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保壮族“诗那·嘀抬乐”三声部民歌自然天成

2017-05-30潘其旭邓如金黄美玲

歌海 2017年1期
关键词:歌队对歌山歌

潘其旭 邓如金 黄美玲

“诗那”(sei1 na2)、“嘀抬乐”(dit7 ta:i2 lo6),“诗摊八”(sei1tam3 pet8)为桂西壮族民间特有的传统合唱形式的专称。“诗”(sei1)即“歌”,源自上古“诗者,歌也”之本意;“摊八”(tam3 pet8)喻犹“八人一起抬(指咏唱)”。“诗摊八”意为“八人以上群体合唱的歌诗”。这是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一带的壮族民歌,以往习称为“德保北路山歌”。其传播地域包括临近的靖西、那坡、大新、天等、田阳、田东、右江区及云南省富宁等县、区、市,覆盖面达160万人口,是流传最广的壮族民歌。

“诗摊八”为多声部合唱形式,按传统唱法分三个声部,民间俗称为“嘀”(dit7)、“抬”(ta:i2)、“乐”(lo6),或“嘀”(dit7)、“抬”(ta:i2)、“沦”(lun6)。演唱时,歌队成员分工明确,由一人唱“嘀”即高音,约4人唱“抬”即中音,其余唱“乐”(“沦”)即低音。但到现当代已出现简化或淡化的趋势,一般唱的大多是“嘀”和“抬”,或“嘀”和“乐”两个声部,传统的三声部合唱面临濒危之势。

为了抢救这项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广西歌圩协会会长潘其旭研究员会同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邓如金研究员、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主任徐寒梅教授、音乐学硕士于子骞与广西西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团队雷西、徐子辉等,先后于2015年10月和12月两次深入德保县考察。对老歌师李如珍(81岁)率领的10人男歌队和德保县壮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黄美玲(56岁)率领的10人女歌队的现场对唱进行采访,并分别对男女歌队中演唱“嘀”“抬”“乐”的歌手,分声部进行采录记谱,经分析表明,“诗摊八”确实为三声部合唱形式。同时,与当地文化研究专家韦学虎(《德保县志》执行主编)和黄国柱(德保初级中学高级教师)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一致说,德保民间“诗摊八”的“嘀”“抬”“乐”唱法自然天成,其歌手一般都是通过歌圩场跟班随唱习得,是群体歌唱活动的产物,历来就有传承,只是唱法缺乏规范,加之以往的采录又未能深入细致而被忽略。大家还谈到,过去把德保的壮族民歌分为“北路山歌”和“南路山歌”两种,是民国以后的事,既不确切又没有反映它自身的特点。自古以来,群体合唱形式的壮族“诗摊八”三声部民歌,不只是流传于德保县的北部地区,还广布于临近的8个县市,原来民间多习称为“诗摊八”,有别于其他二人演唱的壮族民歌。故此,我们应为“德保北路山歌”正名,恢复民间传统的壮语名称:“诗摊八”,或叫“诗那”(意为“田园歌诗”)。沿用民族词语来表达,更能体现歌唱形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以下为潘其旭(简称“潘”)、邓如金(简称“邓”)与黄美玲(简称“黄”)的访谈录。

潘:美玲,你好!早就知道你在2002年参加广西“学习宣传十六大精神山歌演唱会”中获得壮语山歌赛歌王奖;2011年你又荣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保壮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的荣誉。今天终于有机会到德保来采访,十分高兴,特地当面向你致以迟到的祝贺!

黄:多谢了!

潘:我们是老乡。我从小就喜爱德保山歌和壮剧,后来一直从事民族文化工作和有关壮族民歌研究,写过一本《壮族歌圩研究》的书,其中也谈到德保歌圩活动和对歌情况。但仍觉得不够深入,特别是对德保传统歌唱活动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如音韵格律、音乐结构、组合形式、对唱规则等,还须要再进一步作专门考察和研究。

邓:你是“歌王”和传承人,听了你率领的女歌队和男歌队对唱,尤其是你单独分别演唱“嘀、抬、乐”三个声部,使我们有了新的感悟,这确实是三声部合唱民歌。但有一些问题还得向你请教。

黄:你们是老前辈,应该向你们学习才对。

潘:德保、靖西一带的壮族唱山歌叫“壬西”(即“咏诗”),看来是取自古代“诗者,歌也”的原意。我少年时代常参加歌圩凑热闹,听大家唱的是“诗摊八”,由七八人甚至十多人组成“钟诗”(歌队),男女歌队各自围成圆圈,相互搭肩或挽手,说是按“嘀、抬、乐”即高、中、低音来“壬西”(唱歌)的。可现在唱的大多是“嘀”和“乐”(或叫“沦”)两个声部了。

邓:你们现在还有会唱“嘀抬乐”的吗?

