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迫症到底能不能治好?

2017-05-30王振

心理与健康 2017年1期
关键词:张女士病友强迫症

王振

张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妇,近两年总觉得家里不干净,沾染了晦气,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洗衣服、打扫卫生,并且要求下班回家的丈夫、女儿进门先换衣服、换鞋、洗澡,把“脏”衣服规整到一个角落,收拾妥当才能开始做饭。丈夫和女儿苦不堪言,张女士也常常责怪自己太较真,怎么就不能随便一点,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经家人建议,张女士将信将疑地到精神科门诊就医。她被确诊为强迫症后开始药物治疗,本以为服了药马上就能改善这种自我对抗的局面,谁知道药物吃了一个月,症状却只是稍微有些缓解,张女士心里发怵了。有一次,她和等候就诊的病友交流,听说有位病友服药近10年,张女士顿时吓坏了,她上网络一查,都说“强迫症是精神‘癌症”、“强迫症是治不好的”,她感到无比沮丧,认为自己的人生被强迫症毁了。

强迫症到底能不能治好呢?

强迫症确实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的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为2%-3%,给病人及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虽然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的治疗手段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强迫症的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二者联用,也有少数研究者尝试物理治疗的方法(比如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等),但尚不成熟。目前,最接近临床真实治疗情况的开放式研究显示,如果按照治疗指南的建议并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强迫症的实际治疗有效率超過80%。因此,强迫症是一种可有效治疗的疾病。

然而,临床上的确有很多病人的病情迁延不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迫症的就诊率低。调查显示,强迫症病人自症状出现至正规就诊,平均达5-10年,大众对强迫症的知晓率低,病人不愿意让周围人发现自己的问题,或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控制等,这些造成了强迫症就诊不及时、症状的慢性化,从而治疗起来相对耗时较长、预后较差。

2强迫症的识别率低。强迫症的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有的甚至伴随一些类似精神病性的症状,或其他精神障碍初始表现为强迫症状等情况,造成了精神科医生未能正确识别非典型强迫症,有效治疗也就无从谈起。

3强迫症治疗不尽规范。很多病人病急亂投医,寻求非正规机构的帮助,往往接受多种无效甚至会加重疾病的药物治疗,造成了治疗的延误。加之不少临床医生对强迫症的治疗不熟悉,对药物及剂量的选择可能并不适宜,也造成治疗的不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强迫症治疗周期较长,很多病人麻痹大意,在症状缓解后即自行停药或终止心理治疗,没有继续进行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造成疾病的复发,加重了后续治疗的困难。2016年9月,《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正式发布,《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改变这一困境。

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精神疾病。尽早就医,寻求正规医院的帮助,谨遵医嘱,不擅自减药、停药,可帮助病人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尽早回归社会。

猜你喜欢

张女士病友强迫症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张女士的婚姻困扰哪里来?
乙肝病友,远离酒精
和张女士的小日子
花19万想买通“阎王”为女儿续命 “神婆”说“阎王爷”登记错了
《病友之声患者之音》征文通知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