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
——陕西环保工作展望

2017-05-31李承明

西部大开发 2017年11期
关键词:陕西绿色环境

文 / 本刊记者 李承明

西安市浐灞生态区

展望新未来

到2020年,陕西将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一系列内外部的重大变化,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资源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将取决于陕西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取决于陕西未来的环境执政能力。因此,如何选择未来的环境与发展路径、如何加强和提高环境执政能力,实现2020年环境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按照十九大精神以及“十三五”规划,认真执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对未来三到五年陕西的环境与发展进行全面前瞻性地展望,就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环境发展的顶层设计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环境管理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一年。为改善环境质量,国家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新政,从首部环保税法将于2018年施行、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河长制,到国务院审议通过水污染防治法修正草案,都为下一步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遵循。

第一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从现在到2020年。这一阶段环保产业的核心任务,就是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充分有力的技术物质保障,重点在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包括火电和非电行业的脱硫脱硝治理、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处置等领域,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治理服

第二阶段

第二个阶段即从2020年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一阶段环保产业要延长产业链条,从以污染防治为主向系统化、生态化综合治理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变,从以提供污染防治产品为主向提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生态产品和绿色产品过渡,强化从生产到消费领域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绿色技术创新,实现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第三阶段

第三个阶段即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一阶段将全面实现环保产业自身的绿色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开放发展,与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发展,跻身世界环保产业强国。

西安世博园

生态环境发展陕西目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陕西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单列一项,明确“十三五”要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在“十三五”时期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资源环境指标有10项之多,并且全部为约束性指标,占所有约束性指标(13项)的77%,占“十三五”规划纲要所有指标(25项)的40%,可称之为分量大、任务重、要求高、约束强。比如,在环保约束性指标中,首次提出与公众感受息息相关的空气质量指标和地表水质量指标,即到2020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PM2.5未达标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18%;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大于70%,劣V类水体比例小于5%。这充分表明了陕西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鲜明态度、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突出环境问题有序解决,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增强,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促进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确保实现山青、水净、坡绿、天蓝的美丽陕西建设目标。

从空中鸟瞰渭河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段,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建设美丽陕西的实现路径

陕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新要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山河江坡塬系统保护,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联动协同,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确保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绿色发展、系统思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途径,推进绿色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环境、倡导绿色生活。实施山河江坡塬综合治理,系统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质量核心、突出重点。坚持以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核心,明确分区域、分流域、分阶段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着眼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薄弱环节,选准抓手,集中攻关,着力解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改革创新、依法治理。坚持改革创新,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制度政策。以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目标,建立健全有效衔接、运行顺畅、简便高效的管理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落实《环境保护法》为龙头,加快资源环境重点领域立法,加强环境司法建设,强化法治。

空中花园为城市带来清凉

分区管控、联合防治。按照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环境特征,实行差别化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管理政策。坚持环保优先,生态优先,通过实行“联防联控”、“流域共治”,协调解决区域、流域环境问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强化能力,管奖并重。推进全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监管和激励并重。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实施“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强化市场驱动激励机制。

西安高新区

信息公开、社会共治。按照信息公开有关要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及时公开环境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的环保责任,共同参与环境决策、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督,形成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

多措并举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陕西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让三秦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需要立足优势,瞄准问题,因地制宜,因势而为,探索具有陕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是加强源头管控,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强化环境宏观政策源头管控,建立环境预防体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强化空间、环评、准入三条红线对开发布局、建设规模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硬约束,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格局。

二是协同控制改善空气质量。全面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及其年度实施方案,强化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多渠道协同控制主要污染物,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共同减排。到2020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全部达标,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明显下降。

三是精准发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实施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高三年行动方案》《汉丹江流域水质保护行动方案》以及陕北水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计划。实施以控制单元为基础的水环境质量管理,按照“北控南防,中部提升”的原则,对渭河、延河、无定河、汉江、丹江、嘉陵江等主要河流进行系统治理,实现全省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四是分级分类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按照“分级分类,防治结合”的思路和原则,健全我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全面推进土壤基础调查工作,切实强化源头监督管理,坚决切断农业生产过程及固废处理处置过程中的污染来源,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优先保护未受污染的农用地,大力加强受污染的农用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监管,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有效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五是实施生态保护,加快农村环境整治。贯彻“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全省生态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生态红线空间结构管控的基础作用,有效实施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生态退化地区修复,推进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示范创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构筑全省生态安全屏障。

安康汉江两岸绿意盎然

建设绿色生态“美丽陕西”

绿色发展是蓝天白云、是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回顾近年来陕西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变化已然发生。无论是退耕还林还是治污减霾,通过一项项扎实的工作,绿色发展让生态自然得到保护、也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尽管还有诸多不足,但绿色陕西、美丽陕西离我们越来越近。

“十三五”期间,陕西提出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以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为动力,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内生机制;以建立健全环境预防体系为抓手,切实优化生态文明的空间格局;以法治和标准为牵引,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加大环境风险防控;以社会多元共治为路径,大力推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绿色化。

美丽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重要支撑。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确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西安大都市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具特色的生态城市。陕北高原大绿化,关中平原园林化,陕南山区森林化。全省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三秦大地真正成为天蓝、水碧、地绿的新家园。

蓝图已全面铺开,行动只争朝夕。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美丽陕西必将早日建成。

猜你喜欢

陕西绿色环境
绿色低碳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