黄:也有唱的。我们唱的“诗摊八”,意思就是“八个人以上一起唱的山歌”。一人唱“嘀”,意思是“挺拔”“标杆”“高飘”,指高音;有时也会有几个人唱“抬”,意思是“烘托”“扶助”,指中音;平时大多是几个人唱“乐”,意思是“摊平”“铺垫”,指低音。原来我们跟大人学唱没有歌谱,也不知道叫什么“三声部”,只是按传统习惯唱法,看个人嗓音高低情况来分工组合,一人唱“嘀”,就象领唱,其他唱“抬”或“乐”,是从前代人传下来的,有时个人也自己发挥加花。几个、十几个人集体搭肩或挽手合唱,就觉得团结一致、合唱热烈,声音高低搭配,和谐好听。现在有的歌队简单化了,或因人数少不好细分,有的是跟班随唱的,能“乐”或“沦”就行了。由于没有统一的歌谱,也从来没有人专门研究,自编自唱,自娱自乐,有随意性,现在“嘀、抬、乐”的唱法也就不那么讲究了,年轻人也不太懂,这样下去会逐渐被忘掉,就消失了。

潘:是的!为了抢救德保壮族“嘀抬乐”三声部民歌,我们课题组到德保来采录,就是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全面研究。

邓:我们多次在现场反复听你们男女歌队对唱,经录音、记谱和分析,觉得“诗摊八”虽然某个音符和音节前后唱的有些变化和差异,各声部有时也若即若离,但“嘀、抬、乐”的三声部合唱形式在一定的乐句音节中是存在的。

黄:这回我们真正知道唱“嘀抬乐”原来就是三声部了!过去只听说马山有三声部民歌呢。

邓:是呀,只是过去没有深入采访和细致研究,“嘀抬乐”也就往往被简化以至忽略了。抢救这项珍贵的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记好歌谱,使之统一规范,还要请你讲讲男女对唱“诗摊八”的传统惯例、程序规则,有哪些主要特點,进一步研究形成“嘀抬乐”多声部歌唱形式的生活依据和历史原由,作切实的分析论证,才能达到抢救的目的。就按你们平时男女对歌的惯例来讲就行了。

黄:好的。在歌场上,都是由“钟斋”(男歌队)先向“钟营”(女歌队)唱起“诗噌”表示邀请对歌。往往出现几个男歌队同时向一个女歌队唱起“诗求”即“求歌”的局面,而各个歌队的用韵还不能相同。面对那五六个唱“求歌”的男歌队,女方不会轻易正面接歌唱答,有时一边随口闲唱一边侧耳细听,有时是只听不唱,意在挑选好的对手,或是意中的对象。在听“求歌”唱过一阵(约七八首)之后,女方经过酝酿才开始响应,便唱起“诗噌”以示“接歌”。跟哪一队的歌韵,就是和哪一队的歌开始对唱了。

邓:那“诗噌”是什么意思,在对歌中起什么作用呢?

黄:“诗噌”就是“初始歌”“起头歌”的意思。“诗噌”歌词由上下两个七字句组成,开唱有固定的曲调,首句起腔音调高亢突出,向对方示意,发出正式对歌的邀请,对方亦以“诗噌”应邀接歌。“诗噌”的曲调上句是齐唱,下句就分“嘀”“乐”或“嘀”“抬”“乐”合唱了,歌词是上下句押“双脚韵”。接着唱“诗答”即对歌用“腰脚韵”,就按“诗噌”的韵律来唱开,一唱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诗噌”起到定音、定调、定韵、定歌路即内容套路的作用。

邓:好严谨的歌唱规则呀!请举个例子看看。

黄:好的。“诗摊八”的唱词是七字句的诗体,以上下句为一联互相唱答。比如,男队唱起“诗噌”:“问妹心里想着谁?去信从来不见回。”上下句的末字“谁”和“回”均同韵母“ei”互押,习称“双脚韵”,明示强调确定对唱的用韵。同样,女队唱起接应的“诗噌”:“清早喷嚏好几回,是谁搅动我心扉?”也必定要步男队的脚韵“ei”的格式,以示响应唱和。双方就这样“接上火”了,便互相正式开唱“诗答”,并且按同一脚韵(ei)唱到天亮,没有本事是不敢唱起“诗噌”来挑战和应战的。

潘:这就是壮族诗性思维的突出表现。

邓:那“诗答”又有哪些特点呢?

