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时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7-05-30袁学丽

工业设计 2017年1期
关键词:众创产业园园区

袁学丽

摘 要:2015年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我国进入众创时代并对文化创意产业逐步重视和鼓励发展。借助国外成功的创意产业案例,再结合我国现状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策略研究,包括文化、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探索性思考。

关键词:众创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策略1 国内外的众创时代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背景

1.1 国外的众创和创意产业概况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方式和规模较之前的自然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变,英国此后不断在产业和理论等方面探讨如何让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最开始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发起人威廉·莫里斯就提出反对工厂生产的千篇一律的粗糙产品,提倡用“艺术改变生活”,在这样的意识土壤中,英国在设计艺术和经济结合方面就较为关注和研究。1998年,英国颁布《创意产业路径文件1998》,在文件中正式提出“创意产业”,并规定其所属范畴领域,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设计、服装设计、电影与影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电视广播这13类行业。此后将近20年来,英国创意产业发展迅猛,既有规模较大、体系健全的文化产业,也有个人创作为卖点的小型创意市集,英国上上下下重视设计创意,通过创意经济发展国家,至今已成为英国第二大支柱产业。

不仅是英国重视创意产业,韩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时同样国内经济困顿,当时总统金大中带领韩国新型经济发展探索,实现了将原来的低级产品更变为以信息为中心的高科技型经济。韩国的电视剧、电影等形成了“韩流”娱乐文化,某些取景成为旅游者的参观景点、影视剧中的演员服装配饰成为受众追随爆款;化妆、整容类服务已成为韩国特色行业,很多国外游客慕名购买化妆品、甚至组团整容,形成产业体系;抓住时代潮流和先进科技开发网络游戏,独树一帜并对其他国家的游戏原画影响较大;手机、家用电器等品牌在国外市场也能大放异彩;这些创意产业不仅带动了韩国的经济发展,更是成为韩国在国际上的知名招牌。此外还有美国、日本的创意产业同样受到重视和发展。

1.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众创时代中的概况

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在不断地探索发展,目前较有规模和区域特征的主要有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圳华侨城文化创意园区、广州1850文化创意园区、上海世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些文化创意园区主要位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再利用本地资源筹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园区。在这些园区内有大量专业从事创意相关的人士,包含知名艺术家,正是由于专业人才在创意园区的作品吸引了受众的关注,也可以说创意十足、妙趣横生的作品是创意园区的立足根本。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尤为注重环境保护、高科技等因素,力求将原先的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型、可持续型经济发展,重视创意文化。信息时代下与国际发展同步,网络、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步步紧随国际高科技的脚步,开拓创新、思维转变。在此前进的过程中某些行业随着社会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同样也滋生了众多新兴行业,诸如微商、自媒体人、视觉营销师、用户体验设计等。行业不仅大幅度的增多,行业也更为细化,为专业化、优质化的服务奠定基础,比如一家电商公司,客服人员就分为售前客服和售后客服,还有专业摄影师、模特、美工等各种职位,甚至有专门的网上上货员。电商行业在互联网+时代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创业已经不再只是单纯路径的实体创业,更多的倾向于线上线下统一运营的方式,一时间C2C、O2O成为众创空间的热点。创客,也成为创新2.0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在我国的众创时代将创新理念和自主创业贯穿始终的执行者,也是与创意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群体。

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众创时代发展的策略

2.1 文化政策和理念的发展

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的扶持、鼓励文化创意理论分析研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等方面。近年来,我国关于创新文化、中国智造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将文化产业提到了新的高度,确定其2020年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2016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鼓励大众创业并制定了30条优惠政策,政府的政策支持对辅助创客、创意产业均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创意产业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不仅是由于时代需求,还因为有大批的勇于实践创新的先驱者,更因为有着专家学者对此现象和文化的数据收集、理论分析、概括总结,理论继而推动实践的再次质的飞跃,形成良性循环。2002年哈佛大学经济与商业管理学教授理查德·E.凯夫斯在其著作《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中,阐述了艺术中的画家、电影等行业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创新模式的推动者约翰·霍金斯不仅于1997年向英国政府提出扶持创意产业,更是于2001年著书《创意经济:人们如何从思想中创造金钱》,书中对创意产业精准阐释,得到“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的盛誉。

