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为何“求排片”
2017-05-31李珍邢晓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珍 本报记者 邢晓婧 ●金惠真
国产电影“求排片”近日再度引发热议。上周末《加勒比海盗5》在国内上映首日占据院线五成以上排片量,国产电影《夏天19岁的肖像》制片人安晓芬就此公开发文希望“多给国片一点空间”。国产院线为何不给自己电影站台?个中原因有些复杂。而针对这种电影院线排片上的“寡头”现象,苦恼的并非只有中国电影人。
韩国《京乡新闻》此前报道称,韩国乐天、CJCGV(希界维影城)、MegaBox(美嘉欢乐影城)这三家院线旗下的银幕数占韩国92.2%(以2016年初数据为准,韩国总银幕数为2400多个)。其中,乐天和CJ两家更是集电影投资、发行、上映等多个电影产业链于一身的综合企业,因此“优先安排自家制作、发行的大片上映”的现象司空见惯,导致一些中小成本的韩国电影甚至或被安排到深夜时段上映。早在2014年底,韩国公正交易委员会经过调查后发现,CJCGV和乐天院线在排片方面存在“过度关照自家影片”的情况,遂裁定罚款每家院线55亿韩元(约3360万元人民币)。不过韩国相关院线方面解释称,影院决定排片数量和上映期限时,主要的参考依据是电影试映会反响、在线预订情况及后续口碑,不存在特意冷落“小制作电影”的情况。
韩国YTN电视台称,像美国这样电影产业成熟的国家,行业规定一部影片的排片不得超过20%。而目前韩国没有类似规定,导致少数大片排片占据七成的现象司空见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佳山3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加勒比海盗5》在国内上映首日占据院线五成以上排片量,这个现象本身而言肯定不合理,但这是结构性问题,不是简单通过排片就能解决的,“其根源是在票房不断被放大的今天,如何认识票房的问题”。
孙佳山说,在中国由于世纪之交的院线制改革,在顶层设计上没有预料到近几年院线产能的过快扩张,导致尤其是一、二线城市院线的运营成本压力过大。因此,缺少大明星压阵的中小成本国产片根本不能进入院线的法眼,即便上线也基本都是一日游甚至一场游。而对于中小成本影片来说,上不了实体院线就意味着很难收回成本。于是,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更直接导致一线明星天价片酬问题,单纯依靠市场已很难走出这种行业困境。
在日本,好莱坞商业大片经常隆重上映,各大院线也卖力宣传。但好莱坞大片票房时常输给日本本土影片,这还得归功于本土导演的“投其所好”——与好莱坞大片的科幻元素和大场面相比,日本人更喜欢“小人物的拼搏和眼泪”。所以除了影院排片,如何从影片题材和内容上抓住自家观众胃口,也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