。对能源消耗比重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电力、柴油、天然气、石油、煤炭、液化石油气。

然后对能源与商贸流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与流通效率属于正相关关系,能源价格高说明能源消耗率高,当能源消耗值提高一个单位,则商贸流通效率也随之提高0.0011;当能源消耗值降低,则商贸流通效率也相应降低。能源对提高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作用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表现,一般而言,在东部地区能源对提高商贸流通业效率的作用率比较大,在中西部地区能源对提高商贸流通业效率的作用率比较小。但总体来说,能源对提高商贸流通业效率有促进作用,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越高,其能源利用率也随之越高。

能源对提高商贸流通业的效率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提高商贸流通效率的方法和措施很多,人才、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观念转变、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宏观经济手段以及本文研究的能源等,从这些方面都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商贸流通效率。不论从哪个方面采取提高商贸流通效率的措施,都要因地制宜、合理运用,不同的因素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商贸流通发展水平要准确选择恰当的措施。

从能源方面来提高商贸流通效率,则可以通过能源价格的调整来提高商贸流通效率。有研究表明,能源价格能对商贸流通效率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源价格提升之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对能源的使用,那么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在有限的能源上提高使用效率、发展新型环保的替代资源、创新行业业态,进而可以达到既节约能源又提高商贸流通效率的目的,使商贸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

但是能源价格亦是一把双刃剑,要巧妙利用,不可过多利用。因为从目前阶段来看,对能源消耗最大的是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如果能源价格一直保持上涨态势,那么对第二产业的影响非常巨大,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一种消极的影响。工业等产业对电力、柴油、煤炭等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没有这些主要能源,工业产业很难进行生产操作,而且目前还没有可替代的能源。如果能源价格一直上涨,那么工业生产成本就会一直上涨,这就影响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三大产业之间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能源价格上涨使得各大产业的生产成本都会有所上涨,就会抑制产业发展。由此可见,能源价格手段的运用要恰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寻找新型的、环保的、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是最保障的方式,既能充分发挥出能源对提高商贸流通效率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走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是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建议

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走低碳、环保的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出能源对提高商贸流通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环保型可再生能源的科研投入。例如,发电可以逐步普及使用潮汐能源、太阳能源、海洋能源等既环保低碳又可以无限使用的新型能源。逐步减少、淘汰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尤其是在商贸流通行业中,商贸流通业以服务业为主,能源使用不像工业等第二产业,对电力和液化天然气消耗较多,而电力就可以使用潮汐能源、太陽能源、海洋能源来发电,淘汰煤炭发电方法,使商贸流通业成为可再生能源投入使用的试点、现行行业。同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进行业态创新和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对能源节约大户给予税收、金融借贷等方面的优惠。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对商贸流通产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应从环保、节能的设计思路着手,创新行业发展业态,探索节能型发展路径。

第二,合理运用能源价格调整来提高商贸流通效率。根据本文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可知能源对提高商贸流通业效率有促进作用,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越高,其能源利用率也随之越高,反之,能源消耗值降低,则商贸流通效率也相应降低。能源对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作用目前主要是通过能源价格的变动来实现的。因此,在可替代的环保型能源还未出现前,可以通过能源价格的合理变动来提高商贸流通效率。提升能源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企业对能源的使用,那么商贸流通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在有限的能源上提高使用效率、发展新型环保的替代资源、创新行业业态,使商贸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以能源价格调整为主,辅以其他手段实现商贸流通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的能源资源紧缺,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很多能源依靠外国进口,如俄罗斯的天然气等,因此对能源价格的掌控不能自如,要根据国际局势和能源存储量进行合理调整。发改委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能源价格的调整必须顾全大局,不仅要考虑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还要统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对此,在运用价格工具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状况,在人才、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观念转变、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商贸流通效率,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

第四,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扶持力度。商贸流通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产业。商贸流通业以服务行业为主,大力发展以商贸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因此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扶持力度,这既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在要求。首先,培养和扶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新兴环保型商贸流通企业。特别是对新兴的环保型企业,政府要做好规划引导,对新兴环保型企业给予税收、金融借贷等优惠政策,使其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做好产业调整升级规划工作,使第一、第二产业顺利向第三产业转变,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次,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对外开放战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来支持国内商贸流通业发展,发挥劳动力多且普遍廉价的优势,大量出口成本低、质量优的商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不仅是对外的,也是对内的。即各省区市、各地区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东部带动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同时中西部也支持东部商贸流通业发展,使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形成一体化、高效化的商贸流通发展形势。

第五,加强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业与能源是正相关关系,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体制越健全,发展水平越高,相应的能源利用率就越高。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对能源的利用率过低,一方面影响了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商贸流通业的规划和建设。首先,要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海陆空交通设施,提高物流速度,进而提高商贸流通业整体效率。其次,加强商贸流通业相关协会的建设,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商贸流通法律、法规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欺瞒诈骗、失信经营等市场不规范行为。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行业协会具体指导、企业规范管理、社会各界参与监督、消费者有保护意识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态势。再次,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模式以及企业新型业态模式。运用电子化办公和电子化流通来减少商贸流通环节、减少成本,进而提高商贸流通效率。此外,大力培养商贸流通人才,加大对各大高职院校商贸流通相关专业的投入力度,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时代、新发展要求的专业性优秀人才,以人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
工业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能源革命对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影响分析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