如果说创意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业,那么理论探索就是指引的明灯,历史上众多行业就是由于人类的不断理论分析和研究才会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理论研究是提取朴素唯物的精华。当年电影面世时,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爱等电影爱好者不断尝试,在拍片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方法,但是若沒有前苏联爱森斯坦等学者的理论开创,也不会取得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样也要对高级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和扶持,若没有高级专业人才在理论和实践双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也就无法取得突破性的成绩。我国目前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借鉴国外的案例和路线成分居多,以国内自身条件和资源为依据而量身定做的创意产业案例较少,人才是衔接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因此对于人才需求,尤其是高级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

2.2 科技中软件硬件的发展

主要包括培育和孵化创新创强项目、网络方面的技术开发等。在众创时代背景下,很多有奇思妙想的创客借助网络平台传递其设计的产品信息,产品也不仅有传统的实物产品,还有虚拟产品。目前利用手机载体的诸多APP中开发多种功能,诸如小学生作业辅导、母婴产品、在线分享课程等各种APP有针对性的面对潜在消费者。这些APP的开发就是需要将创意、产品、平台、技术相结合为一体的综合项目。那么随着时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探索,未来可能会有其他的平台及其载体,这就需要研究者拓展研究市场空白点,并持续开发软件和硬件的协调统一发展。国家每年都会扶持和培育科学技术的相关项目,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转成经济效益,让科技研究真正为中国的发展而服务。此类项目不仅受惠于企业,还受惠于包括高职大专的高等院校,在学校中开展孵化项目,提倡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在企业中鼓励大胆尝试、培育高科技科研项目,给予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和指导。通过注重教育阶段的投入,使得科技发展后续有力,鼓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并提供贷款优惠政策。很多学生在校时就成为创客,毕业之后继续从事创意文化产业方面的工作,成为此类行业的重要力量。

2.3 商业规划大小模式的结合发展

主要包括规模较大和体系较全的创意文化园、规模较小和较为灵活的创意小市集、充分利用C2C和O2O新型商业模式。由于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尚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商业模式相对较为单一和固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众创时代中的便利条件,比如日益优化的互联网、物联网服务,开拓创新商业模式的多种可能性。

就目前的商业模式来看,首先是较有规模的文化创意园区,除了一线城市之外,二线及以下城市也有创意园区,比如杭州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中有著名的LOFT49;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包含汉阳造、楚天181、江城壹号、创意天地等;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包含在1865创意产业园、世界之窗文化产业园、创意中央产业园等;这些园区中不定期举办活动,展示设计作品和创意市集以此吸引市民和游客。其次需要拓展的是中小型创意市集的开放,国外的创意市集有些是创客和爱好者的自发组织活动,本身充满了主动性,而国内大多是政府举办各种活动,自由性不强;小型的创意市集较为灵活,可以遍布大中小城市,甚至县镇也可举办,创客的自由度和作品范围较大,积极性相应增加;中型的创意市集结合小型和小型的优点,利用一定的规模推广创客的设计作品。最后与时俱进、利用C2C和O2O的新型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下众多电商平台崛地而起,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商城、苏宁易购、QQ空间、微商、自媒体销售等各种售卖平台,载体也由静态的计算机网页网站到移动互联网支持的各种APP。文化创意产业今后在规模、平台、载体、营销等商业模式方面或许有更多的尝试。

3 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身份尝试多样化,斜杠青年和跨界成为社会热点。在这样的众创时代中立足于较为扎实的文化理念,将创意产业和经济发展充分结合,创造出更有价值和上升空间的产品,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鲍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G].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3(6).

[2] 刘学文.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可持续设计研究[G].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6).

[3] 张国治.从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到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营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 段楠.城市视角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南開大学博士论文,2012(5).

[5] 李双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众创空间[F].检察风云,2015(11).

[6] 王紫薇.我国“创意微群体”及其品牌发展探究[G].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6).

猜你喜欢

众创产业园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