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探索与实践

2017-05-30曾俊山

体育风尚 2017年12期
关键词:镇江市体育场馆

曾俊山

摘要: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是新时代的综合体建筑,是盘活现有的体育设施,解决大型体育场馆运营难点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满足多元化体育消费需求,目前受到了地方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为个案,分析个案的模式、特征,总结个案的基本经验,以期为我国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场馆;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镇江市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概念进行阐述,“将城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住宅、休闲、商业等业态融合,为参与体育竞赛、全民健身、体育培训的群体提供配套服务,拉长服务链,把场馆设施打造成为以体育为主题、功能丰富、综合配套齐全、可经营性强、充满活力的服务性实体”[1]。从对概念的解读中,我们可归纳出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一些显著特征:以场馆设施为载体,以体育服务功能为主导,以场馆综合体开发为手段,以场馆设施要素与其他产业关联整合作为聚集综合体育功能的特定空间。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作为最早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的场馆之一,在实践中积累了相当多的宝贵经验,对正在实践和将要试点的其他场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由镇江市政府投资23亿元,兴建的一个大型体育场馆,总用地约690亩,总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由综合训练馆、主体育场、体育会展馆、蛋山体育公园组成。其重点围绕全民健身战略的落实、突出本体产业、丰富内容供给、创新体制机制对打造现代化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进行设计,初步探索了大型体育场馆“1+X+Y”创新增效的发展路径。

二、个案模式分析

“1”是指专业体育本体产业,其中包括全民健身、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群众活动等。“X”是指与体育相关联的内容再造,是根据丰富市场供给、促进融合发展的任务而设立的体育服务项目。“Y”是指贯彻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多元主体而采用的多种商业模式。

(一)“1”:以体为本,在聚人气增影响中求效益

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面向体育消费市场需求,重新、创新、补充整合这些核心体育资源,打造具有一个独特体育场馆吸引物,聚集人气。一是大型体育赛事,2015年CBA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江苏肯帝亚队新赛季主场赛事落户体育中心。二是“铺天盖地”的草根赛事,会展中心每年举办全民健身达人秀、千台万人乒乓赛等众多群众体育赛事。三是加入经过大众化、儿童化趣味化改革后的体育体验项目、培训和比赛项目,如超级运动场、趣味篮球公园、老年人体育培训中心等。

(二)“X”:着力内容再造,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围绕体育主题核心的拓展项目是吸引人流、提升场馆人气的关键,主要目的就是为整个场馆带来客源,形成最初的消费者。在做好本体“1”的同时,将闲置或半闲置进行改造,不断充实“X”的内涵,拉长“X”的链条。如体育+科技+娱乐(空模、海模、车模),体育+培训+教育(STEAM儿童大学、妈妈课堂)等。

(三)“Y”:从消费者的需求和价值开展多种经营活动

体育需要商业带来的衍生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商业则需要体育的体验性、娱乐性来聚集人气。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的大型商业配套是专门根据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特征设计的配套商业化服务系统,其中包括:商贸、餐饮、零售、酒店等项目。

三、个案的基本经验

(一)市场化多元主体参与运行

积极与市场接轨,以灵活的市场方式运作,才会让其发展更具生命力。在案例中,政府体育局部门宏观管理职能与经营管理分离,政府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只负责选择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对经营企业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设立需要购买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以及资金的来源,而不插手具体的运营过程[2]。

(二)创新空间利用,盘活内生资源

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本着“复合打造、综合利用”理念,以体育服务为核心进行综合开发、相关产业积极融合的手段全方位提升场馆的运营效益。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依托地里位置与周边地产板块、文化娱乐及商业整合开发,形成关联互惠,使场馆功能空间之间的相互融合,灵活转变,相互借用,以达到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高效利用率。

(三)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个案中,项目拟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在不改变场馆的主体结构下,紧围绕闲置或半闲置的室内外场馆进行项目开发,专业比赛场地一般不用于大众体育项目,并加强维护努力降低维护成本。此外,综合体建设并非孤立的存在城市某一地段,须考虑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从城市规划、经济、文化的角度出发,才能实现场馆再造与城市经济、文化內涵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6-5-6). http://www. sport. gov.cn/n316/n340/c723004/content.html

[2]高晓波,陈淑莲,乔玉,苏俊宇,王丽娜.大型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及政府决策[J].体育学刊,2014,21(2):40-46.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镇江市体育场馆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镇江市老年大学校歌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作与创收探究
镇江市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
地方立法保障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思考