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维西攀天阁

2017-05-31洋光摄客

旅游 2017年4期
关键词:金蝉松茸冬虫夏草

洋光摄客

攀天阁距离维西县城有30多公里,由于其位于香格里拉大山脉里面,山路崎岖多弯,即使天气晴朗,也要花上1个多小时,但沿途美景连连,在很多人眼里,那里有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美丽。

我们去的时候整个维西县已连续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雨,由于当地政府正在拓宽升级改造通往攀天阁的公路,道路有些泥泞。在山路上跑了近两个小时才进入攀天阁境内。坐在车上,透过路边茂盛的松树林,隐隐约约地望见山下金黄色的坝子,错落分布的古色民居,衬着远山的云雾,连绵的秋雨,宛若世外桃源般让人惊艳。

到达攀天阁皆菊村时,天色已晚,同行的生哥告诉我,村子里目前没有客栈,好在很多村民家里都有客房,也整洁干净。于是当晚我们就在赵老师的家里落脚。也不巧,供应乡里用电的一个变压器被车撞坏了,电力部门正在抢修当中,伴随着的结果就是没照明,手机没信号。于是在那个雨夜,小村显得格外静谧,我们也早早入睡了。

连日的秋雨或许是下得倦了,第二天我们醒来时发现天竟然放晴了,姗姗而来的阳光从厚厚的云层里穿透出来,随着云雾的流淌,慢慢地轻吻着这片田野山川。此刻环抱在群山里的攀天阁,在清晨光辉的映衬下,炊烟袅袅、若隐若现,那片稻田村落,如仙境般。

种植世界最高海拔水稻——黑谷

来攀天阁的第一顿正餐,我们就品尝到了当地最有特色的黑谷米饭,这是历代攀天阁各族劳动人民不断尝试和改良的成果。清代及其以前,攀天阁盆地原为沼泽地带,境域以工龙为活动中心,住有土目头人。清末开凿落水洞将水泄出,攀天阁渐成平坝,此后逐渐开垦农田,居民也日渐增多。

沼泽地变成良田,这是一个人类为生存而创造出来的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民族叫“普米族”。1753年,普米族先祖因战乱流离到这里,在当时广西通判冯舜生的带领下开垦出良田,并培育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世界最高海拔水稻——黑谷”,1975年,周恩来亲笔题写奖励牌匾,并奖给当地一台捷克产拖拉机。

随着名声远扬,也吸引很多国家的农业专家前来考察。1978年,日本农业专家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攀天阁,并以一穗10元(那个年代,我刚记事,家父作为国营单位中层干部,月工资才35元)的价格购买黑谷种带回日本试种,因海拔、环境等原因失败。2013年,攀天阁“老黑谷”牌米荣获“云南绿色有机米”和“云南六大名米”称号。

有了良田,进入攀天阁居住的人越来越多。而今,攀天阁乡就成了16个民族群居的大家庭,其中以傈僳族、汉族、纳西族、藏族、普米族为主,族与族之间可以通婚,形成了一个家庭出现多个民族的地方特色。

秀色氤氲

在攀天阁的第三天,早上起床推开窗,忽然发现的山顶变红了,坝上笼罩着一层虚无缥缈的薄雾,于是赶紧背起相机冲出屋外。

从来不懂得什么叫“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意境,只有来到攀天阁,只有站在这个坝子上,才能真正感受到原来古人诗词里写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一刻,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是多余的,只愿眼前的一切能为我多留片刻,只愿时间能为我静止。

坝上的玉米早已收割完毕,留下枯黄的玉米秆,我想,要是春天、夏天来,眼前的这一切会不会更美?

时间终是静静地流逝了,山里的冬天来得早,10月的夜晚温度已接近0℃,万物的顏色呈现枯黄的黯淡,山上的树林也是那种沉静的暗绿色,这多多少少会影响到画面的质感,然而一位当地朋友告诉我:这颜色才是丰收的颜色,是村民们眼里最幸福的颜色。咀嚼其意:丰收的季节里,作为主角的幸福色调,才能如经年的陈普洱般,色彩酽厚、回味悠长……

这次在攀天阁,正赶上第一届“香格里拉‘三江并流腹地维西攀天阁黑谷文化旅游节”在皆菊村举行,那一天,村民们都穿着自己民族的盛装热情参与,让我们一次就能领略到16个少数民族的风采,认识攀天阁,读懂维西。

长街宴,攀天阁普米族的传统民俗。那一天,当地的普米族家庭会将自己家里的食材、炊具、桌椅等全部拿出来,一起摆放在大街上,然后邀来亲朋好友、远亲近邻,热热闹闹地聚集在一起吃、喝、玩、乐,用最简单,最快乐的方式来庆贺自己的节日。

丰富的自然物产

攀天阁,是香格里拉璀璨的明珠。这里除了黑谷米还盛产“金蝉花”,这种俗称“大虫草”的天然药材,与名贵中药“冬虫夏草”一样属于虫生真菌,在全世界已经发现的504种虫草中,金蝉花、冬虫夏草仅仅是其中的两种,其功效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代用品,同样达到滋补养生的作用,但价格却远远低于冬虫夏草。

攀天阁也是著名的松茸、羊肚菌、木耳、天麻等名贵中药、食用菌产地,当地老乡向我展示他采摘到的巨型松茸,每颗接近500克,可以说是松茸之王,而其价格在当地才200元一斤,可惜从这里将松茸运送出去是个问题,娇嫩精贵的松茸加上冰袋最多也只能保存3天,除非自带,否则很难通过物流输送到其他地方。

我们这次的房东赵老师,汉族,却有着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一家人都淳朴敦厚,在他家的前院里栽种着许多兰花,后院的空地上种了—些时令蔬菜,角落里还有棵苹果树,光秃的树枝上挂满半个拳头大小、颜色暗哑的小苹果。苹果虽不好看,但咬起来却是酸甜可口,特别脆爽。于是在赵老师家里呆的三天时间里,无论进出我总会从树上摘一颗,用手随便擦擦就吃起来。估计是赵老师和他媳妇都看到了我那近乎贪婪的吃相,走的时候,特地叮嘱我摘些苹果带着在路上吃,还从前院里挑了一盆兰花让我带回家……

墨绿远山、澄静蓝天、缭绕云雾、古色民居、黑谷米、金蝉花、鲜松茸,还有那个送我小苹果的赵老师,就是我心底里活色生香的攀天阁。相信不久,越来越便捷的交通将会让攀天阁为世人所知,为世人所爱。

猜你喜欢

金蝉松茸冬虫夏草
神奇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怎么吃才不浪费
蝉声阵阵有商机药食两用价值高
松茸,你了解吗
拯救濒危的松茸需多方合力
我和爸爸一起捉金蝉
“金蝉村”靠金蝉年入五百万元
壹品故事
姬松茸当松茸卖是不是售假
GRASSLAN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