黄:“诗答”就是对歌唱答,象刘三姐对歌那样。而刘三姐式的对歌是四个七字句为一首,我们德保的“诗答”则是上下两个七字句为一联,押腰脚韵。男唱两句、女唱两句互相对答,显得紧凑、热烈,有我们德保的地方民族风格。

邓:请你举一些“腰脚韵”的歌例,最好仿照壮歌的韵律格式译成汉语歌来介绍,也好让大家对壮族传统民歌的韵律结构特点有所了解。

黄:那就试说说看啰!开始唱“诗答”对歌,采用的是“腰脚韵”格式。歌词是七字句四三句式,即下句的“腰”(一般大多是第4个字)与上句的“脚”(即末字)的声韵互押;而双方上下句的“腰脚韵”不必对应,但下句的“脚韵”要保持“诗噌”开唱定下的韵母“ei”。如男队唱:“今日相见话头多(o韵),我请山歌(o韵)来做媒(ei韵)。”女队答:“忙奔坳口去眺望(ang韵),铁木树旁(ang韵)哥等妹(ei韵)。”双方就按照这样的韵律对唱开来。同时,女歌队还得要关照到其他男歌队“求歌”的唱答,这叫“应酬”,表示友好礼貌,热闹又好玩哩!

潘:你们真正是驰骋歌场的歌王啊!

邓:那男女唱答的内容题材主要有哪几种呢?

黄:主要是唱“诗弯”,意思是“甜蜜歌诗”,即情歌。还有一种特殊的歌式“诗克”,意译为“斗歌”。那是比试才智的歌体,很受群众的喜爱。在一场男女对歌中,最后还要唱“诗纠”,为“翻转复唱”之意,以示“结束歌唱”。在唱最后一首歌时,将下句七字句的前4个字即前半句重复翻唱三遍,音乐节奏加快,转而变奏,然后返回原歌句以示收腔。如男队唱:“采花摘果心已定,妹不答应、妹不答应、妹不答应誓不归。”女队唱:“如果我俩得牵手,情意相投、情意相投、情意相投比翼飞。”双方以这种特定的歌式和乐章,来宣告这场“诗答”即对歌唱答到此结束,相互告别。

邓:这种对歌程序,从“诗噌”开唱,到“诗答”对唱,最后以“诗纠”结束,从音乐形式来看,是完整的三段式结构曲调。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其中“腰脚韵”的特殊韵律与音乐的关系,形成唱词的四三句式与曲调的音乐结构的紧密结合及完美表现。演唱时,由于以下句的前半句的第4个字“腰”为韵点,与上句的“脚”(第7个字)的音韵相押,下句的前半句构成短语词组,曲调音节也就形成了相应的乐章,在韵点上(即第4个字)稍微停顿、侧重强调并加以渲染,接着才唱下半句。这也是德保壮族“诗摊八”鲜明的艺术特色所在,在我国各族民歌中亦是独树一帜的。另外,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名称叫“诗那”,请你介绍一下。

黄:壮话叫“稻田”为“那”。“诗那”意思就是“田头地尾的歌诗”。过去凡插秧收割,许多村寨都要雇请“勒骚”(姑娘)和“勒冒”(小伙子)来帮工。白天男的挑秧、女的插秧,对唱山歌,田峒遍地歌声。叫做“诗浪那”“诗浪峒”,即“游荡田野峒场的歌”的意思。到了晚上,又在村子里唱歌,女子在主家堂屋或卧室里团坐,男子在屋外或晒台下搭肩围圈,双方隔窗对歌,经常唱到天亮,叫做“诗透栏”“诗透板”,就是“暖和家屋的歌”“暖和村寨的歌”。这是我们壮家的信仰习俗,认为有歌声就有生气,当年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潘:是呀,我小时候在春插和收割时节,就到城郊谷隆屯亲戚家去听唱“诗那”,还有小商贩去做买卖的,通宵达旦,很热闹。大家都把热烈的歌声看成生业繁昌的象征。旧时,还有举行开秧唱歌仪式的风俗,每年择定春插日期时辰,选一位漂亮姑娘在一块大田里先插上几蔸秧苗,接着村老点燃三响地炮,宣布全峒春插开始,随着姑娘们纷纷下田插秧,男女唱答的歌声四起。此外,还有夜间举行打火把唱歌插秧的古老习俗。由此可见,“诗那”就是在插秧收割的劳动中产生的,是“那文化”即稻作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

黄:往时插秧季节,也是我们壮族姑娘结队去外村“帮工”唱“诗那”的时节。在一个月里一村接一村雇请去唱“诗那”,一直唱到春插结束。

潘:德保是古镇安府治所在地,“歌圩之风”尤盛。据《镇安府志》记载:“凡耕获,皆通力合作,有古风。”“插秧获稻时,男女互相唱歌,情意欢洽,旋市果饵送女家。其父兄有允訂丝罗者,亦有私践桑中约者。”显然,“诗摊八”的“嘀抬乐”歌唱形式,就是古代“通力合作”的集体劳动产物,又是男女集体会唱、抒发心声、求偶结缘的媒介。

