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特点分析
2017-05-31曾令恒赵艳华何思杰等
曾令恒 赵艳华 何思杰等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登革热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2016年收治的499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登革热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常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预后,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9例登革热患者平均年龄为(44.0±18.0)岁,其中22~61岁356例(占71.34%),男性243例(占49%),女性256例(占51%),登革热每年发病高峰期为9~10月。登革热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发热(99.4%)、畏寒/寒战(80.96%)、乏力(96.39%)、头痛(96.99%)、骨骼,肌肉疼痛(96.39%);部分患者出现颜面,胸部潮红(30.86%)、皮疹(24.25%)、结膜充血(5.41%)和眶后痛(5.41%)表现。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特点:白细胞计数减少(78.2%)、血小板减少(65.5%)、白蛋白降低(5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33.9%)、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64.3%)、乳酸脱氢酶升高(38.7%)、肌酸激酶升高(46.3%)、C反应蛋白升高(44.1%)、血清钾降低(49.7%),但血细胞压积增高比较少见(3.00%)。基础疾病:64例(占12.83%)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预后情况:登革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9±2.2)d,平均病程为(9.5±3.0)d。474例(占94.99%)登革熱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均可痊愈出院。结论登革热每年发病高峰期为9~10月,发病年龄以22~61岁为主,男女比例接近,以发热、畏寒/寒战、乏力、头痛、骨骼,肌肉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清钾降低,经过有效治疗后预后良好。
[关键词]登革病毒;登革热;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
[中图分类号]R5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4-12-05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畏寒/寒战、头痛、乏力、骨骼/肌肉疼痛、颜面/胸部潮红、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严重者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自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首次证实登革热流行以来,广东省每年均有散发病例或不同程度的流行,在2014年广东省更是出现了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革热爆发流行。为了给登革热登革热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治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回顾分析本院2014~2016年收治的499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8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确诊为登革热感染患者,共499例。其诊断符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的诊断标准。
1.2研究方法
1.2.1一般资料收集 查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体温、是否为二次感染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2.2实验室常规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常规、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尿液常规以及粪便潜血检测。
1.2.3病原学检查 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试剂由厦门市波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流行病学分析
2014~2016年间登革热发病高峰期为9~10月。499例住院的登革热患者中男243例(占49%),女256例(占51%),男女比例为0.95:1;发病年龄为1~116岁,平均为(44.0±18.0)岁,其中22~61岁356例(占71.34%),22~31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21.64%);其中64例(占12.83%)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见图1~2。
2.2临床症状和体征
登革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畏寒/寒战、乏力、头痛、骨骼/肌肉疼痛;部分患者出现颜面/胸部潮红、皮疹、结膜充血和眶后痛表现;另外部分病例还伴有一些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消化道症状,以及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极少数病例出现胸闷、心悸、气促、意识障碍、休克和出血表现。见表1。
2.3实验室检查结果
499例登革热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出现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白蛋白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以及C反应蛋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部分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但程度一般较轻;登革热患者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者相对较少,血细胞压积增高者亦较为少见,仅占3.00%。见表2。
2.4预后情况
499例住院的登革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9±2.2)d,平均病程为(9.5±3.0)d。474例(占94.99%)登革热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痊愈出院,21例(占4.21%)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另外有2例(占0.80%)患者因自身原因放弃治疗。本组病例中有两例患者出现胃出血,2例患者出现鼻出血,2例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治疗,无死亡病例。
3讨论
登革热是最为普遍的虫媒病毒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蚊虫控制困难以及人口流动性增大等因素的影响,登革热的流行趋势不断上升。最新的研究表明,每年全球有近4亿人感染登革病毒,其中近1亿人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广东省是登革热高发地区,每3~5年出现流行高峰,具有流行区域广、流行时间早、流行强度大等特点。1995~2007年广东省登革病毒主要流行菌株为1型,2009年开始出现登革病毒2、3型和4型的流行。广东登革热疫情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为广东的气温相对较高、阴雨天气较多,温度和湿度均适合登革热转播媒介伊蚊的生长繁殖,加上广东的人口流动性较大、居民集中、房屋密集、公园以及卫生死角较多等使到疫情控制难度增大。
2014~2016年间登革热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11月份,其中在10月份出现流行高峰。在本组病例的499例登革热患者中,发病年龄为1~116岁,平均(44.0±18.0)岁,其中以22~61岁年龄段发病为主,占71.34%;男女发病比例(0.95:1)比较接近,这与相关报道登革热发病年龄段在20~60岁,主要为青壮年和中青年(73.72%~90.30%)较为一致。在本组资料中有64例(占12.83%)合并基础疾病,最常见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有研究表明,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登革热患者发生登革出血热的风险是没有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2.1倍,这就提示了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登革热患者需要更为密切的监控和积极的支持治疗。
登革热患病潜伏期一般为3~17d,常见5~7d。WHO将登革热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三型。其中典型登革热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约一半病例出现皮疹、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例可出现眼眶后痛、呕吐、肝功能损害、鼻衄及牙龈渗血等。本研究病例显示登革热患者全身的各系统的器官均可受累,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畏寒/寒战、乏力、头痛、骨骼/肌肉疼痛;部分患者出现颜面/胸部潮红、皮疹、恶性、呕吐、腹痛、腹泻、咽痛/咳嗽;少数患者出现腰痛、结膜充血以及眶后痛表现,但淋巴结肿大比较少见,这与国内外以往的报道相似。本组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特点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较少以及血小板减少,但血细胞压积增高比较少见;部分凝血功能出现异常:PT、APTT延长,Fib降低;肝、心功能受损表现如白蛋白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肌酸激酶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电解质紊乱如血清钾和血清钠降低;感染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升高,但肾功能受损的表现比较少见。部分患者出现尿潜血、尿蛋白以及粪潜血阳性的表现。
由于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登革热患者均以轻型登革热为主,经过对症以及支持治疗患者预后良好,499例住院的登革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9±2.2)d,平均为(9.5±3.0)d。474例(占94.99%)登革热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痊愈出院,21例(占4.21%)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另外有2例(占0.80%)患者因自身原因放弃治疗。本组病例中有两例患者出现胃出血,2例患者出现鼻出血,2例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治疗,无死亡病例出现。
综上所述,2014~2016年间广东登革热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9~11月份,22~61岁为主要发病年龄段,男女发病的比例较为接近;发热、畏寒/寒战、乏力、头痛、骨骼/肌肉疼痛、颜面/胸部潮红以及皮疹是登革热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对于高龄或合并有基礎疾病以及伴有出血表现的患者需警惕其进展为重症登革热的可能。大部分登革热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与积极防治并发症预后良好。预防及治疗对登革热防控均非常重要,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干预监督,动员市民积极参与灭蚊、防蚊工作,同时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登革热的诊疗水平,认真分析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结合其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特点,及早诊断、隔离以及治疗,才能有效防止病情和控制疫情,从而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