壮族历来以好歌善唱而著称,有“以歌代言”的习尚,“歌圩”则是以唱歌活动为中心的民族节日盛会。二百多年前“乾隆三大家”之一赵翼,在出任镇安府知府时就曾身临其境而为之赞叹。他写有一首《土歌》:“春三二月圩场好,男女红妆趁圩嬲。长裙阔袖结束新,不睹弓鞋三寸小。谁家年少来唱歌,不必与侬是中表。但看郎面似桃花,郎唱侬酬歌不了。一声声带柔情流,轻如柔丝向空袅。有时被风忽吹断,曳过前山又袅袅……”而壮族男女老少之所以乐于参加一年一度的歌圩活动,还是出于人们视能歌善唱为聪明才智、通今博古的標志而倍受尊崇的民族文化心理。他们通过赛歌竞唱、比试才智、听歌赏歌的集体创作和群体审美活动,达到求知爱智、传承民族文化和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诚如清代龙州壮族文人黄敬椿所云:“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听谁慧舌制新诗。”就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邓:我们都知道,欧洲的多声部合唱音乐,是由教堂唱诗仪式产生的;而我们壮族“诗摊八”的“嘀抬乐”三声部,则是“诗那”即一种“田园歌诗”,是壮族诗性思维和歌唱社会化的体现。不同的还有,西方的合唱要有人指挥,而我们“诗摊八”群体合唱的歌诗就无须指挥者,却自然做到声乐上的协调统一、和谐动听。请讲讲你们的合唱方法有什么诀窍。

黄:没有什么诀窍的,就靠大家互相默契照应,按照前辈传下来的习惯唱歌。大家约定俗成,围圈搭肩或挽手,就是为了相互关照,唱“嘀”的是领唱,开唱时,大家一起先齐声“哼”一声,象合唱指挥发音让大家作预备,紧接着随“嘀”音来唱“抬”“乐”。这不须要经过专门学习训练,平时就常听别人唱“诗那”,只要参加“钟诗”跟班哼上“乐”几次就会唱了。

邓:这就叫自然天成啊!体现壮族自古唱歌的社会化。“诗摊八”“嘀抬乐”歌唱形式和咏唱规则,为自成一体的音乐结构、合唱方法、审美观念和基本理论,是千百年来壮族先民在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以歌代言的艺术创造!确是一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潘:可是现在知道和会唱“嘀抬乐”的人已为数不多了。就我自己来说,虽然从小就听“诗摊八”了,有时也哼几句“诗纠”,借以聊解乡愁,也觉得“爽”着呢。原以为其中的重复翻唱音节,是歌手们通过即兴加花来增添情趣的。现在经你们演唱解释,才知道“诗纠”末句的唱法是“结束语”,具有重复强调、深化内容和升华主题的性质。也就是说,经过70多年了,今天我才弄明白“诗纠”中“加花”的作用和意义。

邓:是啊!早年我也多次到德保采风,但还是不够深入细致。这次反复听了你们男女歌队对唱,再通过分声部采录进行分析,有了新的感悟,确实是三声部合唱形式。促使我们对德保民歌“诗摊八”“嘀抬乐”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意义,作重新认识和客观审视。我们还须继续深入挖掘,及时抢救“诗摊八”三声部民歌,全面整理、统一乐谱,使之逐步恢复,推陈出新,打造成为闪亮的民族文化品牌。但我们只能做文字纪录和初步研究,还得靠你们带动和传播。你是德保壮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任重道远呀!

黄:我个人的能力有限,还是靠大家才行。政府的支持和文化主管部门的推动是关键。

潘:是呀,要建立传承机制,才能做好“诗摊八”“嘀抬乐”的保护和传承,但最终还得靠传承人和民间歌手。这次你率领的10人“钟诗”中,有50、60、70、80年代出生的歌手,就是要这样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

黄:这是我们的愿望!还要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支持,把我们德保的“诗那”“嘀抬乐”民歌作系统研究、全面介绍,广泛宣传、推向世界。

潘:我们会把这次采录音像精编制作光碟出版发行,并通过多媒体传播。广西歌圩协会将推动山歌进学校,到时还得请你们当老师教唱呢!

邓:是呀!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聘请你为特色教师,让“诗那”“嘀抬乐”登上大学讲坛,就是充分发挥你作为壮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的才智,为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黄:感谢广西艺术学院徐寒梅教授对我的信任和提携。我会珍惜这份荣誉,会做到尽心尽责尽力的。有潘老师、邓老师你们的热心指导和大力帮助,我一定把“诗那”“嘀抬乐”演唱传授好。

潘: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谢谢你了!

猜你喜欢

歌队对歌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对歌昆虫
山歌
戏剧舞台的新样式
如何指挥乐曲的起唱、收尾以及段落、乐句的起止
浅谈合唱指挥者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
苗山歌
对歌
苗山歌
浅析“歌队”在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中的艺术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